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现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主要专著或译著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路径研究》、《美国货币史》(译著)、《金融危机中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挑战与改进》、《资本之王》(译著)、《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等。 …… 巴曙松等: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与SWIFT的协同发展 摘要:SWIFT作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金融报文传送系统,近年来频繁被西方国家用于实施金融制裁。SWIFT被“武器化”引发... 巴曙松等:促进SWIFT公平地“为我所用” 自俄乌冲突发生以来,美国和欧盟宣布将7家俄罗斯银行和3家白俄罗斯银行排除出SWIFT;据报道,近日,欧盟已同意将俄罗... 巴曙松 赵慧倩:中国金融体系支持科技创新的约束何在? 导语:好的金融生态是科技创新型企业蓬勃发展的前提,而要想有一个好的金融生态,就需要构建一个从创业者、初期投资者、并购市... 巴曙松 彭魏倬加:英国绿色金融实践:演变历程与比较研究 摘要:英国作为欧美首个立法承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国家,在绿色金融领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从整体政策设计上看,... 巴曙松 方远:以ESG理念推动养老基金可持续发展 养老基金与ESG投资的互动逻辑 养老基金是ESG投资的重要载体 第一,养老基金资金具备长期属性,符合ESG投资周期... 巴曙松 尚航飞:巴塞尔协议对金融科技公司还管用吗? 巴塞尔协议是否适用于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这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加... 从多角度评估中国资本市场开放 4月22日晚,“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系列第93期于线上举办,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和亚太区管理委员会成员、瑞银... 把握双循环下的金融新格局 2021年全国两会后,“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出台,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已经成为推动中国... 国际货币新格局变化与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 编者按: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发生着新变化,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的逻辑和外部环境也发生着深刻变化... 长寿时代需要金融创新 人类寿命的不断提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不过,在长寿时代到来时,同样需要经济资源配置的创新,来主动适应长寿时代... 金融科技背景下金融结构改善与实体经济增长 编者按 金融结构、金融发展和实体经济增长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通常意味着金融结构的改善,对经... 对双循环格局下推进更高水平资本项目开放的深层思考 要点 推进更高水平资本项目开放的政策逻辑根植于扩大内需和国内金融开放的内循环,同时也需要考虑外部金融贸易格局深刻变化下... 后疫情时代的危与机:从中国经济转型的新方向寻找武汉增长的新动力 要点 01疫情将使全球经济和社会环境产生四大变化:全球化运行范式改变、全球产业链重新布局、全球治理框架面临... 应对疫情冲击金融政策的中国版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的金融体系并没有盲目“大水漫灌”,而是更加强调刺激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政策力度适当而且整个... 当前全球金融动荡的逻辑及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2020年3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进入快速扩散期,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即使美联储和美国政府推出了力度空前的刺激政... 牢牢抓住疫情带给金融科技的机遇 金融科技战“疫”优势与不足并存 金融科技本身就关注数字化、线上化、远程化、可视化和智能化这几大主要特征,以数据为基... 针对抗疫需求,完善金融服务功能 面对疫情,金融部门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助力经济发展? 面对疫情冲击,无论是有序组织企业复工或减少消费行业损失等都需... 平衡抗击疫情与恢复经济,促进培育新增长点 编者语: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正在让许多中小企业经历着生存的历练与考验。本次肺炎疫情对国内经济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宏观... 金融科技创新推动支付行业进入新阶段 近10年支付行业快速发展变化的探索历程沉淀,叠加新技术的创新应用等,中国支付行业正在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中国人民银行...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价值 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监管机构对区块链的态度呈现出鲜明的政策基调:一方面,坚决打击以虚拟货币、加密货...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