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文章阅读 登录

吴启讷:唤醒琉球主体意识 有待中国复兴

更新时间:2022-12-18 22:30:05
作者: 吴启讷 (进入专栏)  

  

   琉球:美国国家战略的牺牲品

  

   冷战期间,美国把琉球作为对日本的诱饵,当美国需要利用日本时,它就利用琉球给日本一点好处。美国反悔二战结束前夕与蒋介石有关“中美共管琉球”约定的关键是冷战。冷战形成以后,美国内部对蒋介石一直有个评价,即认为他是个太具有中国心,还带有一点“赤色”(编者注:冷战时期全球分裂为以美国为首的“民主国家”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赤色”即后者的代表色)的人。在美国看来,西安事变后蒋与共产党合作,是因为他一直有“赤色”的底子。美国人认定,蒋介石是民族主义的、反民主的、反进步的,所以,他提出“中美共管琉球”的提议,隐藏着他的扩张野心;在苏联势力继续向南扩张的情况下,将琉球交予蒋介石恐有使社会主义阵营突破第一岛链的危险。这同样也是美国一度想要阻止蒋介石来台湾的原因。

   冷战体系是对二次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结果的根本否定,而这个体系是在美国推动下而成的,也就是说,美国从一开始就是“二战秩序”的破坏者。美国一直想方设法破坏二战以后形成的国际秩序,而琉球、台湾和朝鲜正是美国设想的突破点。以朝鲜战争为例,我们一般对朝鲜战争的认知是金日成发动了进攻,却不曾想过金日成为什么要发动进攻。真正的原因在于美国没收了整个朝鲜半岛范围的民主选举,因为它知道自己扶持的李承晚不会当选,而李承晚一直有“北伐”的图谋,遂引起金日成政权被亲美势力消灭的忧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其实是站在美、日的角度去思考朝鲜战争的起源,我们在所谓“冲绳返还”议题上也是如此。“冲绳返还”议题的主导者是美国而非日本,日本只是美国冷战战略里的一个工具。为了达到破坏二战后国际秩序的目的,美国人不断喂养日本诱饵,最终使琉球成为牺牲品。美国人认为琉球的意义在于战略和军事层面,因此他们坚持留下在琉球的美国军事基地;琉球的民政事务对美国人而言并没有太大意义,所以美国乐于将这个烫手山芋交给日本。

   二战之后,琉球在行政上脱离日本,但并未实现民族独立。琉球现代民族意识的内容非常复杂,从194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代,琉球人不是直接诉求“琉球独立”,而是希望先回到所谓的“祖国”——日本。这其中的原因是,美、日两国相较之下,琉球人对于美国这个双重侵略者更加反感,他们只能先求琉球“回归日本”。并且,琉球人误以为日本的“和平宪法”有助于摆脱美军基地的压迫。此时,琉球的民族意识有了第一层的觉醒,但民族意识的核心尚未觉醒。这点不仅被美国人所利用,也被日本当时的统治者利用了。

   日本近代的侵略文化里一直在贬抑和否认“琉球主权”,在日本统治琉球的过程中,它耗费庞大的精力去消灭琉球民族意识。琉球曾经萌生近代国家的概念,并希望可以透过跟各国交往来建立自己的主体性,但这些想法被日本人扼杀于萌芽阶段。正因为日本在二战后一直有将琉球重新纳入囊中的目标,于是琉球就成为美国诱使日本加入冷战体系,成为美国对抗苏联和中国的马前卒的诱饵。所以,“冲绳返还”的主导者不是日本,而是美国,我们的思考重点应该是美国的角色,以及美、日之间的利益交换。

  

   琉球知识分子可贵的反省深度与民族意识

  

   21世纪的今天,部分琉球知识分子的民族意识已经觉醒,并挣脱了美国、日本精神殖民的枷锁。这些知识分子不仅认为应当恢复自己的民族历史与民族尊严,也反省在美、日双重殖民过程中,琉球人作为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双重角色。历史上遭受殖民侵略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都曾有类似的双重角色,但他们绝大多数都没能做到如琉球知识分子一样的深刻反省。以印度为例,印度是英国殖民侵略的受害者,但在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史上,一些印度人也在中国、东南亚、非洲和美洲扮演过加害者的角色;不过今天印度知识分子只强调自己是受害者,从来不谈论印度菁英曾经做过英国殖民者的帮凶,参与迫害其他亚洲人民和非洲人民的历史,这就意味着印度在民族觉醒的路上仍然停留在前殖民宗主恩赐的里程里。尽管现在印度因为国际政治处境萌生主体意识并开始消极对抗美国,但这尚不意味印度人的民族意识已经觉醒。

   印度的例子反衬琉球知识分子的可敬。可敬之处在于他们开始对琉球在历史上曾扮演的角色做出深层次的理解和诠释。他们看出琉球籍日本兵在战争中最深层的一面,即日本帝国主义扩张与美国所发动之战争的双重受害者。当琉球年轻人作为日本炮灰的时候,他们所扮演的是一个悲剧性的角色。这种悲剧,不在于自己的道德有问题,或者他们每个人人性中的顽劣或邪恶,而在于他们在思想上完全被日本帝国主义洗脑,因而成为多重的受害者。

   今天台湾的问题在于,台湾明明是日本殖民统治的受害者,却把自己当作是日本的盟友与至亲。尽管日本殖民台湾没有殖民琉球的时间长,但是台湾知识界对日本殖民的反省是远远不够的,而这意味着,台湾在美、日殖民统治中受害(中毒)程度很深,而且到今天为止还在继续加深。这在当代世界政治里非常特殊的一个状态,远不同于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具有被殖民经验地方的现况。以韩国来说,韩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和对美、日殖民的反抗要比台湾的规模大得多;又比如印度,尽管印度人的民族意识尚未真正觉醒,可是他们已发展出国际政治上的印度主体意识。只有台湾处于曾为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双重角色,现仍继续自我殖民的特殊状态。充斥于台湾政治、社会、文化中对异民族强势政治、强势文化的依附心态与依附现象,在在显示台湾还不具备真正的主体意识。以今年以来的俄乌冲突为例,台湾除了一家网络媒体之外,其他所有媒体都变成美国电视台的分台,台湾报纸都变成美国报纸的分报,完全看不到任何真正的台湾主张。大把大把的台湾人在高谈所谓“台湾主体性”之际,根本就忘了此前乌克兰不但拒绝在台设立办事处,并且把它的武器──尤其是核心武器技术──卖给被台独人士视为“敌国”的“中国”;不仅如此,今天中国大陆海军装备和空军装备技术的重大提升,在相当程度上是靠乌克兰的燃气轮机。在“海峡两岸,一边一国”几乎成为全岛共识的情况下,假如真有“台湾主体”意识,台湾社会怎么会尽是一面倒支持乌克兰的声音呢?

   琉独和台独的相异处在于,琉独具有完全的正当性,而台独并不具有正当性;琉球独立是要追求去殖民化,而台湾独立是要追求再殖民化。台独的目标是要完全抛弃台湾人民的主体性,让台湾臣服于美国和日本,匍匐于冷战体系之下。琉球对台湾来说是一面镜子,双方共同具备遭受殖民压迫的经验,但双方在觉醒和反抗的方向上却背道而驰;双方在冷战的架构下都是受害者,但台湾居然自认是受益者,还要继续延续冷战架构,继续损害台湾人民、全体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上所有反抗美国霸权的人民的利益。台湾的觉醒之路还很长,而岛内的有志之士需要支持琉球人民的事业,并相信琉球菁英的民族意识觉醒是终能燎原的星星之火。

  

   中国大陆:终结美国殖民秩序的关键力量

  

   中国大陆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的反法西斯、反纳粹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也是世界范围内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斗争的长期支持者。中国大陆对第三世界的支持,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与苏联合作进行,但在苏联内部经历过剧烈西化并最终导致自身解体后,中国仍继续延续其外交政策中反帝、反殖的价值。虽然在1978年以后这个反帝、反殖的价值不再以全面直接援助的方式进行,但在台湾议题以及亚、非、拉美、太平洋诸群岛人民利益相关的议题上,中国正在用包含“一带一路”在内,投注于支持第三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来践行之。

   “一带一路”有效对抗着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再殖民化过程。中国推行“一带一路”之后,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反帝和重建才深入到经济层面,甚至将要发展到文化层面。此前第三世界的反抗,基本上是对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有形压迫的反抗,而且因为这些新兴国家在经济上处于非常弱势的状态,这个反抗自然受到非常大的制约。中国的“一带一路”是要进一步从经济方面谋求第三世界人民的自主和独立,我们目睹很多非洲国家,部分亚洲国家和拉丁美洲国家在“一带一路”带动下逐步工业化、享受工业文明和都市生活的过程。其实早在“一带一路”之前,中国就已经展开援助和支持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计划,近70年来,中国的努力改变了数以十亿计的人类生活,这些地区的现代化并不是在西方的模式下,而是在中国的帮助下或者借鉴中国独立自主的发展模式下进行的。

   相较之下,台湾岛、琉球群岛乃至于日本列岛的经济,在日本和美国的宰制下呈现着边缘化的样貌。近年来,我们在亲历的现实生活中,正感受到这几个岛屿区域的人们生存状态的下滑,经济前景远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在过去二、三十年中,上述地区里有不少人发现自己的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前景与中国大陆密切相关,开始投身于推进东亚区域经济自主化的工作。但是美国为了维护其宰制世界的殖民秩序,不断破坏中国周边区域摆脱经济边缘化、推进经济自主化的努力,几位参与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及中日货币互换的日本政经要员之死,背后就有某个区域外大国的巨大身影。

   由于美国以往长期维持的殖民秩序正受到实质动摇,而美国又疲于应对爆发在世界各地的危机,因而只能在焦虑感的驱使下,拆东墙,补西墙,对撼动殖民秩序的力量进行全面而激烈的打压。实际上,今天的俄乌战争背后的缘由是美国及附庸于它的北约的极限扩张。美国对俄罗斯的极限挤压导致俄罗斯忍无可忍,起而反抗。当然,在一个角度看,俄罗斯的反抗与它无法有效应对全球化有关。俄罗斯其实一直很想融入全球化与西化的过程,但由于美欧非常忌惮俄罗斯的复兴,导致俄罗斯在国际政治和经贸方面始终受到排挤。与此同时,中国并不是用臣服、讨好的姿态,而是用独立自主的方式进入欧美主导的世界体系,这个方式给包括俄罗斯在内世界上任何想要反抗美国霸权的国家树立了一个典范。现在,少量的印度知识分子已经有所觉醒,他们认为印度应该效仿中国的模式,而印度外交政策的前景在于与中国合作,而不在于延续它对抗中国的传统。尽管与琉球知识分子相比,印度菁英的觉醒比较晚,但是它仍具有一定意义。[1]

   -------------------------------

   [1]1962年发生中印边境冲突时,印度最进步的势力是印度共产党,但该党在边界议题上完全站在殖民化的印度当局一边,也就是说,当时的印度共产党不仅把英国划定的无理边界当作印度主权国家的边界,还要去维护印度从英国那里继承的殖民利益。印度共产党尚且如此,其他知识分子基本上没有觉醒。时至今日,印度乡村社会当中的共产主义活动有所增加,印度的民族主义出现脱离英国影响的端倪,部分印度菁英开始察觉印度真正的长远利益所在。

  

   当代世界政治的诸多现象,可以使我们警觉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扮演的角色。美国并没有维护反法西斯战争所留下的相对合理的世界秩序,相反地,它始终不择手段地维护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秩序,使之不断延续。

  

   中国统一将解开台、琉殖民统治枷锁

  

殖民统治的一种常见经济型态是色情经济,而这种经济完全无法使被殖民者实现经济自主。殖民者每到一处,必定对他所侵略的地区施加非常沉重且广泛的性压迫。历史上,日本殖民者在其所到之处都是这么做的,美国殖民者有过之而无不及。基本上,任何美军占领或美军驻扎的地方都存在类似的经济型态,琉球也不例外。(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m.aisixiang.com)
本文链接:http://m.aisixiang.com/data/13929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