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张亚光 登录

传统中国与经济周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学家们的专利话语,而越来越成为普通人谈论和关注的时髦问题...

张亚光 毕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早期实践的双重角色与使命

内容提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阶段和大革命时期,党的早期领导人立足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时代语境,基于报刊这一传播平台,开展...

防止“炎症”在经济领域继续扩散,加快疏通农业和金融业毛细血管

疫情之下的经济危局源自“毛细血管”的堵塞,当两大基本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都不能流动起来,经济状况不可能好转。当下最考验决...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小企业的困境与应对之道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冲击正在逐步显现。我们近期和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联合调查的数据表明,所有接受调查的企业都...

张亚光 毕悦: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的本土化创新与体系构建

摘要:通过对1978—2017年经济学领域五大国际顶级期刊的梳理,重点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华人经济学者的文献脉络,可从侧面...

培育社会互信的两个途径

翻开报纸,有关社会信任缺失的报道常常令人触目惊心。如何重建我们的社会信任?我认为主要有两点。 首先,社会互信首要的...

“市场经济”概念史小考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在某种程度上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中国...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史学?

经济史学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概念,它是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两个学科的统称。在国内目前的学科体系内,属于理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

脱虚向实:“实体经济”的思想史讨论及启示

有关“实体经济”(real economy)的表述至迟在19世纪中期的西方学术界就已经出现。1850年第1期的《伦敦...

一带一路历史中的文化输入与货币输出

经过两年多的铺陈和实施,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在沿线各国和地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涉及“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对外...

一带一路的历史转换与中国梦的实现

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国家三大战略中,“一带一路”的概念是最新的,也是历史最为久远的。其余两大战略,京...

民间资本的历史与属性

“资本”的由来 讨论“资本”的词源,并不仅仅具有语言学上的意义。每个词语产生与演绎的历史进程背后,是它所指向的概念...

绿水青山不会自动变成金山银山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是重大理论贡献。 早在2005年,时...

货币思想史上的重要议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关于纸币问题的讨论不绝于书。尤其是在金属货币制度尚未完全被信用货币制度取代的历史时期...

金融史就是一部技术创新史

历史上所有新的金融工具、金融概念的产生,都是因为能够提高效率,这本质上都是一种技术的创新。从这个意义上,互联网金融并没有...

爱是最高的理性

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家长们、尊敬的刘洋女士、田轩校友、各位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两个月前,得知今年的毕业典礼由...

近代信用监管体系的思想制度与经验启示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常态之后,对社会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的经济发展历程中,信息不对称情况普遍存在,社会资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