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陈徒手 登录

徐悲鸿千幅遗作的遭遇

在“文革”热浪翻滚的期间,文化遗产被蔑视和冲击,文化人受尽打压和磨难,徐悲鸿的千幅遗作自然不会被视为国家文化财富,只能遭...

汪曾祺的文革十年

一九六○年初秋,在张家口农科所劳动两年的汪曾祺摘掉了右派帽子,单位作了如下鉴定意见:“(汪)有决心放弃反动立场,自觉向...

五十年代教育革命中的康生

一 1958 年初,凌厉的高校“双反”运动开展不久,中共高层竭力推动的教育革命运动相伴而生,迅猛发展。休养、赋闲多年的...

重逢史铁生

1988年秋天我新婚住在北新桥三条一号大院,与史铁生的雍和宫旧家相距不远,闲来无事,时常去史家打扰。铁生老父亲戴一付...

非常岁月惊骇多

编按:81岁的邵燕祥先生又完成一部回忆录性质的新著《一个戴灰帽子的人》。在书中,他回忆了自己在1959年摘掉右派帽子...

毛泽东悼念活动中的医疗救护

卫生保健组的成立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病逝,按照预案,治丧委员会各工作机构很快落实成立。委员会下设秘书组、警卫组、...

工人理论小组的狂热与衰败

狂热的政治学习潮 九·一三事件之后,中共党内开展了一连串政治批判兼具理论学习的运动,试图逐步消除林彪集团的负面影响,掌...

1962年曹雪芹祖坟北京密寻记

上世纪60年代初,社会上突然掀起一股“文化名人纪念热”,每次纪念活动都颇为张扬,或许这能给食品供应紧张的局势平添一些精...

矛盾中的茅盾

1、全盘否定茅盾十几年来呕心沥血所做出的评论成绩 1964、1965年毛泽东有关文艺的两个严厉批示逐级传达后,文化部党...

“要敢于标新立异”——江青改戏闹革命

  【江青语录】“要做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事,要做个披荆斩棘的人。”“要敢于标新立异,标社会主义之新,立无产阶级...

六七十年代北京地名修改内情

  一 从现存的档案来看,1965年已经开始显露修改地名的苗头。其中最为瞩目的一件是,曾长期潜藏在国民党军队...

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我没有进入角色”

  一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期文化部副部长序列中,徐平羽岁数相对不大,但党内资历较深,早年从事中共左联、统战、...

老舍的苦戏

事隔三十多年,北京人艺老演员蓝天野谈起当年老舍的话剧创作,不禁唏嘘而叹:“当时社会上出现什么大事,老舍先生很快就有作品...

毛泽东悼念活动中的医疗救护秘闻

  一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病逝,按照预案,治丧委员会各工作机构很快落实成立,卫生保健组由刘湘屏(女,5...

红卫兵大串联北京接待记

  (一) 1966年8月文革势头迅速升温,毛泽东等领导人号召革命师生进行“串联”,参观学习,交流经验,希望...

政治“出格”的党组书记——齐燕铭

  一 齐燕铭是五十年代周恩来最为得力的行政助手,数年担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总理办公室主任,其间1955年曾患...

五十年代教育革命中的康生

  一 1958年初,凌厉的高校“双反”运动开展不久,中共高层竭力推动的教育革命运动相伴而生,迅猛发展。休养...

1958年后的四大名旦剧团

尚、荀成“三心二意”代表人物1958年大跃进骤起之时,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剧团尚属民间职业戏曲团体。当时经过“反右整风...

文革期间北京清理政治环境琐记

一查阅刚开放不久的北京市级文革公文档案,有一批起名为“清理政治环境”案卷较为引人注目,在那个酷烈的运动环境中有这样的命名...

探寻知识分子的坎坷心路

1写作《故国人民有所思》的最初计划,就是怎样利用收集来的官方档案资料,运用多种角度,去还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参与思...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