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美东,1969年7月生,安徽无为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负责人兼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市社科联常委。主要研究方向:中共党史、近现代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发展问题的若干分析与对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涉及到治党、治国、治理社会的各个方面;它的研究方法是多元的,它要求研究者要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的... 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前景 政治性和学术性并举是马克思主义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两只脚,离开了这其中的任何一只脚,这个学科和这个学院都无法得到顺... 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 至200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实际上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已基本上探索成型。新时代、新变局也要求我们更... 开辟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非常系统、集中、深入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为了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本... 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体系的C位变动 改革开放40多年是中国现代化具有巨大转折意义的历史,在现代化历史当中知识分子作为历史的重要参与者,其精神体系在这个过程当... 千年变局与中华民族发展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总体上善于认清历史的大势,善于在历史变局中把握新的机遇、新的生长点,从而总能顺应趋势使我们的民族... 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的划时代升华 在救亡图存的斗争中,五四精神推动了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五四精神也将被不断继承发扬,永远历久而弥新。在新... 五四精神与新时代青年的成长 伟大的五四运动留给后人的最大财富是凝聚着五四先贤们智慧、心血的五四精神,正是在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 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的历史使命与写作风格 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每到重要历史节点就制定《历史决议》。在一定的历史关节点制定历史决议,总结经验教训... 程美东 陈晴:从组织规矩到心灵秩序:中国共产党政治生态中的“自我净化”特质 如何防止政治组织的内部腐化,是古往今来的普遍难题。相较于以制度制约人心的思路,马列主义政党提出了另一种可能的思路:将政治... 早期中共北京党组织成员的历史命运及其形成原因 内容提要:早期中共北京党组织的成员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立者,他们无论是理论水平、革命意志还是实际工作能力总体上都非常优秀... 从“劳工神圣”到“打工人”:百年中国民众身份的被塑和自塑 摘要:“五四”以来中国民众社会身份称谓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第一个是“劳工神圣”,这是当时进步知识分子第一次在中... 论新时代中共党史研究与中共党史教育 党史教育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后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更加需要... 纵论中共百年历程 十八大以来,我们从政治、经济、国防外交,从党内到党外,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性的理论硕果,这些可以说是对... 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人类命运 【摘 要】世界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交往从封闭到开放、从松散到紧密的历史,也是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应然与实然:当代中国政治的路径选择 提要:当代中国政治路径选择的应然性、实然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民主政治的合目的性理解与近代中国政治路径选择的艰... 当前中国需要警惕的几种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问题是个复杂而又简单的问题。说它复杂主要体现在其内在的动因、外在形式的多样性、主体的广泛性、主体的动态性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顺势而为推动改革的典范 观点提要: 先从教育上改革,反对者少,拥护者多,很容易获得人心,而且它产生的政治效应很明显,能够使大家更加厌倦阶级... 新知识群体与五四运动 摘 要:五四运动的爆发与近代以来逐渐形成的新知识群体有密切的联系。五四前夕,全国大学以及专门学校突破100所,全国... 大历史视角下的新中国70年 摘要:新中国70年的历史发展,可以从三个大历史的角度加以审视:一是从后发现代化国家建国70年的角度考察新中国70年...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