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邵善波 登录

要避免“台海一战”,中美也许可以这样谈

最近的“气球事件”以美国最先进的武器F-22猛禽战斗机,击落了最原始的观察工具:一个漂流穿越美国领空的气球作为结束。...

积极造地才是正道 从简约公屋看香港土地短缺的困局

特区政府推出的「简约公屋」方案,因为要向立法会申请拨款,加上政府这次提出用地的其中一个地点,位於一个尺价高达2万多元...

正确认识司法制度的变化及角色

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早前一如既往地在法律年度开启典礼中发表讲话。张举能的讲话,看来主要是回应...

是什么让防疫政策的制定变得“很复杂”?

中国政府近日根本性地改变了抗疫防疫政策,对新冠病毒实施“乙类乙管”,放弃了大多数的强制措施。变化来得急,幅度也大,引...

解决台湾问题,时不我待

2023年1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2023年迎春论坛“新的动荡变革期与中国未来”于线上线下成...

邵善波 吴帼宝:回顾香港三年防疫,躺平了吗?

新冠病毒疫情经过三年的变化和发展,至今已在全球造成了重大的人命和经济伤害。各地对新冠病毒疫情有不同的应对态度和处理手法...

如何理解美国当前的对华政策 ——对“美国力量的新理论” 一文的回应

美国《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杂志日前发表了一篇由作者乔治·帕克( George Packer ) 撰...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困局

美国要维持其在东亚的地缘战略利益,其霸权地位,与我们努力要达到民族复兴、争取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大业,有着正面的矛盾和冲...

实现“良政善治”,香港必须解决的深层次矛盾

“一国两制”是延续中央长期以来对港澳问题的战略思维,即“长期打算、充分利用” ,到今天仍然适用。“一国两制”在现时国家处...

回归25周年,再看香港回归历程中的几件事

香港回归25周年,大街小巷都出现大大小小的国旗与区旗,还有庆祝的标语。香港回归纪念日的节日气氛从来都没有这样热闹过。...

“一国两制”25周年的回顾与展望

香港即将庆祝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这日子有特殊意义吗?很多人认为这是「五十年不变」这承诺的中间点,应大肆庆祝一番。也有...

中美在台湾问题的核心分歧

日前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中美两国的国防部长分别作了重要发言,并在会前举行了双边会谈,台湾成为了双方针锋相...

美国的台海战略不管是否“模糊”,都已失效

美方实际上是希望两岸永远不要统一,台湾永远留在“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状态,即台湾“事实上”的独立。 口误,还...

俄乌冲突下的美国对华战略

笔者早前在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主办的「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对华政策的进展评估与中国的回应」研讨会上发言,由于有时间限制,...

从拜登的发言看美国对台政策的本质

口误,还是基本政策变化 美国总统拜登日前在日本公然声称,如中国大陆以武力统一台湾,美国会军事介入。这说法自然引起我外...

乌克兰战事会给中美关系掀起一场新的风暴

美国荣鼎咨询公司(Rhodium Group,一个在华盛顿专门研究中国及气候变化的顾问公司)的高级经理瑞瓦·古戎(Re...

香港怎么办?

在庞大社会压力下,特首于周一总结了香港抗疫防疫的状态,并宣布一系列措施。首先是从下月开始,取消对9个国家的禁飞令,容...

共存的现实和「清零」与「躺平」之争

当特首早前被问到香港的抗疫防疫政策是「清零」还是「躺平」时,特首表示不要在这问题上纠缠,政府坚定不会采雀躺平」的对策...

什么防疫措施「远超政府自身能力」? 对当前处理疫情的建议

政府日前引述特首林郑月娥称「特区政府所采取的每一项措施都以保障市民生命安全为出发点,但执行上是远超特区政府的自身能力...

防疫抗疫背后的意识形态之争

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日前发表了一篇〈不禁足的全民强检〉的文章,很能讲清楚政府内部对全民强检与禁足令两者关系的理解,及长...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