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田飞龙 登录

中俄全面合作的性质、功能与新秩序愿景

2023年3月21日是一个“大历史”日子,在中美新冷战升级、乌克兰战争僵持之际,中俄正式签署《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

再识香港:新秩序中重构自由

三年多未去香港,制度与人心变了许多。这三年,是诊断治理修例风波后遗症的三年,也是疫情阻隔的三年,还是中央主导的“新制度...

俄乌战争一周年:胶着、斡旋与安全稀缺性

2023年2月24日,俄乌战争一周年,没有谈判,没有停战,没有和平,没有可持续安全的曙光。战争进入难解难分的“胶着”...

ChatGPT、机器文明与超人工智能的挑战

2022年底,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推出了一款新型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引发商业、技术、社会、...

移民自杀与新BNO法律身份的空虚本质

新BNO移民何宜琼(Yee-King Ho)在“自由故乡”伦敦自杀了,可怜,也可悲。她不是普通的投机“黑暴”青年,而...

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国两制”统一战线的规范建构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的思想名片,也是中国道路自立的政治标识,可视为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在中国现代化的长...

香港2023:法治与发展的新篇章

2022年12月30日《香港国安法》首次释法完成,迅雷不及掩耳,中央以高效率、权威性和专业性完成释法,健全香港国安司...

香港国安法的原意释明与法理发展

在2023年1月13日全国港澳研究会举办的“保证香港国安法准确实施”专题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

两岸内外与完全统一:二十大报告涉台论述的理论解读

一、引言:祖国统一新的里程碑 在举世瞩目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政治上作出权威而清晰的宣示:...

人大释法强化香港国安委宪制角色

2022年香港法治的最重大事件莫过于国安法的首次释法。从法理层面看,基本法可释法,国安法当然也可以释法。但实际情形是...

2022:“一国两制”的发展状况与前景

2022年是“一国两制”发展的关键时刻,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是“九二共识”提出30周年,也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探索发...

爱国者治港,香港明天更好

李家超任内首次述职获得中央全面肯定,习近平主席称赞其展现出“爱国者治港”新气象。在履职半年多时间里,李家超首份施政报...

通关与释法:香港向好的基本抓手

李家超任内首次述职於近期完成,获得中央高度肯定。香港社会关切议题无非两个:其一为通关;其二为释法。通关获得中央明确认...

人大释法是化解国安风险的正当和必要之举

日前,香港终审法院作出关于黎智英案外聘英国大律师程序问题的最终裁决,驳回香港律政司上诉,维持原判,也就是同意当事人继...

中国防疫的体制依赖与转型预期

大疫三年,全球流行,对各国体制和人民是重大考验。中国是举国体制,对集中力量办大事及超强、全系统动员具有观念优势和制度...

历史决议的治理之要:党内法规的体系化和普遍化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统中,历史决议是对路线、形势与任务的权威判断和政治规定,是百年党史中新的政治时代启幕和进展...

让宪法真正回到中国的历史和大地中

2022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现行八二宪法颁布实施40周年。作为宪法学者,我们到底在纪念或者检讨什么呢?在这一特...

中美互动规则出现关键性变化

一 今年的G20巴厘岛峰会备受瞩目,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无疑是中美元首会晤及其政策动向。 中国刚刚完成二十大全部议程,...

不断丰富发展“一国两制”制度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这是对“一国两制”根本属性与实践作用的权威判断,表明...

国际调解院动议彰显“一国两制”新制度使命

2022年10月21日,中国外交部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关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的安排》,这是“...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