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晨:侨易学在全球化研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易》最重要的启示还是对度的把握,这一点全球化中的诸般侨易主体与其他领域是一致的,都需要注意“过犹不及”,顺势利导,因时而为,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乾卦的“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和“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就对各个时段的“扬”与“抑”,“进”与“藏”做出了标示,人生和事业不可能一路高歌猛进,掌握住度,当时机成熟,准备完善时才可积极进取,这对个人、组织和国家是同样适用的。
当然,易的指示作用主要落在个体本身,它对站在整体高度上关照个体之间的合作与冲突方面,似乎没有西方一些学术流派的关照力度大,比如西方经济学和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认可制度对人类合作行为的促进作用。此外,在规范力度上,欧洲政治哲学中的沟通交往理论主张以协商的态度对待社会合作,“公开地以理性说服别人,对待对方的态度和要求同对待自己是一样的”[11],易如何在考虑现实的基础上,逐渐摒弃等级思维,这也是新的全球化时代对自身的一种改造和提升,或者说“侨易的自我侨易”。
注释:
[1] 叶隽:《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
[2] 同上,第18页。
[3] 同上,第37页。
[4] 同上,第39页。
[5]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6] 摩根斯坦利亚洲非执行董事长史蒂芬·罗奇在《金融时报》2012年1月30日的文章中指出,如今的收入差距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贫富差距达到历史极限水平,不仅出现在以市场为基础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中,也出现在中国等由国家控制的社会主义制度下。
[7] 叶隽:《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80页。
[8] 傅佩荣:《傅佩荣译解易经》,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第163页。
[9] 傅佩荣:《傅佩荣译解易经》,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第157-159页。
[10] 傅佩荣:《傅佩荣译解易经》,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第264页。
[11] Jürgen Habermas, “Drei normative modelle der Demokratie”, in Die Einbeziehung des Andere, Studien zur politischen Theorie (edited by Jürgen Habermas), Frankfurt: Suhrkamp, 1997, pp.277-292.
原载《中国图书评论》2015年第2期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