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畑:唐宋“道统”概念的演进
[2]陈来,2007年:《朱子书信编年考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陈利华,2015年:《罗从彦故里行实录》,河海大学出版社。
[4]《陈亮集》,1987年,中华书局。
[5]陈荣捷,1982年:《朱学论集》,台湾学生书局。
2007年:《朱子新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陈曙雯,2007年:《李华与佛教关系考论》,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12期。
[7]陈造,1986年:《江湖长翁集》,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8]陈振孙,2015年:《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
[9]褚伯秀,2014年:《庄子义海纂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0]《道藏》,1988年,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
[11]《二程集》,2004年,中华书局。
[12]范成大,2006年:《范石湖集》,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
[13]范处义,1986年:《诗补传》,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14]黄度,1986年:《尚书说》,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15]黄榦,1986年:《勉斋集》,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16]黄淮、杨士奇,2012年:《历代名臣奏议》,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
[17]黄伦,1986年:《尚书精义》,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18]《经义模范》,1986年,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7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19]赖区平,2016年:《朱子的“道学-道统”论重探》,载《中国哲学史》第1期。
[20]李昉,1966年:《文苑英华》,中华书局。
[21]李流谦,1986年:《澹斋集》,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22]李若水,2017年:《李忠愍集》,河北大学出版社。
[23]李心传,2013年:《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华书局。
[24]黎靖德编,1994年:《朱子语类》,中华书局。
[25]刘子健,1979年:《宋末所谓道统的成立》,载《文史》第7辑。
[26]《吕祖谦全集》,2008年,浙江古籍出版社。
[27]马其昶,2014年:《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
[28]牟宗三,2005年:《生命的学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9]彭百川,1986年:《太平治迹统类》,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0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30]钱大昕,2011年:《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书店出版社。
[31]钱穆,1975年:《中国学术通义》,台湾学生书局。
[32]钱仲联,1985年:《剑南诗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3]秦惠民,2011年:《陈造主教吴门与范成大之交往考》,载《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34]《十先生奥论注》,1986年,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6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35]释道法,2012年:《佛祖统纪校注》,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
[36]苏费翔,2011年:《朱熹之前“道统”一词的用法》,载《人文与价值: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朱子诞辰88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宋人道统论——以朱熹为中心》,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2018年:《文化权力与政治文化——宋金元时期的〈中庸〉与道统问题》,肖永明译,中华书局。
[37]唐士耻,1986年:《灵岩集》,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38]田浩,2002年:《朱熹的思维世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9]童振福,1936年:《陈亮年谱》,商务印书馆。
[40]脱脱,1985年:《宋史》,中华书局。
[41]王柏,1985年:《鲁斋集》,中华书局。
[42]王俦,1994年:《新刊经进详注昌黎先生文》,上海古籍出版社。
[43]王瑞来,1986年:《宋宰辅编年录校补》,中华书局。
2020年:《周必大集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
[44]王水照,1991年:《北宋的文学结盟与尚“统”的社会思潮》,载《国际宋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
[45]卫湜,1986年:《礼记集说》,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46]肖铮,2018年:《朱子百题》,厦门大学出版社。
[47]辛更儒,2007年:《杨万里集笺校》,中华书局。
[48]《新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2004年,见《宋集珍本丛刊》第94册,线装书局。
[49]熊赐履,2011年:《学统》,凤凰出版社。
[50]杨秀娟,2006年:《范处义及其〈诗补传〉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1]叶国良,1995年:《唐代墓志考释八则》,载《台大中文学报》第7期。
[52]叶适,1977年:《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
[53]余英时,2011年:《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4]袁燮,1986年:《絜斋集》,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55]张东荪,1998年:《思想与社会》,辽宁教育出版社。
[56]张亨,1992年:《朱子的志业——建立道统意义之探讨》,载《台大中文学报》第5期。
[57]《张栻集》,2015年,中华书局。
[58]周梦江,1994年:《叶适年谱三》,载《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59]《朱子全书》,201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60]祝平次,2007年:《评余英时先生的〈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载《成大中文学报》第19期。
郭畑,四川合江人,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