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绍根:阿联酋华文传媒的发展和特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17 次 更新时间:2016-01-28 14:53

进入专题: 阿联酋   华文网络媒体  

邓绍根 (进入专栏)  

阿联酋地处波斯湾咽喉口,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当今全球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因此吸引大批华侨华人来此投资兴业。目前阿联酋华人华侨已有10万人之多,成为近10年来全球华人数量快速增长的地区之一。一个日新月异、充满活力的新华侨华人社会正在迅速崛起。异国他乡的华人华侨,迫切需要中华文化的精神食粮和经商创业信息,这就为阿联酋华文传媒的创立准备了庞大的读者群和无限的商机。另外,阿联酋政府实行比较宽松的新闻政策,媒体“享有广泛的自由,不受任何事前的监督”。因此,阿联酋华文传媒不断横空问世,创刊发行。


阿联酋的华文网络媒体

1998年,温州人王伟胜来到阿联酋迪拜从事服装生意。1999年,随着自己事业的成功和对网络媒体的兴趣,他和华侨刘海涛先生一起创办了海湾华人网(gulfchinese.com),宣告了阿联酋首家华文传媒的诞生,结束了阿联酋无华文传媒的历史。

该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网站,宗旨是为中东地区的华侨同胞服务,主要为中东地区华人提供新闻、供求信息、招工求职、以及娱乐等信息;为国内同胞提供海湾地区国家资料、签证办理,迪拜指南、投资咨询、展会信息等等。

2001年,海湾华人网更名为迪拜华人网(www.dibai.com)。2006年,在保留原有内容的原则下,迪拜华人网全新改版,开辟新栏目,增加新服务,并不断增强网站自身功能,为华侨同胞提供最及时的服务。目前该网站主要栏目分三大板块:资讯板块、博客板块、相册板块。

随着中阿两国经贸关系、文化交流和旅游业务的不断升温,阿联酋文化部建立了专门的中文网站,向世界各地华人介绍阿联酋历史、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野生动物、运动休闲等,增进华人对阿联酋的了解,促进中阿两国的交往。同时,中国驻阿联酋的机构也相应建立自己的网站,如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经济商务处、中国驻迪拜总领馆、中国驻迪拜总领馆经济商务室。2004年8月,阿联酋中国商会也建立了自己的团体网站。

2006年8月,面对日益增长的中国贸易出口商和互联网用户,阿拉伯亚洲商务卫视推出了在线国际贸易平台——阿拉伯商贸网(aab.com)。它旨在提供最全面和准确的中国产品和供应商信息,致力于在全球商家,尤其是中东采购商和中国产品供应商之间架起贸易桥梁。它汇集了百万家中国企业的产品信息,重点面向中东采购商的网上商务世界。经过长期稳定的宣传与发展,它已成为中国产品对内对外贸易的有力渠道,深受中国企业和全球采购商的好评。


阿联酋的华文报刊

阿联酋网络华文媒体兴起后,平面媒体也寻觅到了商机和生存空间,它们不甘落后,争先创刊。

2001年,李明辞去了湖北省鄂州市政府机关的职务,前往阿联酋迪拜淘金。在网络华文媒体日益兴起的启发下,他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经过细致的市场调研和周密筹划,自任阿联酋绿洲信息公司总经理,创办了阿联酋的第一份华人报纸《绿洲》。这是一份周刊,主要目的是为新到阿联酋的华人介绍阿联酋的社会情况和提供新闻资讯,帮助华人熟悉阿联酋的生存环境、政策法规和市场导向等信息,以求增强华人的自我保护意识。目前《绿洲》发行量已达5000份,阿联酋几乎所有的中餐馆和华人商铺都可看见它的倩影。《绿洲》的创办为阿联酋这片华人的文化“沙漠”注入了“一点泉水”。但是,对众达10万人且日益俱增的华人群体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于是其他华文报纸纷纷创刊。

2003年,《新民商报》(TheCommunityNewsletter)于阿联酋媒体城注册创刊,成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第一份获得发行牌照并在七大酋长国发行的华文报纸。该报以“团结树尊严、阿中颂友谊”为办刊宗旨,立志成为阿联酋华人社区中心创建的一面明亮的镜子。

历经四年多的运营发展和新民报人的辛勤劳作,《新民商报》已经在阿联酋旅阿华人中家喻户晓,享有盛誉;发行量达2万份左右,主要流传于阿联酋各大星级酒店、各国航空公司、中国餐馆以及华人区,覆盖阿联酋七大酋长国和邻国阿曼,拥有过万华人读者;成为目前阿联酋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和影响力较大的报纸之一。

随着中东华人的日益增长,为了增加在中东华商的信息沟通、经验交流,上海东方国际集团公司驻阿联酋公司“阿联酋东方投资顾问展览公司”创办了《东方商报》。它由中国东方(迪拜)展览与投资顾问公司编印,是一份以中东市场为背景,针对华商及中东外商在迪拜发行的经济商务专门报纸。该报目前以小四开八版中英文语言出版,为旬刊,每月逢2、12、22出报,栏目特色强、信息量丰富多彩、发行量大,是中东地区唯一一份获许在迪拜世贸中心国际展览会上发布的专业商情报刊,同时也是一份极具市场潜力和深受读者欢迎的商业报纸。同时在国内发行《东方商报》电子版,满足国内有意拓展中东市场企业,对中东地区的信息了解和掌握的需求。

另外,阿联酋华文报纸还有周刊《华人时报》、《华人之窗》。


阿联酋的华文广播电视

2005年2月18日,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迪拜电台中国音乐文化节目正式开播。这个节目为传播中国音乐和中国文化发挥积极作用,也为丰富迪拜乃至整个阿联酋中国侨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良好平台。它的开播受到了广大中国侨民听众的热烈欢迎。

2006年8月1日,是阿联酋华文传媒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当日中午,中东首家由中国人(温州籍阿联酋华侨王伟胜和北京籍刘海涛)收购的电视台——阿联酋媒体城下属的一家国有电视台“阿里巴巴商务卫视”,改名为“亚洲商务卫视”(AsiaBusinessTV),顺利上星,正式开播。该台和著名的半岛电视台共用阿拉伯地区最主要的通讯卫星“尼罗河”广播卫星,发射频率:NILESET101FREQUENCY12341VER27500,电视信号覆盖中东和北非21个阿拉伯语国家,观众超过4亿人。

亚洲商务卫视开播后,迪拜《绿洲报》发表了对亚洲商务卫视的调查报告。根据调查结果:“亚洲商务卫视开播以来,得到了当地商人的广泛关注,他们认为这个电视台的开播,为当地商人架起了一座通往中国的信息桥梁,是他们了解中国的最佳窗口。”正如中国驻迪拜领事馆有关人士说:“这是中国商人在中东收购的第一个电视台,将成为中国文化在当地传播的一个良好窗口。”


阿联酋华文传媒特点

阿联酋华文传媒虽然发展时间短,还不过十年时间,但在自身不断壮大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一些与其他海外华文传媒不同的特点。

1.地点集中

迪拜作为中东地区贸易集散中心、旅游中心和世界第三大转口贸易中心,享有中东“香港”的美誉;目前是中东地区华人华侨最集中的聚居地。旅阿的10万华人绝大多数都居住在迪拜市,占当地人口的七分之一。因此,迪拜的华侨华人社会已成气候。正因如此,阿联酋华文传媒的创办地非常集中,都在迪拜创办,由它辐射全国。

2.高起点,沿着网络、报刊、广电发展的路线发展

阿联酋华文传媒首先诞生的是网络媒体,然后沿着从网络到报刊,再到广电的路线发展,走了一条与世界传媒发展,乃至传统华文传媒发展的常规路线(报刊→广电→网络)不同的发展道路。这种不同的发展道路一方面反映了阿联酋华文传媒发展的高起点,另一方面也说明阿联酋华文传媒兴起的历史短,积累发展尚浅。

3.数量少,规模小,发行少,免费发行。

到目前为止,阿联酋华文传媒数量仍然很少,规模很小。网络媒体迪拜华人网(www.dibai.com)比较出名,其他网站如阿联酋文化部中文网、阿联酋中国商会网、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网、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经济商务处网、中国驻迪拜总领馆网、中国驻迪拜总领馆经济商务室网都是政府和团体的功能网站,影响较小。报刊媒体数量也少,仅有5份华文报刊——《新民商报》、《东方商报》、《华人时报》、《华人之窗》、《绿洲》,而且没有日报,主要是半月刊、旬刊和周刊,基本都是免费赠阅,靠广告维持运作;最大的发行量也仅有两万左右。至于电子媒体,亚洲商务卫视(AsiaBusinessTV)的中文频道还在筹办中,已经开播的迪拜广播电台,每周仅有两个小时的华语广播。

4.协作化趋势日益明显

随着阿联酋华文传媒的不断壮大发展,出现了协作化发展趋势。2005年7月15日,《新民商报》希望与其他报业联合办报,倡议成立报业联盟,尝试与阿联酋所有中文报刊联合为一家,统一编排、设计;并携手建立共同的报业运营体制,让华文报纸出现在阿联酋所有的报摊上,共同服务于旅阿华人,宣传社区中心团结、互助精神。《新民商报》负责人何家财先生亲自为各报业搭起友谊的桥梁,希望联盟之后出版日报或三日一刊。

另外,《新民商报》也行动起来,与国内《新民晚报》合作,推出了《新民商报·新民晚报阿联酋版》。2006年9月4日,正式在阿联酋发行。这是《新民晚报》第19个海外版。《新民商报·新民晚报阿联酋版》每周一期,每期两版;出版不久,就隆重推出了“迪拜长城旅游”。

亚洲商务卫视也加强与国内外华文传媒的协作。2006年7月,亚洲商务卫视与中国新华通讯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经友好协商,签订了新华社资料使用合同。合同明确规定:新华社将于2006年8月12日起,向乙方提供新华社中文环球财经信息和产业信息。合同的签订,丰富了亚洲商务卫视的财经信息栏目,增强了栏目信息的权威性,对亚洲商务卫视的发展无疑是个非常大的推动。8月23日上午,亚洲商务卫视与阳光卫视负责人齐聚北京,共同商讨《中阿友好万里行》活动的合作事宜,并最终签署合作意向书,两台携手共走“丝绸之路”。

(感谢阿联酋《新民商报》的梁怀强先生提供宝贵资料!)

进入 邓绍根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阿联酋   华文网络媒体  

本文责编:chenp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新闻传播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672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青年记者》2007年19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