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江苏靖江人,1995年起就读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师从李强教授,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著有《阿伦特与政治的复归》(法律出版社,2008),合著《政治学的故事》(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自2000年以来发表论文多篇,内容涉及阿伦特、施米特、韦伯思想等方面。 …… 未成年人累犯刑事立法的反思与构建 【摘要】 未成年人作为区别于成年人而存在的特殊主体类群,在刑罚适用层面需格外谨慎并有必要在制度上予以差异化对待。未成年... 法定刑调整后的追诉时效问题及其澄清 【摘要】 由于刑法修正案在刑事立法层面的不断调整,致使新旧立法因法定刑变化而带来追诉时效的现实问题。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对... 秦简牍与秦人法 简牍与秦简牍 中国先秦到东晋,简牍是最主要的书写载体(商周甲金,东晋纸,唐代雕版,宋活字,晚清西方印刷术,近年电子书... 对政治是天然的兴趣 他是国内研究政治哲学的青年学者,执教于中国人民大学,书写了《阿伦特与政治的复归》,创办“陈伟时刻”公号,帮助有志学术的青... 阿伦特:失落世界的守望者 汉娜·阿伦特出生于德国,在1933年为逃避希勒特对犹太人的迫害,离开故土,曾作为无国籍者漂泊在异国他乡多年,最终她到达... 什么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一个颇为流行的词汇。人们用这个词时,大体能感受到它所唤起的某种超越于个人、家庭的独特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对... 阿伦特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之超越 〔摘要〕施特劳斯学派的政治哲学继承的是柏拉图式的政治哲学,这一政治哲学传统的根本问题在于无视乃至否定政治生活,这从柏... 汉娜·阿伦特与自由主义之反思 摘要:阿伦特对自由主义的反思从属于她对现代性的批判。她一方面肯定了现代性所包含的个人主义、普遍主义和宪政主义等基本理念... 市民社会的理念——再论王绍光的“人民社会”构想 黑格尔主义及与之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的市民社会概念已与他们17世纪、18世纪前辈的市民社会概念大为不同。今天学界流行的市... 危险的“人民社会”想象——与王绍光教授商榷 [摘要]王绍光批评中国学界的公民社会话语,提出了“人民社会”的新概念。他所破斥的“公民社会”的五个神话,一个涵义不明,... 权利的交往维度——哈贝马斯法哲学语境中的权利理论 内容提要: 从内部对现代法律进行理性重构,是哈贝马斯程序主义法律范式的核心方法,事实性与有效性之间的内在张力是在这一重... 极权主义的逻辑——试论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研究 近年来,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政治思想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中国学界的关注,不仅她的部分著作被译成中文... 刑事立法的政策导向与技术制衡 【摘要】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之间存在亦步亦趋的互动关联,刑事政策作为刑事立法的引导性力量,直接推动刑事立法的不断修订及其完... 城市暴力的反思 城市对整个人类文化领域的贡献极其广泛。城市创造了政党与政客,催生了科学与艺术,也是不少宗教的发祥地。城市化则是现代化的一... 学生会:大学最阴暗的一角 新学期开始了。当新生步入大学校园,开始大学生活的时候,学校的团委、学生会便会向您发出邀请,加入其中。这样的邀请往往由热心... 卡尔·施米特的政治理论及中国启示 这个讲座的目的是希望给各位阅读施米特(Carl Schmitt,1888——1985)的著作、理解施米特的理论提供一种导... 潦倒穷汉与美国宪法 根据1791年批准的美国宪法第六条修正案,刑事被告在法庭受审时,有权请律师为其辩护。可是,世人皆知,虽然金钱不是万能的,... 政治思想家阿伦特的当下意义 近年来,随着西方政治哲学的研究在中国渐成显学,汉娜·阿伦特的名字也不断被学人所提起。犹太裔美国籍政治思想家阿伦特是20世... 我们需要何种教育理念? 近日,媒体对旨在戒除“网瘾”的魔鬼训练营、行走学校的关注,引发了关于青少年教育问题的讨论。作为高校教育一线从业人员,笔者... "慎议民主"的逻辑 “慎议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又译为审议民主。近年来,国内学界对慎议民主的讨论颇多,不少译...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