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晓芳:中国新主流电影的复合审美经验
结语
从2014年的《智取威虎山》开始,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新主流电影逐渐摒弃了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类型之争,以立足国情的务实精神和放眼国际的开阔视野将传统电影类型进行融会贯通,既以主旋律电影为基础接受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创作理念,又在商业电影基础上向主流文化靠拢并融入更多艺术元素,还倡导艺术电影运用商业化运作模式和主流文化的内容自觉实现艺术整合,最终完成以本土正面题材为叙事基础、以类型电影的叙事模式为创作手法、以广泛社会现实为表现对象,融合主旋律电影的主流价值观和商业电影的观影体验以及艺术电影的审美探索的广义新主流电影的成型探索。
从电影美学的发展脉络来看,不管是对于“震惊”和“沉浸”的有机融合,还是基于民族共同体的美学建构和打破虚实界限的认知升级,新主流电影从创生之初就竭力呈现与众不同的美学特质,其所致力的美学探索和提供的审美体验是继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电影美学的又一次重要发展;但这并非对原有中国电影美学范式的颠覆,而是建立在时代发展和文化创新基础上的新拓展。相较于其他类型电影在平衡各种文化要素上的捉襟见肘,新主流电影的现代化、融合式审美观念始终都是其紧跟时代发展的内在优势和重要基础,呈现出的是大众之美、和谐之美、生活之美、时代之美。也正基于此,我们把新主流电影美学理念的构建和进化视为当代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文化实践之一,并以此为切入点来审视多重历史因素和文化条件在其中所产生的影响与变革。我们期待,随着新主流电影的不断探索、突破、发展,其美学特质和艺术价值能够在当下纷繁复杂的电影文化场域中被凸显和认同,进而构建新时代中国电影美学新范式。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