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江苏靖江人,1995年起就读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师从李强教授,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著有《阿伦特与政治的复归》(法律出版社,2008),合著《政治学的故事》(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自2000年以来发表论文多篇,内容涉及阿伦特、施米特、韦伯思想等方面。 …… 吴满意 中国式现代化:世界发展的全新选择 现代化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显著标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家庭性教育:法律特征、规范内涵与实践目标——以《家庭教育促进法》第16条展开 摘要: 作为法律制度的家庭性教育,本质上是父母在性领域施教权利和义务的集合。《家庭教育促进法》第16条明确... 性教育中国家、父母、儿童的宪法关系——以性教育读本争议为例 摘要: 儿童的受教育权、人格全面发展权在性教育领域中具体表现为儿童性受教育权、性健康权。儿童在性领域的受教... 陈伟 吴裕飞:涉疫刑事司法政策的理性审视与优化进路 摘 要:涉疫刑事司法政策深度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的刑事司法适用,后疫情时代应对该刑事司法政策全面总结和理性审视。... 陈伟 吴晓刚:房价上涨与城镇居民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评价 【内容提要】 本文讨论住房价格上涨是否会影响城镇居民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评价。政府的工作表现以及居民的利益获得感将影响居民... 新冠疫情背景下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解释扩张及其回归 内容提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法律规范适用带来新视角与新问题,在超越可容忍的社会相当性且有刑事可罚追究必要的场合,... “不得擅自‘断路’”:“硬核防疫”也需依法而行 编者按:1月28日,公安部召开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暨全国公安机关视频会议,国务委员、公安... 武汉“封城”措施的合法性分析 前言 1月23日,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以下简称“武汉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要求暂停全市公共交... 陈伟 熊波:幼师虐童的生发机理与犯罪防控模式 【摘要】 通过对主流媒体报道的264起幼师虐童典型案件的严重社会危害性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幼师虐童犯罪行为的发生,是由... 未成年人累犯刑事立法的反思与构建 【摘要】 未成年人作为区别于成年人而存在的特殊主体类群,在刑罚适用层面需格外谨慎并有必要在制度上予以差异化对待。未成年... 法定刑调整后的追诉时效问题及其澄清 【摘要】 由于刑法修正案在刑事立法层面的不断调整,致使新旧立法因法定刑变化而带来追诉时效的现实问题。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对... 秦简牍与秦人法 简牍与秦简牍 中国先秦到东晋,简牍是最主要的书写载体(商周甲金,东晋纸,唐代雕版,宋活字,晚清西方印刷术,近年电子书... 对政治是天然的兴趣 他是国内研究政治哲学的青年学者,执教于中国人民大学,书写了《阿伦特与政治的复归》,创办“陈伟时刻”公号,帮助有志学术的青... 阿伦特:失落世界的守望者 汉娜·阿伦特出生于德国,在1933年为逃避希勒特对犹太人的迫害,离开故土,曾作为无国籍者漂泊在异国他乡多年,最终她到达... 什么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一个颇为流行的词汇。人们用这个词时,大体能感受到它所唤起的某种超越于个人、家庭的独特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对... 阿伦特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之超越 〔摘要〕施特劳斯学派的政治哲学继承的是柏拉图式的政治哲学,这一政治哲学传统的根本问题在于无视乃至否定政治生活,这从柏... 汉娜·阿伦特与自由主义之反思 摘要:阿伦特对自由主义的反思从属于她对现代性的批判。她一方面肯定了现代性所包含的个人主义、普遍主义和宪政主义等基本理念... 市民社会的理念——再论王绍光的“人民社会”构想 黑格尔主义及与之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的市民社会概念已与他们17世纪、18世纪前辈的市民社会概念大为不同。今天学界流行的市... 危险的“人民社会”想象——与王绍光教授商榷 [摘要]王绍光批评中国学界的公民社会话语,提出了“人民社会”的新概念。他所破斥的“公民社会”的五个神话,一个涵义不明,... 权利的交往维度——哈贝马斯法哲学语境中的权利理论 内容提要: 从内部对现代法律进行理性重构,是哈贝马斯程序主义法律范式的核心方法,事实性与有效性之间的内在张力是在这一重...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