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国英,1957年6月出生。陕西子长人。高中毕业后到当地农村插队,恢复高考后进入陕西师范大学,获哲学士学位;兰州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6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现任宏观室室主任。出版有《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与刘惠合作翻译)、《驻足边缘》、《经济学理性》、《中国农村改革》、《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等。 …… 广义资本理论与共同富裕的内在均衡性规定 即使在企业发生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金融资本对人力资本的雇佣越来多越地受到技术性因素的影响。国民生活受惠于多层次收入分配... 乡村振兴要处理好“三个难题” 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看,市镇及人口半稠密区的存在,对于农业区的发展非常重要。在乡村振兴事业中,将这一区域与农业区统筹... 吃饭不忘承包制 近年来,不同场合对农户土地承包制的批评不绝于耳;有的批评是建设性的,意在探索深化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有的批评则具有颠...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推进城乡居民权利平等的重大举措,对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陆铭对话土地制度改革对中国经济转型关键意义何在? 在“十四五”时期,土地制度改革能否成为下一轮改革的重点? 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的“土... 如何改善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 近日我接受一家网媒的采访,未经我审阅修改的电话采访内容在网上发布后,读者特别是农民朋友很不认同。特别是采访稿的标题很... 中国目前没有独立的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这两天因为接受一家媒体的采访,我成了网络消费对象。记者大概在采访稿中写道,我不赞成提高农民最低社会养老标准。这个写法... 关于中国土地影子市场的一个研判与延伸分析 在土地供应受到政府多重控制的情形下,对土地要素市场的影子价格很难做出前瞻性估计。但我们可以设想一种机制下的供求状态,... 土地制度改革为什么缩手缩脚 土地制度改革推进速度慢。举两个例子。2015年开始的“三块地”改革,费了很大的劲,但能看出那几十个试点地的改革内容,... 脱贫战略的连续性与脱贫机制转换 从我国政府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经济发展要求看,我国脱贫事业远未取得决定性顺利。脱贫标准有待提高,农村经济部门难以承载贫... 抛弃对传统乡村社会的幻想,实现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 城与乡的分野,古已有之,且无论中外都曾经在城市与乡村有过显著不同的社会治理制度。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城乡社会治理的差... 社会公正治理及其存在性逻辑 社会治理归根到底是各类公权的运用,是要处理个人与由个人所组成的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不同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是个人与共同体... 党国英 卢宪英:新中国乡村治理研究回顾与评论 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关键,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革命政... 集体资产入市改革何以点石成金? 据农民日报近日报道,天津市蓟州区西龙虎峪镇龙前村砖厂沟东约1000平方米房屋使用权在天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拍出了高价... 70年,农民生活变化见证农村体制改革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前半期的多数中国人,会有饿肚子的记忆。如今,中国的食物供应及国民营养状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 中国农业经营方式革命悄然兴起之证 中国农业农村积四十年改革开放功效,已然沧海桑田,景象一新。这个变化人人可见一斑,但窥其全豹似属不易。现象纷扰之下,若... 无声润物之力何以积微成著 中国农业农村积四十年改革开放功效,已然沧海桑田,景象一新。这个变化人人可见一斑,但窥其全豹似属不易。现象纷扰之下,若没... 终止农村问题过度“政治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在整体上更有效率,社会更具平等性,生态环境得到更大改善,推进中国实现全面建... 土地制度改革为什么要加深市场化 经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现行土地制度与四十年前相比,当然有很大进步。但是,与中国向现代化强国转变的要求相比,现行土地制度... 中国向现代化强国转变需要进行土地制度改革 经历40年的改革开放,现行的中国土地制度与40年前相比已有很大进步,但与中国向现代化强国转变的要求相比,还需进一步改...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