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读词不能不懂何谓“境界”
那什么是“写境”呢?就是现实中真的有这个境界,是我真的写出来的。像杜甫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是杜甫从长安回奉先去,在骊山的路上看见有冻死饿死的人。那就是 “写境”了。王国维说这是“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但是他又说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为“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他说哪一个是纯粹的“理想”,哪一个是纯粹的“写实”,这个其实很难分辨的。因为大诗人所造出来的境界,一定合乎自然。你尽管写理想,但你是根据自然的现实造出来的,所以“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
至于“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那是因为你所写的这个东西,虽然是写实的,但是也含有理想。杜甫的“朱门酒肉臭”是写实,“路有冻死骨”也是写实,但两个形象一对比,就有他的理想在里边了,他是在讲这个时代的灾难,讲那些个帝王和贵族们不顾老百姓的死活。
下面再看第三则词话: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有我之境”是怎样的呢?他后面就说了,有我之境,是从我的主观感情来看万物,所以万物都带着我自己主观的感情色彩。因为我悲哀,所以我看花也是悲哀的;因为我孤独寂寞,所以我觉得这孤馆斜阳的景色中也都有孤独寂寞。王国维说这就是“有我之境”,是“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那么后面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没有说他的感情,他说我在东篱之下采菊,一抬头就看到了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元遗山的句子。元遗山他看见秋天寒冷的水波澹澹地在那里起伏,空中有白色的鸥鸟慢慢地飞下来。陶渊明和元遗山,他们都没有写自己的悲欢喜乐,都没有写主观的、强烈的感情。
王国维说这就是“无我之境”,是“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什么叫“以物观物”?就是说:白鸟就是白鸟,寒波就是寒波,我没有说寒波就是悲哀,也没有说白鸟就是悲哀。所以你看不出来哪个是我,哪个是物。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