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登山,1954年生,著名文史作家,曾任高职教师、电视台编剧、年代及春晖电影公司企划经理等。沉迷于电影及现代文学史料之中,1993年起任《作家身影》系列纪录片制片人及编剧,该系列获1999年“广播电视教育文化金钟奖”。2002年起制作《大师身影》系列纪录片。著有《鲁迅爱过的人》《传奇未完张爱玲》《梅兰芳与孟小冬》《名士风流》《声色晚清》《多少往事堪重数》《一生两世》《情义与隙末:重看晚清人物》等。 …… 赛金花情史的真真假假 赛金花真有其人,但她的盛名,却是完全因为一部小说和两首长诗而获取的。一部小说是指曾朴(孟朴)的《孽海花》,两首长诗是指... 徐芳《中国新诗选》手稿首次曝光 女诗人徐芳,字舟生,江苏无锡人,系出名门。曾袓父徐寿(1818~1884)为晚清著名的科学家、造船工程师、西方科技书... 被历史遗忘的陈季同 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始终激荡着两股相互碰撞的潮流,那就是西方文化思想的逐渐传入中国,所谓“西学东渐”;另一方面,中... 徐芳最后剧本《委员夫人》手稿曝光 摘要:徐芳曾是北大国文系毕业的高材生,是胡适先生的爱徒,1930年代著名的新诗人。在胡适、吴宓的日记、顾颉刚的年谱、... 龙沐勋:现代词学奠基人之一 说到龙沐勋,词学的爱好者几乎无人不知。他的《唐宋名家词逊《近三百年名家词逊以及《唐宋词格律》数十年风行海内外,历久不... 许寿裳在台湾(1946—1948)——读许寿裳日记、书信(节选) 主持省编译馆 许寿裳抵台后,6月27日即投入编译馆的筹备工作,开始起草编译馆组织大纲。分为四组:(1) 学校教材组... 蒋廷黻的婚姻悲剧 蒋廷黻在他的《回忆录》里有这么一段话,他说:“当我1919年夏入哥大时,我有一个很奇怪的想法,认为我应该专攻新闻。我想... 小说家穆时英的人生南北极 他曾经是一个被遮蔽的名字,一个被雪藏了几十年的名字——穆时英。这位被称为“新感觉派圣手”的作家,死于一九四〇年六月。长... 罗家伦与张幼仪的爱情“插曲” 1918年8月,徐志摩从上海乘南京号轮赴美留学,入美国马塞诸塞州的克拉克大学( Clark University)历... 消逝的虹影——发现女作家王世瑛 “五四”反封建、反礼教,女子不再是“无才便是德”,受教育的机会大为提升,因之“才女”跟着辈出,犹如潜沉已久的冰山,一时... 作诗盖印清乾隆,迷之自信康有为 一八九八年戊戌变法惨遭失败,“六君子”被杀,康有为和梁启超则逃亡海外多年。从一八九八年到一九一四年间,他四渡太平洋,... 历史研究者该如何辨别书信和日记的造假? 历史研究者为何如此重视书信和日记?为什么有时候小说比回忆录更加可靠?8月15日,蔡登山与张伟在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的新... 蒋梦麟日记与他的晚年恋 12月4日,北京保利拍卖前北大校长蒋梦麟日记一册。该日记为蒋梦麟于1957年所写,是其唯一现世日记。该本日记记录了蒋梦... 尘封六十年的《蒋梦麟日记,1957》 蒋梦麟(1886-1964)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1898年前后,在绍兴中西学堂求学两年。1904年赴... 沈启无:被周作人逐出师门 1939年元旦,在北京八道湾十一号的周宅,发生枪响。据周作人回忆:“那天上午大约九点钟,燕大的旧学生沈启无来贺年,我刚... 郭沫若亲吻胡适的前后 (一) 胡适和郭沫若同为“五四”的健将。胡适虽长郭沫若一岁,但胡适在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起步甚早。他在1917年初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