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东:中国刑事程序法治文明的新发展
摘要: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我国的刑事程序法治建设通过理念革新、制度建设、实践创新,取得一系列突出成就。多重因素的合力助推刑事程序法治文明获得新发展,立足国情的同时遵循刑事司法规律是取得新成就的关键因素;我国传统刑事程序法治文明的创造性转化是推动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人类刑事程序法治文明成果的创新性发展是迈向新航程的外部支撑。未来应当着眼于构建自主刑事程序知识体系,为刑事程序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推动刑事诉讼法典实质落地,继续深化刑事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刑事程序法治文明。
关键词:刑事程序法治文明 立足国情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作者陈卫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12期P96—P10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在全面依法治国方略推进过程中,程序法治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公正司法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宏观背景下,作为“应用宪法”的刑事诉讼法,其实施状况攸关程序法治建设的成败。可以说,刑事程序法治文明程度已经成为评价人权司法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标,亦成为检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否有效推进的标尺,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文明程度的试金石。
一、中国刑事程序法治建设的突出成就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刑事程序法治建设立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先进法治理念为指引,以制度完善为保障,以实践创新为抓手,创造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刑事程序法治文明成果。
(一)理念引领:刑事程序法治建设的前进指南
内在的刑事程序法治理念决定了外在的刑事程序法治实践样态,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深入,刑事程序法治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对刑事程序法治建设发挥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1.人权司法保障理念彰显
宪法规定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整个国家立法、司法的指导方针。作为“宪法适用法”的刑事诉讼法如何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是测度一个国家人权保障水平的重要指针。我们国家既往的刑事诉讼立法多是从打击犯罪而非保障人权的目的出发予以构建的。这样一种制度设计无法从根本上体现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精神与真谛,刑事诉讼立法必须通过具体细微的制度设计来体现宪法的主旨与精神。
2012年《刑事诉讼法》在总则中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并在具体制度设计中增加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规定落实该原则。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均强调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并要求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加以落实。凡此种种,均体现了人权保障司法理念的彰显,并体现了人权保障司法理念在刑事司法实践层面的落地生根。
2.程序独立价值日益凸显
尽管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已经成为普遍认知,但长期以来“重实体、轻程序”的积习影响深远,改变轻程序的惯性思维,提升程序的独立价值成为衡量刑事程序法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言:“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这句话强调司法公正,特别是程序公正的重要性。在刑事程序法治建设过程中,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制度设计者在提升程序品质、程序独立价值方面进行了诸多积极探索。侦查取证规范化流程建设、审查逮捕听证机制改革、刑事案件辩护全覆盖、庭审实质化改革、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完善、量刑规范化改革等一系列刑事司法改革成果表明,我国的刑事诉讼程序正在逐渐祛除程序工具主义的桎梏,更多“看得见的正义”得以彰显。
3.刑事政策因时因势而新
一个国家的刑事政策应随着犯罪态势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近年来,刑事犯罪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虽然案件总量在高位徘徊,但严重暴力犯罪比例大幅下降,轻罪案件不断增多。当前形势下,在注重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更应侧重刑事司法的宽和,将刑事司法治理融入国家治理大局,实现由“治罪”到“治理”的转变。
2021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将“少捕慎诉慎押”由司法理念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刑事司法政策,这是继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后深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又一重大举措。2022年1—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和决定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22.2万人,不捕率39.2%,同比增加10.8个百分点;决定不起诉20.9万人,同比上升55.7%,不起诉率23.5%,同比增加9.1个百分点。实践表明,“少捕慎诉慎押”有利于消解被追诉人的对立情绪,减轻沉重的犯罪标签,最大化释放司法善意,进一步彰显司法温度。
(二)制度完善:刑事程序法治文明的基础保障
“相比过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我国的刑事程序法治建设立足制度建设,将改革探索经由具体的制度设计予以确认,为开辟中国刑事程序法治新境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与庭审实质化
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将解决“法庭审判流于形式”的问题作为最重要的改革目标,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延续了控辩式庭审方式的改革方向。两次修法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完全克服“庭审流于形式”问题,实践中仍存在“侦查中心主义”的弊病。为从根本上扭转这一现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针对性地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将庭审实质化作为基本抓手,即整个刑事诉讼活动都应当围绕着庭审,包括事实的查明、证据的判断和法律的适用都应当围绕着庭审活动展开。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建章立制,出台“三项规程”,明确和细化审判程序中关键环节、关键事项的基本规程,对庭审环节的制约与监督不断加强,形成了举证质证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明在法庭,诉讼、诉辩意见发表在法庭,裁判形成在法庭的庭审实质化制度机制。
2.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确立与刑事司法治理转型
因应我国刑事犯罪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2018年《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该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刑事司法治理的版图中,刑事案件因被追诉人是否合作而泾渭分明:认罪案件与不认罪案件。认罪案件以被追诉人自主决定权的行使为前提,力图通过合作达成合意进而解决“纠纷”,强调被追诉人的自我治理,形成与传统的对审式刑事诉讼相对应的合意式刑事诉讼,这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既有的治理主体与被治理者关系,冲击了既有的封闭式的刑事司法治理模式,进而促动刑事司法治理发生转型。
从实践效果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率稳定保持在85%以上,适用此制度的轻罪案件,从侦查到审判的办案周期明显缩短,一审后被告人上诉率仅为3.8%,远低于非认罪认罚案件的18.3%,极大节约了司法资源。同时,通过司法工作人员深入细致的释法说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够认罪悔罪,积极补救被害人和社会公益损失,有助于消弭社会戾气,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3.刑事辩护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刑事诉讼的历史就是辩护权扩充的历史”。 1996年《刑事诉讼法》规定律师在侦查阶段就可参与到诉讼活动中,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帮助,并赋予辩护人更多的诉讼权利。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为进一步落实有效辩护原则,扩大了刑事法律援助的范围,并强化了对辩护律师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的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又相继出台了多项改革举措,巩固和发展了新时代刑事辩护制度。2017年,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启动,现已推广至全国2500多个县(市、区)。同年,《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的意见》出台,强化了值班律师提供法律帮助的刚性要求,优化了值班律师机制。随着值班律师制度于2018年被写入《刑事诉讼法》,以及《法律援助法》《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办法》的颁布,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改革获得了更加坚实的供给侧支撑,值班律师已提供了超300万人次的法律帮助服务,全国刑事案件律师辩护率超60%。
4.刑事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司法腐败是我国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顽瘴痼疾。为强化司法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我国开展了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体制改革,力图建立权责统一明晰、科学制约权力的司法权运行机制,以改变以往司法实践中的裁判混乱状态,明确案件的责任主体,真正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员额制改革是让审理者成为裁判者的关键因素,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石性举措。为此,《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和《关于深化检察改革的意见(2013—2017年工作规划)》明确提出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员额管理制度。从员额制改革的正式提出到2017年全面落实,我国法官群体的规模从21.2万缩减到12.5万, 检察官群体从16万缩减到8.7万。改革后,职业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各地区法院85%以上的办案力量充实到一线,主要业务部门法官实有人数较改革前普遍增加10%以上,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量普遍提升20%—40%。
同时,我国还通过探索建立人民陪审员制度,以践行司法民主化,进而建立中国特色的司法权力制约机制。2018年通过的《人民陪审员法》自实施以来,全国人民陪审员参审刑事案件超150万件,有效保障了社会公众对审判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促进了司法专业判断与群众朴素认知的有机统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实践创新:刑事程序法治建设的积极探索
随着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