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世功,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法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著名民族问题专家、法学家。1967年11月11日出生,陕西榆林人。1990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本科,1996年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1999年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01-2002)。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法律社会学、宪法学。著有:《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的法律》、《法律人的城邦》、《法律的现代型剧场:哈特富勒论战研究》、《超越法学的视界》、《立法者的法理学》等,译著有《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等。 …… 立足中国大地 建构中国法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意义 1、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坐标: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 法是由事物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不同的事物性质会产生不同的法。因此,... 我的《读书》时代 一、前《读书》时代 回想童年,有两种体验让我至今难以忘怀。一种是饥饿的痛苦,另一种是读书的幸福。我们这个年龄都经历了... 中美“关键十年” ——“新罗马帝国”与“新的伟大斗争” 由于两国对未来图景的构想差距过大,以至于中美关系不可避免地走到今天的局面。因此,中美关系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国如何...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全球化时代的治理提出新挑战 相信大家最近和我一样都是宅在家里,通过互联网关注着正在武汉和全国蔓延的一切。今天我想把武汉疫情的防控作为一个个案,和大... 疫情防控为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治理提出新挑战 近日,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强世功为三联中读录制了一期节目,讲述了本次疫情防控对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治理提出的新挑战。本文根... 中国的忧郁:香港的“去殖民化”问题与国家主权建构 一 2007年12月29日,香港回归十年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香港政制发展问题的决定,明确香港可以在201... 批判法律理论的场域——从《秋菊打官司》看批判法律理论的转向 摘要:本文试图将法学界围绕《秋菊打官司》所形成的批判法律理论置于国际政治场域、国内体制改革的政治场域以及由此形成的中... 法与秩序:思考中美贸易战的尺度 2019年10月7日下午3点10分,“北大法学阶梯”高阶讲座系列第十七场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凯原楼B103教室正式开始。本... 帝国的司法长臂——美国经济霸权的法律支撑 如今的美国,正是以其对全球经济体系的掌控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法律将“经济制裁”变成了一种类似于中世纪教皇开除教籍的法律权力... 怀念沈宗灵先生 沈宗灵先生去世已经好几年了。时间越长,我对先生的怀念也越深。也许随着年龄增长才意识到生命中有多少美好珍贵的东西,可当年... 政制发展之谜——香江边的思考 上 一九九二年七月九日,末代港督彭定康携带家人抵达香港的皇后码头。港英政府专为殖民地官员建造的码头经历了历任港督的... 通过法律构建现代国家与全球秩序 面对世界格局的变化,我们应当以一种从容的心态面对,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在应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战中,不断学习美国治理全球的经验... 《美国陷阱》揭露了一个骇人听闻的霸凌主义案例 《美国陷阱》是2019年4月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中译图书。该书以作者皮耶鲁齐的亲身经历,揭露了美国政府打击美国企业竞争对... 全球法律帝国与司法霸凌主义——读《美国陷阱》 从中兴通讯事件以来,特别是孟晚舟在加拿大蒙狱,我就一直关注事件的进展。一方面是由于中兴通讯事件和华为事件让深度卷入全... 批判法律理论的谱系 1995年,苏力发表了“变法,法治建设及其本土资源”一文,〔1〕1996年又接着发表了“秋菊的困惑和山杠爷的悲剧”一... 超大型政治实体的内在逻辑:“帝国”与世界秩序 当前政治思想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主流话语中关于主权国家理论的“表达”与普遍的帝国政治“实践”之间的巨大鸿沟。这种理... 告别国家法一元论 在我们的法理学中,马克思主义的政法观和自由主义的法治观看起来是对立的,但由于二者共享了法律实证主义所支撑的法律一元主义,... 陆地与海洋——麦金德论地缘政治学与世界帝国的权势转移 本文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强世功在北京大学理科教学楼403教室为“法意”暑期学校学员所授课程“陆地与海洋:麦金德与施米... 陆地与海洋——“空间革命”与世界历史的“麦金德时代”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不是简单的权势崛起,而是一种普遍主义文明形态的复兴。在这个意义上,普遍主义哲学思考与人类命运... 十年树木,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本文为强世功老师在第十届“政治、法律与公共政策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尊敬的白柯教授、各位学界同仁、各位同学: 大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