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陆铭 登录

以都市圈为增长极,促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一、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当前中国已经形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城市群“抱团取暖”的发展格局,在每一个城市群内...

如何建设理想城市?关于人口、住房与公共服务配套

提要: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要提升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都市...

中国数据产业发展:弯道超车与待解难题

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明确要加快构...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关键在差异化发展

作为中国城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县城迎来中央文件的支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

面向长期、全局、多维的发展:中国道路的政治经济学

在取得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传统的体制和观念也制约了高质量的发展。以长期、全局、多维的发展目标为目标,中国必须通过完善中国...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重回计划经济

Q:为什么说劳动力自由流动对建设统一大市场非常关键? 陆铭:当前,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劳动力供给的总量从趋势...

加快推进流动人口市民化,发挥新型城镇化对拉动内需的支撑作用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

从分散到集聚:农村城镇化的理论、误区与改革

经济活动和人口的空间分布正在出现巨大的调整,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人口和经济逐步向着城市群以及大城市周边的都市圈集中。地理...

什么叫重要?

最近诺贝尔奖得主阿克洛夫在JEL撰文《遗漏之罪》,指出了经济学界的一个问题,瞬间在圈内传遍。 简单说来,观点如下:学...

如何实现城乡间、区域间发展与平衡的共赢

Q1:新著名为《大国治理:发展与平衡的空间政治经济学》有何含义?大国治理的最高目标是什么?实现路径是怎样的?您写这本...

陆铭 刘雅丽:区域经济如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改变了中国经济和人口的空间布局。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各地区的自然、历史、地...

未来经济增长的4个关键问题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完...

陆铭对话党国英:土地制度改革对中国经济转型关键意义何在?

在“十四五”时期,土地制度改革能否成为下一轮改革的重点? 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的“土...

让土地和住房供应与人口流动方向一致

“七普”的两个意外数据 这次人口普查数据出来以后,有几个信息还是蛮让人意外的。 第一个,大家远没有猜到常住人口城镇化...

少子化趋势明显,相应政策需迅速及时调整

人口流动带来的家庭成员分离是家庭户规模缩小的主要原因 Q: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

建立跨越行政边界的协调机制

本文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之“发掘城市群需...

澄清一下关于文科生的偏见

最近有一篇文章在网上传播得非常广,这篇文章对于文科生可以说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他讲了一个事,就是说在中国希望能够...

教育与阶层的跃迁

我来解释一下什么叫阶层的跃迁?在学术研究当中,我们有另外一个词叫做“流动性”。它的意思是指,我们如果把一个家庭的父母...

新发展格局下的城市:若干系统性的理论问题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必须从系统性的观点看待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格局,从而为下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体制性和结构性的活力...

陆铭 钟辉勇:正在“欧洲化”的中国经济

人们常常担心中国经济会“拉美化”,比如出现收入差距持续恶化和社会不稳定,直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但实际上,是否“拉...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