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兴隆,1963年1月出生,湖南湘乡人,著名刑法学家,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三湘刑辩第一人”,主张“全面废除死刑”。现任湖南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湖南醒龙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曾先后在西南政法大学、湘潭大学、厦门大学任教,兼任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全国法律硕士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南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法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等职。湖南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法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湖南省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组成员等职。 …… 从神意到法意 ——报应论的理念嬗变 作为一个学术活体,报应论不但有着作为其生命的证明的不同形态的交替,①而且有着作为其生命之泉的不同理念的更迭。相同的理念... 从一元到多元:一般预防论的流变 在刑罚思想史上,一般预防论承报应论之先而启个别预防论之后。尽管作为一种系统的刑罚根据论,它的产生被认为是近代的事,但是... 有限遏制:一般预防的局限 作为一种刑罚根据论,一般预防论源远流长而影响巨大。但是,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页,对它的怀疑与挑战一度成为一种时髦... 个别预防论的四大立论 作为独树一帜的一种刑罚根据论,个别预防论既因主张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而与主张刑罚的目的在于惩罚犯罪的报应论相对立,又... 西方刑罚一体论的九大模式 形形色色的报应论、一般预防论与个别预防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刑罚的根据的解说各具合理性,但又均具有或此或彼的局限性与片面性... 理论缺陷与实践困窘 风靡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前半叶的个别预防论,不但在当时被视为真正科学的刑罚理论,而且带来了刑事实践的巨大变革。但是,... 就独生子女免死对苏力教授说不 作为一位死刑废除论者,我理当为反对死刑的任何言说而欢呼。因为废止死刑也好,就具体人群或者犯罪提出死刑豁免也罢,至少在尊... 死刑的程序之维 任何废除死刑的主张的背后,必然蕴涵着对死刑的正当性的怀疑乃至否定。而对死刑的正当程序的诉求,则无疑以假定死刑正当为前提... 国际人权与死刑 将死刑问题与人权相联系,是半个世纪以来国际人权运动发展的一个耀眼的亮点。在这半个世纪中,国际人权运动在死刑问题上的态度... 死刑的效益之维 (一)何谓刑罚的效益 本文的主题不在于一般地追问刑罚的价值,因而也无意对时下中国学界有关刑罚价值的种种研究的优劣长短做... 死刑断想 为了人类无恙地生存,我们也许需要牺牲一名罪犯。然而,我们不应忘记,当我们判定一名罪犯该死时,我们所判定的也许就是人该死... 死刑废止论的起源 如果将死刑的废止视为一项历史成就,以贝卡里亚为代表的近代启蒙思想家们便因将死刑推上理性的祭坛所付出的努力而功不可灭。尤... 刑法的底限 一、引言 大家在学部门法学的时候,不知注意到没有,刑法之外的部门法学的教科书中基本上都有调整对象一章。比如说,民法要... 再问洪道德教授 【原编者按】邱兴隆教授的再问是继昨天发布的八问的补充完善,是自然地延伸,在时间上比洪教授的回应要早一些,不是针对洪教授... 八问洪道德教授 【原按语】针对【大案】微信号昨天推送的《洪道德回应各方质疑:聂树斌案绝不能不再审》一文(文章详后),湖南大学刑事法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