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傅道彬 登录

中国文学创立期的艺术格局与历史高度

内容提要:中国文学有着气象恢宏的历史开篇,先秦文学不是简单的文学发源,而是一种决定性的历史突破。早期中国文学实现了从口...

文学批评的思想家原则

摘要: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研究渐渐表现出“学术凸显,理论淡出”的倾向,缺少了问题意识和思想深度,陷入技术式的细碎枝...

石头的言说

《红楼梦》里最富象征意义的是大荒山里青埂峰下那块冷峻顽固的石头。石头是一种人格,它代表着与世俗抗争的人格风范和情操;石...

苏格拉底与商鞅

公元前四世纪两位东西方思想家的死,沉重而耐人寻味。一位是希腊的苏格拉底,一位是中国的商鞅。苏格拉底死于公元前399年,...

田园与林园

【内容提要】在西方文学中有一种乐园模式,即以伊甸园为象征的理想世界,而在中国古典诗歌里乐园情境是以田园与林园为代表的。...

文化的积淀与冷却

文化的复苏带来了对文化的思考。近年来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颇为热衷的课题,然而不少的探讨却是在文化定义不十分明确的...

文学人类学: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方法?

20世纪初人类学大师克罗伯(A.L.Krobor)指出我们正进入“人类学的时代”(Age of Anthropolog...

象征的故事:古典意象的原型批评

引言 艺术世界充满深刻的象征。当艺术试图表达某种难以言说的生命意味和富有蕴藉的审关体验的时候,就不得不寄托于象征的形式...

兴与象:中国文化的原型批评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原型是一部凝缩和积沈了的人类历史和文化历史,原型批评是一种“精神考古”。历史虽然消逝得无影无踪,但...

一副清凉散:读《谕儿锺书札两通》

30年代初,正是二十几岁的钱锺书先生天才挥发崭露头角的时候,外间时有议论锺书先生的文章学问均在同是学者的父亲“老钱”先...

阴阳五行与中国文化的两个系统

【内容提要】作者认为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文化的骨架。而制约着阴阳五行文化的是深嵌在民族心理深层的两个文化系统一一生殖文化...

用诗时代的形成及其意义探讨

闻一多说:“从西周到春秋中叶,从建安至盛唐,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个最光荣的时期,都是诗的时期。两个时期各各拖着一个姿态稍...

周代乡里诗乐活动与世俗生活的诗化

【内容提要】乡里是周代基础的政治组织,也是基本的文化单位。周人的礼乐教化通常是在乡里的诗乐活动中完成的,诗乐由此全面进...

“反饰”初探

翻开文学作品就不难看到这样一些句子: 1,飘逸的庸俗。敏感的麻木。洞察一切的愚昧。一往无前的退缩。没有追求的爱情。没有...

《屯》卦考

【内容提要】《周易•屯卦》是六十四卦之一,“屯”是“春”之古字,从文字学上“屯”“春”一也,在哲学上《周易...

“兴”的艺术源起与“诗可以兴”的思想路径

【内容提要】“兴”是古典诗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批评术语。“兴”是源于以祭坛为中心的原始艺术活动,是一种古老的诗歌类型,因...

《月令》模式的时间意义与思想意义

【内容提要】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华夏民族保持了对四时的特殊敏感,物理时间转化为文化时间,形成了以《周易》为代表的“随...

《周易》的诗体结构形式与诗性智慧

【内容提要】《周易》体现出中国文化诗思同源的诗性哲学品格。《周易》的结构是诗体的,貌似散体的《周易》爻辞背后潜藏着诗体...

《周易》爻辞诗歌的整体结构分析

《周易》与文学的联系已为人们注目已久了。宋人陈骙即谓:“《易》文似诗。”《文史通义》的作者章学诚富有创见地论证了《易》...

“赋诗言志”里的春秋时代

春秋时代是可以称得上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许多重大的文化事件在这个时代发生,以西周为核心的城邦联盟开始解体,诸侯城邦...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