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陈伯君 登录

文化话语时代的中国焦虑

弹指间,中国改革开放走过30年。30年前舒婷那句诗“我的悲哀是候鸟的悲哀,只有春天理解这份热情”,时常在我耳畔萦绕。曾经...

敢问路在何方——建言文化强国

○无法回避的几个根本问题21世纪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以创意为核心、知识产权为保障的文化产业将引领时代潮流。文化产业...

所有的价值都具有商品属性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从大的层面讲,是中国文化观念、文化价值以及文化的产品形式、传播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30年。改革使我...

多难兴邦:将代价转化为弥缝社会裂痕的力量

并非国家喜欢灾难,并非国家兴盛就一定要付出多灾多难的代价。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会在灾难中挺立,会在灾难中迸发出同样超强的力...

陈伯君 钟怀宇:我们有防范风险的机制吗?——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产权改革的风险分析报告

面对蓄势待发的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我们有能够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的制度吗?我们有能够防范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的机制吗?我们还承受...

做实“低保”,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防护网”——读温总理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防护网”,第一责任人是政府。那些已经发展起来的企业和个人是第二责任人。只要全社会行动起来,与政府一道...

上下联动大部门体制“破冰”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城乡统筹日益加深的需要,进一步消除传统体制的弊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构建职...

提升政府危机应对能力需要辅以健全的社会自助体系

当中国南方瑞雪兆丰年的喜悦刚挂在脸上,就被越来越猛的纷纷大雪所堆积的忧虑和惊慌凝固了。受大气变暖和拉尼娜事件的影响,一场...

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问题、趋势和民营文产企业的机遇

中国的文化产业,我认为它实际上是和新世纪的太阳一起冉冉升起的。在2000年之前,中国没有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我们国家为什么...

太阳何时照在桑干河上——想到温总理的“穷人经济学”

两年前的人大会上,总理回答记者提问时讲了“穷人经济学”的一席话,温总理谦称自己不是经济学家,他引述经济学家舒尔茨经济学思...

改革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提 要:中国改革的历史,是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探索到建立再到完善的历史。所以,...

“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很严峻的现实问题

中国左的东西为什么肆无忌惮,就因为坚守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一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说了些什么作为评判标准,作为推动中国社...

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2007年7月10日,天益网转发了刘国光的《谁在占领中国的舆论阵地?》。环球视野编者按:“在这个对话中,刘国光同志作为一...

陈伯君 钟怀宇:论重建农村承包地的产权主体

提要:国家批准重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要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本文认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农...

换种方式根治工业废水污染——受居民用水代收排污废所启发

十多年前,就有专家学者指出日愈严重的环境污染是高悬在中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当时,中国经济正处在蓬勃兴旺时期,顾及环境代...

为中国改革发展创造新经验——寄语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一、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新经验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就举世注目。但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可持续性。不仅因为经...

激情与理性:一座城市的生命张力

城市规模的扩张速度体现城市的生命张力。1980年,成都的城市建成区60平方公里,1990年达到74.4平方公里,1995...

推动区域经济的公平增长

提要:本文从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所需的第一动力的角度把中国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梳理为制度创新时期、资本时期和资源时期三个阶...

“逆城市化”趋势下中国村镇发展的机遇——兼论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摘 要:“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一定水平后城市功能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冲动。由此,“城市化”聚集的资源...

不能假以“崇高”的名义折腾社会

转变领导干部作风,重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事业是神圣而崇高的,所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也是神圣而崇高的。体现...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