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平:努力推进中国政治学的科学化
其次,《大纲》不仅把政治学当作一门基础性的社会科学,而且努力把政治学当作一门自成体系的独立科学,有力地推进了中国政治学的科学化进程。张慰慈在《大纲》中将政治学与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伦理学等逐一比较,详细论述了它们之间的区分。《大纲》对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所做出的这种区分,现在仍然有其学术意义。
复次,《大纲》力图将政治学的一般理论与中国政治的实践结合起来,开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学风。《大纲》的主要理论其实是以美国政治学教材为蓝本的,但张慰慈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结合当时中国的现实政治进行阐述。例如,《大纲》用专门的篇幅介绍了国民党的组织结构和孙中山的“五权宪法”等。
再次,《大纲》对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做了专门的介绍和论述,这为科学地研究政治问题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作者在《大纲》中列举了生物学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和心理学的方法等五种政治学研究方法,这些方法至今也仍是政治学者最经常使用的分析工具。
最后,《大纲》具有显明的民主进步导向,为现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政治学与现实政治的关系极其密切,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政治学者应当承担起推进社会政治进步的责任。张慰慈在《大纲》中反对专制独裁、倡导民治民权,对后来的政治学研究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毋庸讳言,作为中国现代政治学初创时期的教科书,《大纲》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学科体系不完备、知识体系不合理、许多原理不科学,甚至常识性错误也随处可见。例如,作者关于“民权”与“主权”、“人治”与“法治”的见解与现代政治科学的原理相去甚远。但所有这些不足和瑕疵,都掩饰不了《大纲》对中国现代政治学的重大贡献。适逢中国现代政治学诞生120周年和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北京出版集团重印此书,既是对张慰慈这位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前辈学者和五四运动的积极参与者的纪念,更是对当代中国政治学者的鞭策。
读完此书后,每一位政治学者都应当扪心自问一下:张慰慈在近100年前就写出了《政治学大纲》,我们现在应当写出什么样的政治学教科书,才能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无愧于政治学的先辈?
2019年5月5日?序于北大
注释
[1]关于张慰慈的出生年月,有三种说法,一为1890年、一为1891年、一为1893年。此处采用金安平教授的1893年说。参阅王怀乐、金安平:《张慰慈学术思想述评》,《北大政治学评论》第5辑,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第138页。
[2]王怀乐、金安平:《张慰慈学术思想述评》,《北大政治学评论》第5辑,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第140页。
[3]孙宏云:《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展开——清华政治学系的早期发展(1926—1937)》,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65页。
[4]《政治学大纲》,第2—4页。
[5]《政治学大纲》,第13—14页。
[6]James Wilford Garner, Political Science and Government,New York, Cincinnati: American Book Company, 1928,p.1.
[7]《政治学大纲》,第6—8页。
[8]《政治学大纲》,第33—35页。
[9]《政治学大纲》,第38—39页。
[10]《政治学大纲》,第206页。
[11]《政治学大纲》,第211页。
[12]《政治学大纲》,第230—231页。
[13]《政治学大纲》,第256—257页。
本文为北京出版社2019年6月第1版《政治学大纲》(张慰慈 著)所撰导读。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