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张海鹏 登录

吴晗先生的《明史简述》

吴晗同志是一位久享盛名的学者,他生前发表的专著、史论、杂文、书评等等,早为大家所称颂。他的遗著《明史简述》,也是一本新...

用人物展现丝绸之路历史

“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它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根据?把历史根据讲清楚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历史纵深就清楚了。中国社会科学...

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今年(2014)是甲午马年,正是甲午战争120周年。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两个甲子。 回首120年前甲午战争的历史伤痛,...

努力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历史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既高屋建瓴地指明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发展的光辉...

下大力气推进抗日战争史研究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

坚定历史自信 把握时代大势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复兴文库》作的题为《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的序言,我收获良多,感想良多。 编纂《复兴文库》,是党...

一个中国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全部历史和法理依据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后,公开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

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文库

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的时候,全国政协办公厅决定编纂“政协文史‘亲历、亲见、亲闻’文库”,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李...

根深叶茂 史苑繁荣——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历史学的发展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也迎...

对中国政治术语作出翔实的学术论证

我进入工作单位,有幸在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范文澜、胡绳、刘大年等同志领导下工作,不仅读他们的著作,而且亲炙他们的...

统治集团贪腐是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给予近代中国历史发展深刻的影响,创深痛巨,历史教训值得反复思考。我曾撰文探讨甲午战争失败的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宏观反思

70年前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比较100年前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而言,是人类...

学术人生——我的理想与追求

作者回忆了在近代史所所经历的“四清”和“文化大革命”的艰难岁月,追溯了长期以来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探索中国近代史发...

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与现实思考

2014年是甲午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不能忘记的历史事件。认真回顾与反思这场战争的历史教训...

甲午战争百廿年祭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这场战争在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中打下了难以磨灭的烙樱甲午战争失败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捩点,...

《琉球救国请愿书整理与研究(1876—1885)》序

编者按:2013年5月8日《人民日报》刊发时任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的文章《论〈马关条约〉与钓...

反思甲午绕不开钓鱼岛问题

2014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甲午战争必然是一个热议话题。在这个热议话题中,钓鱼岛问题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 ...

张海鹏 李理:应深入研究甲午战争、抗日战争对后世的影响

摘要:2015年是《马关条约》签订12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时至今日,台湾问题、朝鲜半岛问题、钓...

金融发展要在义利之间取得平衡

内容提要: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货币、金融通过服务实体经济得利,反过来又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此为货币金融存在之义。义...

说说历史有什么用

“历史学有什么用”,这个问过无数遍的问题,总是有人提出来,可见这个问题是有生命力的。前些年,某大学校长问历史系主任,...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