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守义:中西小说隐含作者意图伦理之比较
(13)施耐庵:《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古本小说集成》编委会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897页。
(14)施耐庵:《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第44页。
(15)[美]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张今言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240页。
(16)聂文军:《论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复杂关系》,《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7)[美]迈克尔·麦基恩:《英国小说的起源1600-1740》,胡振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11页。
(18)[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钧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241页。
(19)[英]F.R.利维斯:《伟大的传统》,袁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82页。
(20)苏福忠:《米德尔马契·前言》,[英]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项星耀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2页。
(21)李健吾:《包法利夫人·译本序》,[法]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李健吾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336页。
(22)熊大木编:《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古本小说集成》编委会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页。
(23)熊大木编:《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第705页。
(24)孤愤生:《辽海丹忠录》,《古本小说集成》编委会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页。
(25)江左樵子编辑:《樵史通俗演义》,《古本小说集成》编委会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3-54页。
(26)《金云翘传》,大连明清小说研究中心校点:《才子佳人小说集成》(第4册),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841页。
(27)《金云翘传》,大连明清小说研究中心校点:《才子佳人小说集成》(第4册),第842页。
(28)维风老人:《好逑传叙》,朱一玄编:《明清小说资料选编》,济南:齐鲁书社,1990年,第840页。
(29)维风老人:《好逑传叙》,朱一玄编:《明清小说资料选编》,第841页。
(30)[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第256页。
(31)[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第257页。
(32)[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第253页。
(33)[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第258页。
(34)[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00页。
(35)[德]莱辛:《汉堡剧评》,张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122页。
(36)[英]V.伍尔芙:《班奈特先生和勃朗太太》,朱虹译,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63页。
(37)郭勋:《英烈传》,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14页。
(38)郭勋:《英烈传》,第17页。
(39)[法]司汤达:《阿尔芒丝》,李玉民、刘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第230页。
(40)[法]埃米尔·左拉:《戴蕾斯·拉甘》,毕修勺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第2-3页。
(41)[法]雨果:《九三年》,叶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347页。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