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张闳 登录

愤青的变迁

一、一无所有:“愤青”的古典时期 愤青,“愤怒的青年”的简称,源自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指欧美左翼文化运动中的叛逆青...

张闳 叶开:关于“七十年代后”作家的无主题变奏

一:为什么是七十年代后写作? 叶开:张闳,你好!这次我约你来,是想谈谈关于“七十年代后写作”一些问题。(张 闳:哈,难...

莫言小说的基本主题与文体特征

在当今众多的汉语写作者当中,莫言的“声音”是独特的。他既不同于王朔的那种“胡同串子”式的京腔,又不同于苏童、叶兆言等人...

权力阴影下的“分边游戏”

1 一天,我与几位诗人朋友在一处酒家吃饭,吃到一半时,忽听得外间人声喧哗,有人出去探看后,回来通报说:“是他们那边的人...

诗歌为什么暗淡无光

由全国百名当代文学专家推荐的“90年代的优秀作家作品”的统计结果出来了(详见9月16日文汇报《文艺百家》专版)。 这个...

“娱乐至死”的文化狂潮

2007年,借助现代媒体的强大传播力量,“娱乐化”这一文化病毒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文学这一高度个体性的精神...

文化意识形态批判书

1990年代中期以来,知识分子的蜕变和分化,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文化景观。知识分子从庞大的国家主义话语体系中分裂而出,经历...

拱廊街,或资本主义的空间寓言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巴黎一直是西方城市之母。这个可以被不断复制的原文,在欧罗巴大地上留下了多个副本。自19世纪中期以来...

《藏地情人》——李明妙的带刀的爱

苏珊·桑塔格在论及阿尔贝·加缪时说:“伟大的作家要么是丈夫,要么是情人。”这句妙语,很遗憾,并不能完全套用在女作家身上...

桥与门

何谓“新三届”? 所谓“新三届”,指的是文革后的1977、1978、1979三年里入学的三届——严格地说是三级——大学...

我与安东尼奥尼可说可不说的故事

许多年之后,当我看到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我在父亲医院办公室看《参考消息》的那个傍晚。办公室里光...

夜巴黎,或印象派的“城市之光”

光影巴黎 1874年,巴黎一小撮举止落拓的年轻人举办了自己的画展,引起舆论大哗。这帮年轻的艺术家的作品,从题材、手法、...

就“人文精神讨论”答客问

1、讨论的缘起,最初的酝酿过程,其中有无印象特别深刻的细节? 1992年夏季的某一天,当时还是青年教师的王晓明带来消息...

超现实主义:为理性做一场“黑弥撒”

  踏着“达达”的节奏,一群“超现实主义者”粉墨登场了。但这不是跳“骑马舞”的演唱组合,而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

闯入者木心及所映照的文化诸面相

  “木心”这个名字在大陆文学世界的出现,是一次“闯入”事件。这一“闯入”,引起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骚动,陆续有...

论忧郁

快乐大抵相似,忧郁各各不同。 ——题记 词源与征候 在希波克拉底那里,“忧郁”被视作一种体质类型。英文Melanch...

莫言,或文学应该如何还债

在现代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文学所扮演的角色非同一般。在某种特殊状态下,它甚至会以一个“救赎者”的面目出现,承载着世人的...

莫言:中国经验的杰出表现者

莫言的写作,见证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传达了古老中国的内在精神和声音。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那一场影响深远的“新...

“五一二”周年祭:灾难记忆与公民社会的精神重建

你们安慰人,反叫人愁烦。——《旧约?约伯记》一年,仅仅一年,关于那场灾难,我们还能记起什么?废墟、瓦砾、孩子的身躯、哀...

淡蓝色的药片,或生与死

诗神与死神的对话 1934年,诗人曼德尔施坦姆被捕了。他的朋友帕斯捷尔纳克为了营救他,便通过布哈林向斯大林求情。斯...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