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远辉:名著导读——语文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本文由“韩军在线”主持人韩军老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授权转载。欢迎加入韓軍在綫QQ群,群号码:614121044
袁远辉,广东省龙川县赤光中学科研处副主任,龙川县享受政府津贴县管优秀科技人才,河源市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首批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所主持的导读教学课题被评为广东省优秀课题成果;发表导读教学方面的论文19篇,其中7篇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8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高中语文教与学》和《初中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或索引;出版专著《如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爱好》。
各位师友,晚上好!
“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吕叔湘.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N].人民日报,1978-03-16(1).)
“必须教会少年阅读!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203.)
“学生解答语文题目尤其是主观题的能力,本质上以阅读能力为前提,因为,只要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该记住的也就记住了,需要理解的也能准确理解,并能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筛选、分析、综合;最后或解答,或论述,都不是什么问题。”(万永祥.急功近利乃语文教育之最大敌人[J].语文教学与研究,(8上),2013:26.)
“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年代里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如果学校年代里没有打下这个自我教育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走出校门后不知阅读为何物,或者只局限于看那些侦探小说,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是粗鲁的,他就会到那种毫无人性的地方去寻找刺激性的享受。”(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396.)
习近平:“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2015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对比图表国家 人均读书量
中国 4.35本
韩国 11本
法国 20本
日本 40本
以色列 60本
在连续三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呼吁“全民阅读” 。面对全面阅读危机:语文教师的职责、使命到底是什么?我们的职责真的是用半年的时间把一本薄薄的教科书认真的教完就可以了吗?我们的使命真的是让学生做几份试卷、做一些习题就了事了吗?
这样,我们必须要承认这样事实:学生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不听你的课,对他们的语文成绩都不会有多少影响;语文素质强的学生其实和你的课堂教学关系不大。那么,令我们尴尬的问题来了:语文教师的价值如何体现?语文教师的尊严何以安放?
我们知道,小树苗在花盆里栽种而不让它深植在深厚的土壤众,它绝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水手只在水盆里训练而不让他在江海中搏击风浪,他绝不可能成为的优秀水手。所以,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学生通过我们的努力,他们无论在学校还是走入社会,他们爱阅读、能阅读,我们才无愧于语文教师的称号。
再回顾一下前面的两句话吧!
“必须教会少年阅读!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203.)
《红楼梦》我读了4遍,《水浒传》读了3遍,《古文观止》一个实词一个实词、一个虚词一个虚词的贯通、归类,还有阅读《三国演义》《平凡的世界》《史记》,都读了几遍,反复贯通,因为我很清楚,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战斗,而是要引导全班学生阅读。所以,我要求自己对名著内容非常熟悉,找到导读的规律。如何激发学生一气呵成的阅读下去;当学生出现阅读倦怠时,如何设置激趣点;当学生表面化阅读时,如何设置探究点;等等。这些都来不得半点虚假,来不得半点偷懒。自己就这样反复地一字、一词、一句地读,很多时候都把自己深陷进去了,读《红楼梦》读到宝玉与晴雯临终前见面的情节、黛玉得知宝玉与宝钗大婚时的情节,还有读《平凡的世界》读到孙少平得知田晓霞被洪水冲走的情节,自己一个人在办公室关起门来哽咽落泪,任由泪水浸湿书页。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这首词里面的一句话“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这句话能很好地表达我与学生共同阅读名著时的一种感受。总之,通过自己对名著的反复阅读,让书中的内容先入自己心入自己的脑,那么再去引导学生阅读,再多困难都不是事儿!
对于名著阅读,“师生共读”是战略,还要根据不同名著的不同特点,在“师生共读”的基础上制定战术。战术一:通过“构建校本阅读课程”导读名著(1)编制有利于进行导读教学的校本教材 (2)采取指导思考、指导审美和组织活动等导读策略实施导读教学(3)通过建立动态阅读档案、检查读书笔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例1:《红楼梦》导读,我用了一个学期,每2周1节课。不能让学生一拿到《红楼梦》就阅读,在学生正式阅读《红楼梦》之前,首先要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做好充分的阅读准备,其次使学生基本了解与《红楼梦》有关的情况。
(一)通过教材、前言让学生明白阅读《红楼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高中粤教版教材必修4中有两篇课文《<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宝玉挨打》和推荐阅读文本《见微知著 意高辞美——<红楼梦>》都直接涉及《红楼梦》,其文本数量及内容篇幅在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教材中是绝无仅有的,可见,《红楼梦》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红楼梦》应该是高中学生课外必读书目。
而在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的前言部分提到了《红楼梦》的神奇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如痴如醉的忠实读者,达到了‘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的程度”,教师可由此给学生谈谈两百多年来中国人阅读和研究《红楼梦》的一些典故轶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阅读《红楼梦》作为中国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通过教材、前言让学生做好《红楼梦》阅读前的知人论世的准备
在正式阅读《红楼梦》全书前,可以以“我所知道的曹雪芹”和“我所知道的《红楼梦》”为主题,教师在导读课之前先布置学生在阅读课本的三篇课文和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的前言部分的基础上,上网搜索与之相关的内容并整合成书面作业;然后教师在第一节《红楼梦》导读课堂上组织以下教学流程:组织学生分小组对课前的作业进行交流,让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业;让完成得较好的学生上台朗读自己作业,教师指出这些学生作业的亮点;对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对全班学生作业内容进行整合,再补充教师对《红楼梦》的了解内容。
二、以教师的情思来激发学生的阅读
要激发学生《红楼梦》阅读的主动性,这首先要求教师投入感情、带着思想去主动地去阅读《红楼梦》全书:通过对每一回的标题拟制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动力,在每一回通过问题设置给予学生阅读重点、方向等指引。教师通过这些体现自己阅读情思的标题和问题的拟制,才能更好地激起学生阅读《红楼梦》每一回的期待,并让学生在每一回的主动阅读中碰撞出自己的情思。
(一)以生动别致的标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红楼梦》的回目对仗工整、简洁凝练,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是《红楼梦》全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讲,这些回目又有些晦涩乏味,难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期待
所以教师有必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的感受和理解给每一回重新拟制能激发学生阅读期待的标题,要以这样反映教师情思的标题作为学生每一回阅读的支点,这些支点或设置阅读悬念,或提示内容线索,或暗示阅读重点,或提供思想启发等,给学生勾勒出一片有趣的期待视野。
拟写《红楼梦》各回标题不求涵盖每一回的全面的内容,只求通过标题展示的阅读视野去激发学生对《红楼梦》每一回的阅读兴趣,并引导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思考。
(二)以多样多角度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要求教师研读《红楼梦》的每一回的内容,对书中的细节内容了如指掌,对回与回之间的勾连呼应了然于胸,然后设计出能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并诱导学生尝试着去品味《红楼梦》的艺术魅力的问题。
这无论是从耗费的时间精力还是从鉴赏的能力水平,(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