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顺庆 张帅东:比较文学学科重要话语:比较文学阐释学 内容提要:目前国内外比较文学教材中所论述的方法主要有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及中国学者提出的变异学研究。这些研究方法看似完备... 江守义:中西小说隐含作者意图伦理之比较 内容提要:探讨隐含作者的意图伦理,可以将小说的伦理效应和真实作者的伦理责任区分开来,隐含作者的意图伦理由此显示出它在小... 曾军:中西文论互鉴中的对话主义问题 摘要:与西方文论对话是中国文论话语转型、构建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进程中极为重要的方面。中国文论借鉴巴赫金的对话主义,... 宋炳辉:世界文学的谱系:一个语言地理学的视角 一 作为比较文学学科基础和核心概念的“世界文学”,是与现代民族意识的兴起,进而与文学的民族意识觉醒相伴而生的。因此... 乔国强:世界文学谱系研究:一种阐释性建构 引言 世界文学的谱系学研究是个大话题,其中含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来讨论。但是无论如何讨论,总有如下的几个问题是绕不过... 李雪涛:跨越中西文学研究的边界 上个世纪末的时候,我在波恩大学汉学系跟着顾彬(WolfgangKubin)教授做我的论文,当时上了一门他有关中国文学批... 何畅:“趣味”还是“品味”?——文化对译中的核心概念研究 美国学者亚瑟·洛夫乔伊在《存在巨链:观念史研究》中指出,西方思想传统中存在着一些基本的观念单元,它们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个... 张隆溪:后理论时代的中西比较文学研究 摘 要:研究比较文学面临的基本问题,就是比较的基础是什么。19世纪的比较文学以事实联系为基础,用实证方法研... 单世联:憔悴支离只为爱:《红楼梦》与《呼啸山庄》之比较 比较是有益的。在魏晋名士与曹雪芹、贾宝玉之间,是中国审美文化的不同形态;在杜丽娘与林黛玉之间,是中国情感意识的曲折历程... 李欧梵:二十世纪初,西方和中国的文学与文化 【编者按】2012年4月16-25日,知名文化研究学者李欧梵教授应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邀请,成为该校第三届“胡适人... 麦永雄:间性研究:从比较文学到跨语境诗学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数字化加速发展,生成当代世界万花筒式的社会文化关联域,比较文学进入了多元混杂与动态生成的... 龚鹏程:命运在乌有之路驾驭万有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云南旅行时,听到楚雄某些彝族学者的论点,说彝族乃发源于楚雄一带,新出土的元谋原人及彝族... 顾明栋:论中西小说理论的哲学和美学根基 摘 要 小说研究是当前的国际性课题,但是,小说理论的研究一般以西方的概念为指导,使用诸如摹仿说、现实主义、自然主义、... 曹顺庆:建构比较文学的中国话语 近年来,“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议题,文化强国也成为中国的文化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曹卫东:走向一种对话理论 一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即是理性批判的结果,也是对“理性的狡黠”的一种反应;换言之,是哈贝马斯继承阿道尔诺和霍克海... 凌晨光:比较诗学与各种艺术的相互阐发 比较诗学是一个以文学理论比较为核心内容的研究领域,既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诗学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还包括跨学科、跨文... 王燕:德译《中国童话》与《西游记》学术探究 内容提要:1923年,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一文中提出孙悟空形象来自印度神猴哈奴曼,这是20世纪孙悟空形象研究的一大突破... 乐黛云:中国文化走出去千万不能急功近利 中国的“比较文学”,从开始学界不知其为何物,到国务院将其列入中国文学研究四大学科之一,并发展成国际比较文学界的一支重... 戴锦华:比较文学正逢其时 2017年12月21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和... 刘文飞:中俄文学外交的可能性 中俄两国国家层面的正式交往至少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有确凿史料记载的两国外交关系最早可追溯至17世纪中叶,稍后于1689年... 朱崇科:华语比较文学 20世纪中国文学的演进及相关研究在过去的近百年来有着... 李英武:《三国演义》与《平家物语》艺术特色之比较 【内容提要】《三国演义》与《平家物语》是中日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历史小说,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拥有最广泛的爱好者... 藤井省三:莫言与鲁迅之间的归乡故事系谱 一、莫言与鲁迅 莫言从年少时代开始就很爱阅读鲁迅的作品,他本人也经常谈及自己从鲁迅那里所受到的影响。相关资料中,200... 周丽华:寂寞将何言 扬名于世纪之交美国文坛的伊迪丝•沃顿和活跃于抗战时期上海孤岛的张爱玲都是以社会变革或动乱中的边缘人物之姿态... 霍冬克:“美”的独白与死亡 没有泊舟的锚地。 没有睡眠,也没有死亡。 看上去死了的人还活着。 ——爱默生 在写作这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行当中,历数一下... 城谷武男:沈从文与中上健次对比研究试论 (一)援用•对比篇 通过比较对照来辨别事物是认识的基本方法之一。那么对两个彼此毫不相干的作家进行比较、对照... 王艳凤:论中日新感觉派与表现主义文学 发端于日本的新感觉派是具有现代主义精神的文学流派,它集西方现代派之大成,是 西方各种现代派艺术的综合体。横光利一在《新... 靳明全:论中日新感觉派的艺术追求 1924年10月,日本作家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片冈铁兵等14人创办了《文艺时代》杂志,著名文艺评论家千叶龟雄针对《文艺... 陈晓兰:郁达夫小说中的日本女人 一 随着19世纪东西洋人闯入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外国因素或隐或现地存在于中国的事务甚至普通人的生活中,对外国的体验构成... 季进:论钱锺书与比较文学 几乎所有的关于比较文学方面的论著都将《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视为比较文学的经典之作,将钱锺书视为中国比较文...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