高尔泰,(1935-),著名美学家、画家、作家,旅美学者。1935年生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早年就读于江苏师范学院美术系。先后在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兰州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任职。现居美国,为内华大学访问学者。著有《论美》、《美是自由的象征》、《评论的评论》、《美的抗争:高尔泰文选之一》、《美的觉醒:高尔泰文选之二》《寻找家园》《草色连云》等。 …… 我怎么看文学 没有自我的群体性写作 一百多年前,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了大批古代文书。根据纸质、墨迹、题记、内容等考证,是从东汉到... 入世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於1944年,第一任所长是着名画家常书鸿先生。政权易手的翌年,1950年,中共西北军政委员会接... 韩学本 一 韩学本身体单薄,面皮白净。手指纤细修长,戴一副深度的近视眼镜。中山装,黑布鞋,永远乾乾净净,文质彬彬。 不抽烟,不... 常书鸿先生 听到常书鸿先生逝世的消息,很难过,许多往事都来到心头。一直想写点儿什么,谈谈我对他的尊敬与感激,歉疚与惭愧。 先生早年... 梦里家山 我的故乡高淳,位于江苏省西南端与安徽省交界的地方,恰好是 吴头楚尾 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是茅山山脉和天目山山脉的衔接处,山... 陈迹飘零读故宫 《清代野记》一书,不知何人所撰,多记咸、同、光、宣四朝轶事。如果不是一位朋友给了我一本,我大概是不会看它的。但是开篇有... 愿将忧国泪,来演丽人行 兰州——成都途中,看了一篇得奖小说,是宣传爱国主义的,引起了一点有关的感想。 小说的题目,叫《雪落黄河静... “美是自由的象征”:思想与人文 一、学术研究的前提 查:高老师,你在1992年出来之前主要做学术研究,出来也做吧? 高:没有。学术研究需要扎根大地,... 寻找家园,就是寻找意义 一 记者:读《寻找家园》,于我是在分享一种至为独特的生命体验。在我的感觉里,这本书是安静的、纯净的,却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弱者的胜利 在《半生为人》之中,那些陋室补丁粗茶淡饭、一扫琐碎凡俗宿昔晦气走向别样生活的人们,一个一个各不相同,又都审美地统一... 老实人 一 第一次见到他,是一九七八年,在兰大哲学系。 那时浩劫方过,为重建校系,校长辛安亭先生和哲学系主任韩学本先生,果断... 关于艺术的一些思考 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做法,一方面违反美与艺术的开放的本性、一方面也已经不合时宜。此外,对于被决定论折磨得很苦的我们,摆脱... 谁令骑马客京华 一 1978年底,我初到北京时﹐已经四十三岁。 一年前,我还在酒泉五七干校劳动。半年前,刚“归口”到兰大哲学系。李泽... 《论美》——美是自由的象征 一 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一书中,马克思表明,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这一充满现代精神的见解,为我们的... 没有地址的信 一 孩子,我在给你说话,你听得见吗? 我希望你能。但又怕,你不能。 记得吗?你母亲下葬后的第二天深夜,我抱著你,到沙... 幸福的符号 夹边沟人共同创造了一个幸福的符号:一种举世无双的笑和举世无双的跑步姿势。 创造的潜力是长年累月地发生和积累起来,创造... 自述“成名史”——《论美》之失 一九五五年,我十九岁,被分配在西北兰州郊区的一个中学里教书,很忙很累,生活单调,不快乐,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命运,要由一些... 《论美》之失 一九五五年,我十九岁,被分配在西北兰州郊区的一个中学里教书,很忙很累,生活单调,不快乐,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命运,要由一些... 隔膜 百年人生,有许多维度,在每一个维度上,都有许多空洞。比如在时间这个维度上,一场反右挖掉你二十年,一嘲文革”挖掉你十年,算... 哪敢论清白 去国18年,对国内的事情,已经不甚了了。感谢朋友们关心,先后寄来刚出版的《一叶一菩提:我在敦煌十五年》(萧默著,新星出版...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