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中国文化中的最高信仰与终极理想
一
诸位:今天讲題是“中国文化中的最高信仰与终极理想”。文化是指某一大群人经过长期的生活积集而得的结晶。此项结晶,成为此一群人各方面生活之一个总体系,其中必然有他们共同的信仰与理想,否则不能成其集体性与传统性。今天我讲中国文化中之最高信仰与其终极理想,乃是要从文化全体系中而获得此认识。
中国文化有一特质值得我们注意者,乃是在中国文化中没有展衍出宗教。佛教、回教、耶教都在中国社会传布,佛教尤其盛行。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也有其甚大之贡献与影响,但中国文化自身却没有产生一种宗教。古代各民族,差不多文化一开始就有他们的宗教,而中国一向没有。但中国人虽无宗教,而确有其所信仰。为什么中国人自己有一套共同信仰而却不产生宗教?为什么各种宗教都能跑进中国社会,而且跑进中国社会以后,其相互间会不发生冲突?在其他民族中,常因两个宗教碰头引起冲突,甚至发生战争,那些战争可以蔓延扩大,历久不得解决,而在中国独不然。中国人可以有信仰而无宗教,中国社会可以异宗教并存而不起冲突,这些都是极值得我们注意研究的。
二
我们今天简单来讲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乃是天、地、人三者之合一。借用耶教术语来说,便是天、地、人之“三位一体”。在中国,天地可合称为天,人与天地合一,便是所谓“天人合一”。《中庸》上说: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
这说明了中国人最高信仰之所在。人能“赞天地之化”,还能“赞天地之育”。一切宗教只说人要服从天;佛教则说人要皈依法;现代科学则要凭人的智慧来征服自然;都不说是要来“赞助天地之化育”。中国人理想,则人在天地间,要能赞助天地来化育,这就是我们人参加了这个天地,与天地鼎足而三,故曰“与天地参”。而最后成为天、地、人之三位一体。
天地有一项工作,就是化育万物。人类便是万物中之一。但中国人认为人不只是被化育,也该能帮助天地来化育。在宇宙间,有三个能化育的,一是天,一是地,其三便是我们人。这一信念,似乎为其他各大宗教所没有。我常说,世界任何一民族,任何一宗教,他们之所信仰,总认为有两个世界之存在。一个是我们“人”的世界,或者说是地上的世界,物质的世界,肉体的世界;另有一个是灵的世界,或说“灵魂”的世界,天上的世界,或说天堂。耶稣教就这样说,人在天上世界犯了罪,被罚到这个世界来,所以这个世界有它的“原始罪恶性”,它终会有一个最后末日,我们信了耶稣就得救。所谓救,是救我们的灵魂,重回天堂去。这个世界,则似乎是没有救的。这岂不是清楚地分了两个世界吗?回教和耶教差不多。佛教里讲的诸天,其地位尚在佛法之下,诸天同人一般,亦要来听佛法。皈依佛法可入涅槃界,至于这个人世界,则是一轮回界,由人类自己造业而起。如是则佛耶教、回教都一般,都说有两个世界。即如西方哲学似乎亦都有两个世界的想法。若他们只承认一个世界,则此一世界便成为唯物的,无神的。多数西方人认为此世界要不得。至于中国人所讲所信仰的世界,则衹有一个,而又不是唯物的。
中国人也信有天,在中国人的原始信仰中,也许这个“天”和耶教回教所信仰的“上帝”差不多。后来演变,常把“天地”连在一起,便和现代科学只认为是一“自然”的讲法差不多。就中国人观念讲,天地是一自然,有物性,同时也具神性。天地是一神,但同时也具物性。天地生万物,此世界中之万物虽各具物性,但也有神性,而人类尤然。此世界是物而神,神而物的。非唯物,亦非无神。《中庸》上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人与万物都有性,此性禀赋自天,则天即在人与万物中。人与万物率性而行便是道。庄子说:
惟虫能虫,惟虫能天。
天叫它做一虫,它实实地做一虫;在虫之中便有天,那虫也便就是天。人则有了文化,远离自然,也便是远离了天。此是庄子道家说法。孟子则说: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是乃“人神合一”,人即是神,也可说人即是天,主要在人实有此善’而此善实即是天赋之性,人能尽此性之善,即是圣是神。其实即是“性道合一”,“人天合一”,人的文化与宇宙大自然之最高真理合一。此乃是孟子儒家见解。
说到此处,不仅是中国文化之最高信仰,也即是中国文化之终极理想。人的一切即代表着天。整个人生即代表着天道。说部《水浒传》中的忠义堂一百零八好汉,也是在替天行道。“忠义”是人性,所行之道则是天道,此亦是中国文化之最高信仰与其终极理想深入民间,沦浃心髄,为一般社会共同所接受。
三
现在再进一步讲,天是阴阳大气,但有一个神,即是上帝,或称天帝。天上有日月星,天下有地,地上有江河山岳,一切莫不有神。即如土、石、草、木皆有神。在中国人观念中,一物即一自然,同时即寓有一天,或一神。中国人观念中之自然界,乃一“神”与“物”之交凝合一体。可知者乃是形而下之物,不可知者乃其形而上之天与神。神亦有等别,有大神、小神、正神、邪神。如天是大神,日月星便比天神为小。地是大神,河岳山川便比地神为小。各地有城隍神、土地神,比河岳山川诸神又小。诸神间之等级,却如人间政治组织般。又如古有社稷,社是地神,稷是五谷神。天地生万物,不烦天地亲自处理,物各自然,即物各自生,因此物各有神。五谷与人生最密切,故特奉稷神与社神同祭。人之大原出于天,故人崇祀天地,却不再有一最早之人当奉祀。但各民族各有最早之祖先,由各民族各别奉祀。亦如各一家各有祖先,由各一家各自奉祀之例。在中国人观念里,“神”的世界与“人”的世界非常密切,亦可说“天人合一”,即是我们最高信仰。“文化与自然合一”,则是我们的终极理想。
因此在中国社会中之神世界,其实皆由人来建立。不仅五谷有神,即一棵大树,生长了几百年以上,我们即封他为神,并由它来代表土地神,那树便不许斩伐,并得每年去祭祀。明代有一部小说称《封神榜》,“封神”正是我们文化中几千年来一传统。神由人封,那不奇怪吗?但大家视之为平常,其实这即是我们中国人的信仰。神可由人封,也可由人免。一个国家亡了,那国家的社神稷神也随而变了。可见神由人封,在中国自古即然。所以天、地、人并列为三才,人可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可替天行道,那么自可由人封神。天神地神不由人封,但人可封一人神去参赞天地,此即所谓配天地。如泰山神,如洞庭湖神,那些神,不全是自然神,有时由人神去当。某一人死了,他可以当泰山神,当洞庭湖神。
诸位定会说,这不是迷信吗?若诸位定要说这是迷信,那么耶稣是上帝独生子,是不是迷信呢?诸位说这是宗教信仰,这是高级的一神教;中国人的是迷信,是低级的多神教。然而从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证据,证明上帝只生了一个儿子耶稣?穆罕默德不答应此说,两个儿子打起来,是为宗教战争。诸位当知,我并不在此反对耶稣教,耶稣教自有它一套道理。我此刻是在讲中国文化,讲些中国人所信,其中也自有他的一套道理。道理不同,演出文化之不同。我们暂时也无法赞成某一套,或反对某一套。
中国人称“神”又称“灵”,动物中龙、凤、龟、麟称四灵。龟为其能寿,中国人便也封它为灵了。活时称灵,死后应可为神。物各有灵,故物各可以为神。人为万物之灵,那么人死后得为神更属自然。其灵何在?灵便灵在“性”上。性由天赋,故灵由天得,神由天成。中国人观念中,此大自然之统体,便具有一最高“性灵”。物各有性,所以物各有灵。能发挥此灵性之最高可能而对此自然界有最大功德者,中国人便称之为神。所以中国人的“神”,还是在这一世界中,上帝也是在这一世界上,其他日月、星宿、河岳、山川诸神,也都在此一世界上。诸神之等级,则由其所蕴之“灵性”与其所显之“功德”而分。
人的灵性与其功德,有时比不上日月、星宿与河岳、山川,但有时也能德并天地,功参造化。那便人而可以配天了。只要功德在社会,其人虽死,其神常存,即存在此社会上。如就台湾言,有孔庙,即如孔子仍在此社会上。日月潭有文武庙,即如关羽仍在此社会上。台南有郑成功祠,嘉义有吴凤庙,即如此两人仍在此社会上。又如泰山、长江为什么都有一个神,因泰山长江都对人类有功德、有贡献。但为何泰山华山不并为一山神,长江黄河不并为一水神,则因河岳山川各有个性。泰山与华山个性不同,长江和黄河个性不同,因此其灵气不同,而功德也不同。便各封一神来奉祀。在人亦然。个性不同,便成人格不同。关羽和岳飞不同,郑成功和吴凤不同,但各有他们的人格影响。影响流传,便即是神。
比神降一级者称做鬼,鬼亦分等级,鬼之最高级者便是神。我们各有祖先,人之父母,虽无功于整个社会,但于我有功,我该对他有崇报,所以父母死后,便为他立神位。父母之于我们,内有德而外有功,我们便该崇之为神,别人则称之为鬼。别人各有父母,在他亦奉之为神,在我亦称之为鬼。鬼之在人心,狭小而短暂。神之在人心,则广大而悠久。不要认为人一死就没有了,至少为父母的,在其子女心中还是有。人之死后留存广大而悠久的便为神。所以中国人观念中的神,并不是进入另一世界去了,再不与此世界有关系。所以我要说,其他民族信仰有两个世界,而中国人则只信仰“一个世界”。
人不是在此世界中一死就完了。此世界有过去、有未来,但仍是一体而相通。人死而为神,则是直通此世界之去、来、今三世,而有其长久之存在。纵使人死不能成神,但我有父母,则我之生便与前代相通;我有子女,则我之死又与后代相通。世界各民族所创建之宗教,都信人死则到另一世界去。中国人观念中这一个“自然界”,与人类所创立之“人文界”,交凝相通,合而为一。故在我们的人文界中乃到处有神。抗战期间,我到成都灌县看二王庙,那是秦代治水有功的。治水是件大事,有大功德,二王庙便是封那治水有功的为神。甚至如唱京戏,也崇奉一神,五代时的梁庄宗便是他们的神。做木匠的也有一神,战国时的公输般便是他们的神。
若照中国人想法,现代西方科学界凡有大发明大成绩的,即如开始建摩天大厦,开始筑跨海长桥的,都可奉之为神。此神长在人文社会中,亦即长在自然界中,人文界和自然界不必划分为二,大可融通合一。西方人建一铜像来纪念某一人物,在西方观念中,此人并不尚在此世,只是死了而仍为人类纪念,这就与中国人观念有同有不同。
四
上面讲了人文界与自然界之合一,其次要讲死人世界和活人世界的合一。中国人认为死人并没到别一世界去,有些人死了,还在我们活人社会里,而被封为神。这也是一种信仰,或说是一种文化表现,不能定说它是迷信。没有这事而硬信有这事,那才是迷信。天有日月星宿,而我们奉之为神;地有河岳山川,而我们奉之为神,人有圣贤功德,而我们奉之为神;那都是事实,是我们的文化表现,如何说它是迷信?如中国历史上有孔子,孔子对后代历史有大功德,后代人相传崇祀孔子为神,那些全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哪里是迷信?所以我说,中国人虽无宗教,而有信仰,信此大自然之统体不是一唯物的,而同时有其灵性;且信我们人类的灵性,较其他一切有生无生为高;信此活人世界能与过去死人世界相通。活人从哪里来?岂不是紧跟着死人世界而来。没有已死的人,就没有我们活人。俗语说死人在阴间,活人在阳间,人死了到阴间去,那么还是先有阴而后有阳,还是先有阳而后有阴的呢?中国人说,一阴一阳如循环之无端。黑夜就是阴,日间就是阳,阴阳虽分而实合,则阴间阳间还不是一个世界吗?
再说到中国的社会风俗,这里面也显然有“三位一体”的信仰之存在。(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