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文章阅读 登录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研究

更新时间:2023-03-15 08:02:14
作者: 曲青山  

  

   我们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100多年光辉历程。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概括提炼了“十个坚持”。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十个坚持”历史经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抄下来的,更不是从别的国家照搬过来的,而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饱经雨雪风霜、付出各种代价,在长期的探索、实践、奋斗、创造中积累下来的,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

   “十个坚持”历史经验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集中全党智慧、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的;是在唯物史观、大历史观、正确党史观的指导下,充分尊重党作出的前两个历史决议和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以及党的主要领导人对党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所作的评价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的;是在及时采纳和吸收党史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的。可以说,“十个坚持”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立足新的历史方位、观照未来历史发展所作的全方位总结。

   “十个坚持”历史经验是相互贯通、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习近平指出:“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十个坚持”历史经验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涉及党和人民事业的方方面面,涉及革命建设改革的方方面面,涉及治党治国治军的方方面面,涉及内政外交国防的方方面面。“十个坚持”历史经验既讲到了领导力量、价值立场、思想旗帜、自信自立、方向途径问题,也讲到了世界情怀、前进动力、策略手段、团结联合、生机活力问题,是对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全面、系统、完整、深刻的总结。

   “十个坚持”历史经验提供给我们的是标尺,它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从而使我们能够分清是非、统一思想、加强团结、凝聚力量。“十个坚持”历史经验提供给我们的是启示,它告诉我们什么是主观、什么是客观,什么是普遍性、什么是特殊性,从而使我们能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十个坚持”历史经验提供给我们的是动力,它告诉我们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精神,什么是主动、什么是被动,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坚定决心和意志,增强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一、领导力量问题: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党的领导,是党总结百年奋斗历程得出的第一条历史经验。这条历史经验是从党的初心和使命来讲的,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问题,阐述的是近代以来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是如何发挥的。这一条历史经验是最大的、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最核心的,在“十个坚持”中起着打头和管总的作用,其他所有历史经验都是围绕着这一条而展开和叙述的,也都是对这一条历史经验的充分论证和强有力支撑。

   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首先,中国农民阶级进行了抗争。1851年至1864年洪秀全等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1899年至1900年中国农民发起了义和团运动。这两次以农民为主体的运动给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最终遭到失败。其次,晚清时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洋务派进行了自救,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894年至1895年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再次,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由于仅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在封建守旧势力的打击下很快失败。最后,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举起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大旗,1911年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仍然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从此,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我们党一成立就在党的纲领中鲜明提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这表明我们党一开始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确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肩负起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党的二大在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发动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农民运动、妇女运动,推进并帮助国民党改组和国民革命军建立,领导全国反帝反封建伟大斗争,掀起大革命高潮。大革命失败后,党又领导了土地革命战争,创建了一系列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抗日战争爆发后,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实行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开辟广大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领导人民抗日武装英勇作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全面内战爆发后,党领导广大军民进行解放战争,消灭国民党反动派800万军队,推翻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事实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不可能实现的”。

   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战胜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一系列严峻挑战,肃清国民党反动派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和平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完全统一。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工作,完成土地改革,进行社会各方面民主改革,镇压反革命,开展“三反”“五反”运动,荡涤旧社会留下的污泥浊水,社会面貌焕然一新。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捍卫了新中国安全,彰显了新中国大国地位。党领导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3年,党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党领导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制度保证。党领导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形成和发展各民族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和巩固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加强和扩大了广泛统一战线。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党的八大后,党领导人民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实施几个五年计划,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国防尖端科技不断取得突破,社会文化事业得到很大发展。在这个时期,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事实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1978年12月,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明确中心任务,提出小康社会目标,在各方面工作中恢复并制定一系列正确政策。党领导我国改革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突破,逐步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全面铺开。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体制改革。党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推动沿海沿边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党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排除各种干扰,从容应对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系列考验。党把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历史重任,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以“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新途径。我国政府相继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事实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

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加强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党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党领导人民加强政治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m.aisixiang.com)
本文链接:http://m.aisixiang.com/data/141494.html
文章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