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0年生,湖北仙桃人。1981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1984),博士(1990)。主要社会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等。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参与合同法等多部法律起草工作,《物权法(草案)》主要起草者之一,2004年中央政治局第12次集体学习主讲人。主要研究方向:民法总论、商法理论、物权法、债与合同法、侵权行为法。著有《民法新论(上、下)》、《民法总则》、《物权法研究》、《司法改革研究》、《违约责任论》等。 …… 论个人信息删除权 内容摘要: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47条在民法典第1037条规定的基础上,对个人信息的删除权作出了细化规定。个人信息删除权... 论《民法典》实施中的思维转化——从单行法思维到法典化思维 随着《民法典》的颁布,我国立法由单行法时代进入法典化时代。为准确理解和实施好《民法典》,必须从单行法思维向法典化思维转化... 学者应有君子风范 学者作为文化的延续者和守护者,尤其是大学教授,身处学术的重要殿堂,承担传道授业解惑、培育青年的使命,身负传承知识、传... 民法典中参照适用条款的适用 摘要:民法典编纂中大量使用了参照适用这一立法技术,实现了简化条文、规范存储、增进体系化和查缺补漏的功能。在民法典贯彻... 《守拙集》自序 《守拙集》是我国民法学家王利明教授的人生随笔集,于2021年9月正式在商务印书馆出版。 我是1981年考入中国人民... 律师也应“铁肩担道义” 律师不同于古代的讼师 经常有人在私下把律师称为讼师,我认为这个说法并不妥当。虽然律师和讼师都要代理当事人打官司,但二... 六十感怀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2020年即将成为过去。过去的一年确实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国际风云跌宕起伏、国际关系变化莫测的一年... 担保制度的现代化:对《民法典》第388条第1款的评析 摘要:《民法典》第388条第1款明确扩大了担保合同的适用范围,将功能上起担保作用的交易形式纳入其中,为形式主义立法模式... 民法典人格权编性骚扰规制条款的解读 【摘要】性骚扰是行为人针对特定受害人的以性为内容的、有损他人人格利益的骚扰行为,认定性骚扰不需要以造成严重的损害后果... 民法典编纂中的若干争论问题 ——对梁慧星教授若干意见的几点回应 梁慧星教授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针对本人所提出的诸多批评意见,与事实不符,有必要澄清。就相应学术观点,做如下回应。如今,民法...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忆佟柔老师 一、民法引路人 我作为“文革”后第一批考入大学的学生,于1978年初开始接触法律。与现在相比,我当时能够在图书馆读到的... 江平先生对民法典编纂的重要贡献 “聚万众智慧,成伟大法典”。民法典编纂凝聚了几代民法学人的心血和期盼,一代代民法学者也为民法典的编纂建言献策,积极贡... 王利明 王 轶 冯小光:民法典的诞生与时代发展 5月28日15时,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神圣时刻,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将于202... 彰显时代性:中国民法典的鲜明特色 【出处】《东方法学》2020年第4期 【中文摘要】我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是改革开放40多年民事立法的... 民法典是市场经济基本法 保护公民权利的宣言书 5月22日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晨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尊师、从师与超师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酬问师》 刘商 在中国... 空鸣的蝉声不悦耳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对蝉声感慨不已,留下不少动人的诗篇。仅在唐代,较为著名的就有贾岛的《风蝉》、许棠的《闻蝉十二... 王利明等:垃圾分类管理的立法思路及公众权利保障研究(笔谈) 摘要: 主持人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生态文明... 民法典合同编通则中的重大疑难问题研究 合同法是交易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鼓励交易、创造财富、维护交易安全与交易秩序的重要法律。合同法在民法典中具有举... 民法要扩张 刑法要谦抑 【摘要】在现代社会,对于相关的法律纠纷,如果能够通过民法解决,而且能够有效,则应当尽可能通过民事责任的方式解决,而无需...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