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宪章,1951年生于山东省莘县,现任南京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文艺学教授、博导,曾任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文系主任,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会专家等。主要从事文艺美学和文学理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代表作品 《文艺学方法通论》 、《西方形式美学研究——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 、《文体与形式》 。 …… 形式美学之文本调查 【内容提要】 “美食家”一词源自陆文夫的同名小说,是从外国语中移植过来的,现已成为正规汉语的常用词。这一事实不仅肯定了... 形式美学与文学形式研究 【内容提要】 文学研究应当通过形式阐发意义,而不是超越形式直奔主题。“文以载道”传统和对“形式”概念的狭隘理解是漠视文... 语图传播的可名与可悦 【内容提要】 名实关系是语言学史的源头,也是延续至今的基本话题,说明为世界命名是语言符号的基本功能。语言也有不可名状之... 学术规范、实证精神与数字时代 可能是多年来养成的职业习惯,每每审读学位论文,总是先看其参考文献和引文注释,大凡下过功夫的论文总以丰富的文献为基础,而... 形式美学:中国与西方 内容提要:20世纪西方形式美学对我国新时期美学与文艺理论产生了、并将会继续产生重要影响。但是,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却留下... 文学成像的起源与可能 【内容提要】 文学成像的前提是图像的生成。首先,图像源于“一画”,意为自我意识萌生之后人与自然的“吻别”和认同;天人揖... 文体形式及其当代变体刍议 【内容提要】 从形式美学的视角来看,文学的历史就是文体演变的历史。文体作为文学的艺术形式,就是文学的本身和存在,文类是... 日记的形式诱惑及其第一人称权威 日记作为最具民间性的文体,“私语言说”是其存在的理由;而这一理由同语言之交流功能的悖论,又决定了日记存在的不可能。于是... 陈辽等:文艺理论:世纪之交的思考(二) 文艺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陈辽 从孔子的“兴、观、群、怨”诗论到王国维的“境界说”,在中国封建时代的文论中,既有大量... 赵宪章 姚文放 吴炫:文艺理论:新世纪的瞩望 形式美学之可能 西方历来有从形式的角度阐发艺术规律的传统。早在古希腊罗马,艺术就被看作一种“技艺”,当时的许多美学和诗... 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内容提要】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是语言并非文学的全部,这一观念使文学和图像的关系研究成为可能,而“语-图”关系则是其... 日记的私语言说与解构 【内容提要】 日记作为私语言说的典型文本,“记忆”被“时间”格式化是其存在的根本理由和主要文体特征。另一方面,由于私语... 论网络写作及其对传统写作的挑战 【内容提要】 “网络写作”即指互联网上的“即时写作”,它具有高自由度、非功利性等特点,与传统写作不同的是,它以电子文本... 超文性戏仿文体解读 【内容提要】 以《白雪公主》和《大话西游》为代表的现代戏仿文体所呈现的是一种“复合文本”,仿文与源文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互... 论民间书信及其对话艺术 【内容提要】 民间书信是最具典型意义的民间文体之一,“私语真情”而不是“信息传达”是它的基本属性,修辞艺术而不是“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