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宇军,1951年生,安徽合肥人,退休前系贵阳市委党校教师。年轻时即潜心社会问题的研究,职称职位未萦于怀,匡时济世常绕吾心,上下求索,八方觅径,思接中外,意联古今,流连忘返,载欣载奔,竟成蹉跎。五十岁后方有著作问世,喻其笨鸟,先飞后至。陆续有《从中国到世界——人类文明的深层危机》,《经济学的新框架——兼及西方经济学的批判》,《中国传统的政治道路——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文化渊源》,《中华法系的过去与未来——重建中华法系刍议》出版,知学术乃公器,不敢违心,耻言阿世。有幸得爱思想网知遇,遂有老骥奋蹄之机。 …… 权利关系的两极化 西方国家的以上困境,显示出西方民主政治已陷入以下误区。一、认为权利可以被赋予,或生而有之。这是天赋人权或人权神授的另一表... 西方法学中道德的地位 古老的中华法系把道德作为法律的根本遵循,这一震古烁今的理论和实践成就,在近现代却遭到一些中外法学家的诋毁。以道德作为法律... 对中国传统“道”的理解 中国古代只注重道德这样一个道统,忽略了权利这个维度,我们要把权利这样一个维度加进来,让每个人的权利能得到正当的实现,同时... 依法治国切莫形式化 依法治国已经喊得价天响了,没有任何反对之声,这在中国诚然是一个大的舆论成就,但在一边倒的叫好声中,依法治国是否有形式... 西式民主与中国法律之不谐 民主已经传遍世界,而且多数取法西方,当中国的民主自在自为时,却招致西方的猛烈攻击。是按照西方的民主道路行进,还是探索... 中国法律的根本遵循应是什么 中国法律的根本遵循应该是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似乎显得多余,我们不是自称已经有了法律体系了吗?我们不是从西方引进了许... 中国传统政治的现代转换 中华文明虽然历尽艰辛,终能浩浩荡荡,这托庇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政治。但中国的传统政治不是因陈蹈故、僵化不变,而是随着时... 中西方政治精粹的比较 如果认为西方的政治精华就是民主,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民主现在在西方是最有势力的,却不是最精华的,在古代西方,民主为人们所... 西方现代民主政治 民主,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强势的政治话语,它不只是几百年来西方列强的话语霸权的自然延伸,更是各国家、各民族、各国人民的精神... 西方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冲击 悠远博大的中国传统政治,在近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以往的任何一次危机大不一样,它是由外部冲突触发的,但又不同于过去... 中国传统政治的局限性 我们一直在为中国的传统政治唱赞歌,而中国传统政治中的黑暗现实同样是罄竹难书,如此矛盾依违的两极表现在中国历史中随处可见... 中国传统政治的迷局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延绵不断,在人类文明史上蔚为奇观,然而,中国历史的跌宕起伏,分合聚散,则又构成诡异奇伟的历史画卷,... 中国传统政治的辩诬 我们力陈中国传统政治的精华,有人会反唇相讥:中国传统政治的糟粕呢?有精华自有糟粕,物性使然,自不待言。现在人们视中国传... 政治的核心及其规定性 我们前面说到中国的政治文明成果,这是人们忽视的甚至是鄙视的。然而,我们正是要国人理解,中国的传统政治文明,举世无两;我... 中华历史的大格局 人类文明的历史精彩纷呈、各尽风流, 在世界众多文明的竞逐中,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不坠,发皇光大、辉耀东方、源远流长、广... 《中国传统的政治道路——党执政的基础》导论 一 孙中山先生有言: 民主自由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建立奋斗终生,先... 《中国传统的政治道路——党执政的基础》序 我民族以数千年文明之古国,遭际百年来现代文明之西风,慷慨赴难,发奋为雄,而有今日之成就,实属不易。 洎乎晚清,人们诋... 《经济学的新框架——兼及西方经济学的批判》结论 该为本书写个结论了。这本书大刀阔斧,省却了许多经济学中的内容,难免贻挂一漏万之讥。但是,如果这种挂一漏万的一是纲,是... 货币的作用 我们在本书的末尾来谈货币问题,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因为它在世俗的意义上太重要了,重要得往往遮蔽了人们的视线:人们过多... 经济周期 自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以来,经济周期就一直困扰着人类,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周而复始的运行,人们难于通晓其中奥妙,尤其当...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