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澎,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日本学会秘书长、中国日本史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民盟北京市委第十二届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日本社会、日本近现代史。出版有专著《战时体制下的日本妇女团体(1931-1945)》《性别视角下的日本妇女问题》『戦争体制下日本の女性団体』(日本こぶし書房)。主编有《东亚社会发展与女性参与》《平成日本社会问题解析》《少子老龄化社会——中国日本共同应对的路径与未来》(副主编)、《少子老龄化社会与家庭:中日政策与实践比较》(副主编),另在《日本学刊》《日本问题研究》《光明日报》《人民论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 中日两国社会治理领域的交流、互鉴与合作 中日关系虽历经风雨坎坷,但在社会治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却未曾中断,特别是在灾害治理、环境保护和疫情防控、老龄社会治理等领域... 战后日本社会的“危”与“机” 一个国家在其社会发展进程中,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社会问题,有些社会问题还会演变成重大的社会危机。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如何防... 从“增长型社会”到“成熟性社会”:平成时代日本社会的转型、困境与应对 内容提要:平成时代,日本从“增长型社会”转型至“成熟型社会”,虽内阁更替频繁,政党轮滑,但官僚体制运转良好,社会总体平... 日本“多元协作”的构建与展开——以地方自治体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为中心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面临诸多问题,民众在生活上的不安、烦恼日益增多,需求也日渐多元,单靠政府部门来... 从“垃圾战”到“多元协作”——日本垃圾治理的路径与经验 内容简介:当今日本在垃圾治理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在经济高速增长期,垃圾公害问题一度非常严峻,日本各地爆发了多起被称为... 新冠疫情下的日本社会:影响、课题与前瞻 内容摘要: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日本肆虐以来,至今已经历了四波感染高峰。新冠疫情不仅给日本民众的健康带来损害,也让日... 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的经验与启示 摘要:战后日本曾经走了一段重经济轻环境的弯路,之后汲取教训选择了经济与环境并重、建设循环型社会的道路。为实现一个循环、... 日本是如何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的? 基础教育均等化指的是通过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 其目标是追求教育公平, 实现教... 从“一亿总中流”社会到“差距社会”——日本全民中产社会的形成与分化 内容简介:二战后,日本在实现经济崛起的同时,实现了“一亿总中流”的全民中产社会。20世纪70年代,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 日本NGO的对外援助活动及对我国的启示 内容摘要: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在致力于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外援助,将其作为提升日本的国际地位、树立良好国际形象... 2020年日本社会研究综述 2020年中国的日本社会研究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成果数量不多,特别是缺少有分量的专著;相比日本研究其他领域,论文总体质量... 日本应对超少子老龄社会的新探索 当今世界,不少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了老龄社会,有的国家进入了超老龄社会,还有的国家呈现老龄化与少子化叠加的特征。已进入超... 新冠疫情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兼谈“后新冠”时代日本社会的走向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构成二战结束以来的最大挑战,其影响已远远超过疫情本身。自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蔓延以... 从“垃圾战”到“多元协作”——日本垃圾治理的路径与经验 摘要:当今日本在垃圾治理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在经济高速增长期,垃圾公害问题曾一度非常严峻,日本各地爆发了多起被称为“... 日本养老护理NPO的产生发展与作用 随着日本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重、家庭功能弱化以及居家养老需求不断扩大, 仅由行政和社会福利法人提供的养老服务已经无法满足... 从“增长型社会”到“成熟型社会”: 平成时代日本社会的转型、困境与应对 内容提要:平成时代,日本从“增长型社会”转型至“成熟型社会”,虽内阁更替频繁,政党轮换,但官僚体制总体运转良好,社会运... 日本是如何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的? 基础教育均等化指的是通过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 其目标是追求教育公平, 实现... 日本人战争记忆的选择、建构——兼谈中日如何共享战争记忆 内容提要:战争记忆是关于战争的历史记忆,来源于战争的历史事实,又不完全是历史事实的再现。二战结束70多年来,日本总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