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陈子善 登录

关于孙伏园的《鲁迅先生的小说》

孙伏园(1894-1966)的《鲁迅先生的小说》是一篇长达一万二千余字的鲁迅小说评论,长期以来鲜为人知。在鲁迅逝世八十...

《呐喊》版本新考

本文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8期。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新文学创作集,1923年8月由北京大学新潮...

郁达夫如何修改《她是一个弱女子》?

本文转载自澎湃新闻 保存、整理和研究作家的创作手稿,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笔者十多年前就提出要...

不该被忘记的吴兴华

吴兴华文学身份多种多样,说他是诗人、评论家、翻译家、学者、英美文学教育家,等等,都对,都不错。若从中国现代文学史角度考...

《小姐集》的意义

历史并不总是公正的,至少在某一阶段是如此。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末,在上海文坛上活跃着一批青年女作家。她们以自...

废名:《桃园》再版本

《桃园》,短篇小说集,废名著,13.2×18.6cm开本,平装,1928年10月开明书店再版本,书品完好。此书封面由钱...

孔另境《秋窗集》

《秋窗集》,署另境著,12.2x17cm开本,平装,1937年6月上海泰山出版社初版,“上海生活书店特约经售”。 另境...

陈衡哲:《小雨点》再版本

陈衡哲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第一位女作家,《小雨点》是她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短篇小说集。这两个“第一”理应使《小雨点》受到...

小刊物 大价值——关于《古旧书讯》书系

一厚迭《古旧书讯》(上海书店出版社)放在我的面前,开本有大有小,印装有旧有新,虽然已经时隔二十多载,随手翻阅,透过已略...

周作人:《陀螺》

1936年8月10日,林语堂携全家登上“胡佛总统号”邮轮离开上海前往美国。这标志着林语堂大陆文学活动的结束和旅美创作生...

何其芳:《汉园集》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坛友好合作出书并不鲜见,较为有名的,散文集可举出田寿昌(田汉)、宗白华、郭沫若合著的《三叶集》,剧...

陈从周:《徐志摩年谱》

1949年九十月间,一本薄薄仅一百余页的小书在上海悄悄问世了。此书12.8×18.5cm开本,平装,单一的淡灰色封面封...

路易士:《三十前集》

《三十前集》,新诗集,路易士著,开本尺寸17.5×12.4cm,平装,1945年4月上海诗领土社初版,为“诗领土社丛书...

陈白尘:《升官图》初版本

《升官图》,话剧剧本,陈白尘著,开本尺寸18×12.6cm,平装土纸本,1946年4月重庆群益出版社初版,封面装帧滨方...

叶灵凤的“记忆的花束”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书话家叶灵凤享年七十,其中有三十二个春秋是在香港度过的。他对上个世纪30至60年代的香港文学进程颇...

张爱玲其人其作

一 一九四五年,已经出版了《传奇》和《流言》而名满海上文坛的张爱玲,在干些什么呢?张爱玲文学生涯中的这个特殊时段,好像...

范思平,还是张爱玲?

【内容提要】 张爱玲不但是独树一帜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也是有特色的翻译家。本文探讨张爱玲1952年7月到香港后翻...

遗泽永留 友情长存

1957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魏建功在北京《文艺报》第29期上发表《关于鲁迅先生旧体诗木刻事及其他》。对鲁迅作品版本研...

《民国文学史料探微》序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史”的对象加以研究,如果从1950年5月内地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文法两院各系课程草案》,规定“讲授自...

从季羡林先生的一封回信说起

1986年12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季羡林散文集》,这部三十多万字的散文集时间跨度很大,是季先生第一次较为全面地回...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