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小骏,香港大学政治及公共行政学系副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湖北宜昌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士(1998)、硕士(2001),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2008)。曾任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兼职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政治学、发展中国家政治和基层政治制度变迁的研究。2012年荣获全球中国研究权威学术期刊、英国《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年度最具原创性论文奖,同年入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研究资助局首届杰出青年学者计划。专著有:《香港治与乱:2047的政治想象》(《亚洲周刊》2015年度十大中文好书·非小说类)、《中国何以稳定》、《当代政治学十讲》等。 …… 人大释法、两制空间与历史主动 掌握历史主动,是近年来我国政治语汇中使用比较频繁的概念之一。根据官方论述,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就需要做到“在机遇面前主动出... 谈香港政治新局面 阎小骏围绕“一国两制”在港实践的成效、“一国两制”如何守正创新、新选举制度对香港长远发展重要意义、香港回归25年来中央治... 守正之中开新局 —— 写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 因应世纪仅见的时代变局,香港社会各界唯有上下同心、守持正道、勇于创新,以高度确定性应对高度不确定的国际和外部环境,方能不... 后疫情时代香港的管治效能建设 相信只要大家一起支持特区政府担负主体责任,在中央支持和帮助下慎选措施、周密实施,香港就一定能够尽快走出疫情阴霾,在全国率... “把好事办好”——也谈政府管治中的普遍原则与具体情境 把管治的普遍原则同现实的具体情境妥善结合,就要求政府在复杂多变的实际中保持开放、兼听和独立思考的态度,警惕模式化思维的冲... 聚焦良政善治 开启香港政治新局面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实现最大范围的政治团结,开辟新的政治局面,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社会各界要重新回到以“管治程度”和治理效果为... 为经济腾飞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权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国内外的学者和观察家们常把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领导中国所经历的复杂而深刻的革命与变革称做“中国故事”。“百年正是风华... 跟外国人讲新中国史,不是件轻松的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始终在四个重要议题上保持长期关注:一是如何保持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稳固性;二是如何维持国内政治秩序的安定;... 究竟什么才是“一国两制”的初衷? 香港过去20年历史经验证明,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当我们能虚怀以待、交流沟通、互相聆听,力求找到「三方面都能接受」的正道与... 中国发展经验能否破解“亨廷顿警告”? 7月1-2日,第三届思想者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文为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副教授、中国制度研究中心总监阎小骏的主题演... 一国两制的新时代 建设和巩固好以宪法和基本法为基础的香港新宪制秩序,是在十九大开创的新时代践行一国两制的基础工作,需要蹄疾步稳予以全面落实... 立足田野的中国故事 学术研究既需要研究者本身对于既有的中外社会科学理论脉络有深入而清晰的了解(即“理论化”),更需要对基层的政治实践有具体而... 复杂环境之下,中国何以稳定? 面对如此复杂、剧烈而又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大潮,以及动荡不安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国共产党如何在二十一世纪保持国家基本政治和社... “三方面都能接受”是香港管治工作的重要原则 1984年12月19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英国时任首相戴卓尔夫人。在会谈中,邓小平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原则,即处理香... 阎小骏 邹思聪:来一堂21世纪的“政治课” 访谈在香港大学赛马会大楼进行,这里是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DepartmentofPoliticsandPubl... 香港的未来:制度自信、"一国两制"与对港工作 香港与北京若要在自信年代彼此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香港社会政治观念的转变是最基储亦是最重要的工作,应当及早着手进行。而香... 徘徊与摇摆:香港人国家认同的集体困境 香港社会有责任以发展目光看待身份认同、国家政治认同和两地关系等问题。国民身份的教育是每个现代国家必须进行的工作,也是在政... 提高政府的执行能力四策 经济快速成长中的国家和地区,如何加强和巩固政府管治,实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协调统一,是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曾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