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哲学硕士,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兼任维特根斯坦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维特根斯坦、安斯康姆、奥斯汀、行动哲学、心灵哲学、语言哲学。 …… 刘畅:意思、心里的意思、意义 [内容简介]:本文的主题是说话人的意思/意指(meinen)这个概念以及它与语词、语句的意思(Bedeutung)之... 刘畅:理解的时相 本文尝试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动词时相(aspect)理论——切入对“理解”这一汉语概念的探讨。文中将简要介绍“时相”... 刘畅:理解自欺 摘要:根据传统定义,自欺必须满足信念条件与意图条件。与之对应,似乎存在关于自欺的两个悖论:“信念悖论”与“意图悖论”... 刘畅:理解心灵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考察的主题是:我们实际上是以何种方式理解各种各样的心灵现象的,以及我们这样理解的理由是什么。在这个... 刘畅:心灵与理解 内容提要:作为“理解心灵”一文的续篇,本文将进一步展开对心灵、理解及其相互关联的考察。第一,作为被理解的对象,心灵现... 刘畅:健康、疾病与哲学 刘畅,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哲学硕士,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兼任维特根斯坦哲学专业委... 刘畅:证明与印证 提 要:《论确定性》是维特根斯坦生前留下的最后手稿,被研究者推为自《纯粹理性批判》以来知识论领域最重要的贡献。本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