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十四五”时期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政策思考
提升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在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存在众多困难,其中编制不足、教师短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不足是普遍问题。“十四五”时期,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及授课能力培训力度。扎实推进国家示范培训、省(区)重点培训、市(州、盟)普及培训、县(市、旗)指导校本培训,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培训制度,重点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学科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严把教师准入关,坚持新任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等级。充分利用特岗计划、各类支教计划、银龄讲学计划等加大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力度,不断补充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师资缺口。加强对三科教研员、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培训,提升他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加大信息技术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十四五”时期,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还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要结合民族地区不同的语言情况和生产生活状况,编制完善相应教师教学用书和学生练习册,开发与统编语文教材配套的幼小衔接、小初衔接教材。加快推进学前儿童普通话学习资源建设,确保学前儿童学会普通话。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数字教学资源及辅助材料的开发力度,充分利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校古诗词教育、书法教育,推广普及“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支持开展校园经典诵读活动,全面提高乡村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和中华经典诵写讲水平,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及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
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动态监测。“十四五”时期要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监测,坚持把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教师、学生管理等教育教学各环节和评估评价体系,切实保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语言文字。积极开展民族学校三科教学质量监测,落实三科学业水平要求,加强日常教学过程跟踪,及时反馈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教学指导意见,提高教学质量。
在民族地区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一项涉及全局的重要任务。“十四五”时期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将紧紧围绕“加大力度”四个字统筹部署推进,力争开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常安.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和普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
[2]青觉,吴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多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基础性工程[J].贵州民族研究,2020(9).
[3]言实,周祥.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的新使命[J].语言战略研究,2020(6).
本文刊登在《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1年第7—8期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