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蒙培元 登录

儒学现代发展的几个问题

【提要】儒学的现代发展有三个阶段,当前是儒学进入多元文化对话时期,出现了向不同层面发展的趋势。要阐明儒学...

朱子对书院文化的贡献及其意义

【提要】朱子是中国书院制度的实际开创者。书院的主要功能和特点,是由学者主持并担任讲席,自任“学统”以实现“道统”。书...

为刘廷壁纪念文集作

刘君廷壁,博学善文; 淡泊明志,性命在躬。 与诗为友,以书为朋; 在邦及家,尽职尽伦; 撰修县志,事业有成。 偕妻教...

朱熹“生”的哲学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形态,天人合一在朱子哲学中以“心与理一”的形式出现,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但这不是脱离人与...

冯友兰与蔡元培

一 冯友兰是著名的哲学家,又是教育家。作为教育家,冯友兰最敬仰的人是蔡元培。他在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中,继承发扬了蔡...

论朱熹“敬”的学说

【提要】朱子很强调修养工夫,在修养工夫之中,特重视敬的工夫。他认为:“敬之一字,真圣学之纲领,存养之要法。”“敬字工...

从一个窗口看地方文化 ——读《庄浪文史》

收到家乡寄来的《庄浪文史》(2010年新创刊号),以极大的兴趣读过之后,有两点感受。一是为家乡文化发展建设的成就而感...

论朱熹“生”的学说

【提要】朱熹哲学中蕴含着独特的生命智慧。天人合一在朱熹哲学中以“心与理一”的形式出现,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人不仅...

略谈儒家的正义观

【提要】儒家正义观建立在人的内在德性之上,因而是德性伦理。义和利不能分开,它是处理利益关系的根本原则,包含公平、公正...

儒学的现代意义及核心价值

近代以来,儒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西文化冲突时期的儒学,有所谓先进与落后之说,即认为西方文化代表...

生的哲学 ——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

中国哲学是生的哲学。[1] 所谓生的哲学,可以理解为生命哲学,但是,按照通常讲生命哲学的方法,有两种讲法,一种是从生...

儒学的核心价值及其现代意义

儒学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在现代社会有何意义?这是当前文明对话中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我们应当以开放的胸襟,开展平等对话,...

“身体研究的问题意识”发言提纲

我曾经认为,中国哲学是心灵哲学。但是,换一个角度看,中国哲学又是身体哲学。为什么?因为中国哲学是身心合一之学,心灵维...

怎样解读《论语》 ——从《乡党》篇末章注解说起

《论语·乡党》篇末章被认为是最费解的文字,历来无确解,也未受到一般学人的重视。但是实际上,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字,而...

朱熹心统性情说再议

【提要】朱熹以心之体用说性情,认为性情不相离,其实是从情上说性。因为性不可见,因情以见。所谓知觉,是实现性情的方式,...

乐的体验与审美境界 ——朱熹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提要】乐是儒家哲学所提倡的最高的人生体验,也是理学家和朱子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乐具有审美体验的形式,实则以真善美合一...

深层把握儒学的内在精神

孔子为什么提出“畏天命”?儒家如何达到“天人合一”?与现代的生态和谐又有怎样的深层联系?蒙培元教授认为,以孔子为代表...

中国高校应以孔子为友

据我所知,世界上办得最成功的一些大学,都有自己所珍惜的悠久的教育传统,其办学理念中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或者说以人文精神...

追寻生命的智慧

中国的智慧是生命的智慧,生命智慧的形式是境界。 一 生命智慧不仅是指人的生命而言,而且是指整个自然界的生命而言,...

何为“格物”?为何“格物”? ——从“格物说”看朱熹哲学生态观

【提要】“格物致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朱子哲学的特质。朱子“格物”之学,其物理层面的意义从属于生命之理,而生命之理是...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