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金武:军事技术:近代早期欧洲征服世界的关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56 次 更新时间:2016-01-14 21:58

进入专题: 量化历史研究   军事技术   工业化   征服现象  

熊金武  

【编者注】本系列“量化历史研究”的文章,主要是作者对英文文献的解读剖析。对于有志于了解、进入“量化历史研究”领域的学者同仁,有着较大的辅助作用。文末附原文下载链接及系列介绍。另,文章已授权转载,转载请取得作者或原出处的授权。

到1914年,欧洲已经征服了84%的世界,为什么是欧洲而不是亚洲做到了这一切?关于该问题,Hoffman教授首先在概念上进行了厘清。作者认为,一国实行了征服(Conquest)并不等于该国实现了经济增长。从外延上看西班牙、葡萄牙实行了征服,并没有实现经济增长,征服也没有引起工业化,即使到了19世纪,殖民地依然需要宗主国给予补助。

在区分了征服与经济增长、工业化的概念之后,Hoffman教授并不准备讨论19世纪欧洲实行工业化之后的历史,相反将关注放在了工业化发挥作用之前的近代早期,力图考察欧洲在得到工业化助力之前是否具有强大的征服能力及其原因。

首先,作者指出近代早期征服现象(即Early Modern Conquest,指19世纪之前的欧洲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征服)是存在的。其证据有:从地理范围上看,到了1800年,欧洲已经占领了世界的35%;与此同时,欧洲正在亚洲掠夺商路,说明他们已经具有了远洋作战的能力。而这一早期征服带来了帝国主义和奴隶贸易,影响后世甚深。

那么,近代早期为什么欧洲具有远距离征服的能力而亚洲地区则不具备呢?

对于该问题,历史、社会、生物等多学科都作出了解释,主要的假说有:第一,疾病论。代表人物是戴蒙德,他认为在欧洲征服美洲的过程中,天花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作者提出了反驳,认为多数欧亚大陆人都有这一优势,征服美洲的优势不能用来说明征服亚洲。第二,工业革命论。对此,作者指出:1800年之前,工业革命并无作用;之后,工业革命的作用在英国之外的欧洲仍很模糊(Dubious)。到1800年,只有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但是,西、葡、法等国在工业方面的落后并不妨碍它们近代早期的殖民扩张。

基于现有的解释都存在漏洞,因而Hoffman教授提出一个替代性的假说:征服能力的提升依靠军事技术的提升,军事技术的提升将给予欧洲人长途征服的能力。这里提到军事技术有着很广泛的定义,并不局限于枪炮的技术,也指新的战术和有关的组织方式等,但其中关键是火药技术。当然,作者并不否认其他因素起到的作用。譬如,工业化与战争的联系;欧洲政府鼓励贸易和殖民,使私人性质的武装冒险变得更加容易。但是,火药技术在其中依然是非常关键的。

例如,葡萄牙在征服马六甲的过程中,其战船和新式要塞的使用扩大并保护了葡萄牙殖民者的利益,使得少数葡萄牙人可以抵御大量敌对武装。1568年,就有一个典型案例:葡萄牙人受到了亚齐人的进攻,亚齐人动用了346艘快船,15000名士兵,200多门大炮;而葡萄牙人只有200名,以及1300名当地基督徒。双方军力对比超过10比1,但最终葡萄牙人(及其盟友)取得了胜利。战胜的原因在于马六甲城当时已增设棱堡和火炮,这一战术使得马六甲城的防御能力大增。而面对城墙,亚齐人却缺乏相应的挖掘技术。所以,凭借技术的进步,马六甲城抵挡了10次围攻。从中可以看出军事技术进步对于欧洲征服的作用。

为什么欧洲可以在火药技术上领先呢?

火药技术起源于中国,而且中国和日本首先使用了群射的技术。但到了17世纪晚期,亚洲在火药技术上已经落后于欧洲。具体表现为:欧洲已经出口军工产品和军事技术;中国明朝的火炮铸造也有赖于耶稣会士的帮助。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亚洲和欧洲在火药技术上地位的更替呢?一般解释认为,欧洲的军事竞争促进了军备竞赛,同时竞争的市场也有利于军事创新。

对此,Hoffman教授指出竞争性市场并不必然产生创新。比如,早期近代西欧竞争的农业市场就没有带来相应的技术进步。18世纪印度的例子也表明军事竞赛不必然带来军事创新,当时印度战争频繁,但是作战方只是借用新技术,并没有自主产生技术创新。

接着,Hoffman教授假设了火药技术领先的充分条件。如果以下四个条件都具备,则构成火药技术领先的充分条件:第一,持续的战争,这就意味着各国必须在强弱上长期保持势均力敌的关系;第二,大量的资源投入火药使用;第三,统治者必须都用火药技术,而不是其他可创新性较弱的技术;第四,学习新技术的障碍比较小,如学习者与创新来源距离接近,又如铸造的配套技术必须跟上等。反过来,政治上的霸权和投资于其他技术都将削弱火药技术的创新。

进而,Hoffman讨论了上述模型的正确性。通过这一模型对近代早期的欧亚大陆各强国的军事技术发展程度进行预测。以上四个条件只有欧洲国家都符合,所以可以预见到18世纪欧洲在火药技术上将最终领先。而中国、日本、奥斯曼土耳其、印度等国都或多或少缺乏条件。以中国为例,大一统的帝国、与游牧民族接壤、18世纪相对低的税收、与欧洲的距离和战争投入都限制了中国采用新的火药技术。昙花一现的创新出现在晚明、国姓爷(郑成功)和清朝前期的军队里。该模型也有助于解释印度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持续战争并不足以带来技术创新。在印度,调动资源的高昂成本与欧洲的距离不利于火药的使用。而在土耳其,骑兵(Cavalry)、大战船以及同样高昂的资源成本也限制了火药技术的创新。

最后,Hoffman教授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一个证据来是在前工业化时期西欧军工的生产力有显著的增长。以TFP或者劳动生产力作为标准,可以发现,英国海军(军工)1588-1680年每年TFP增长0.4%;法国步兵(军工)劳动生产力1600-1750年增1.5%;中等武器TFP从1300年代开始年增0.6%,这一增长持续超过400年。如果考虑到当时其他生产部门的TFP年增低于0.1%,而这一增长持续时间之长,似乎可以支持其模型。第二个证据是下图所表示的手枪价格下降。

欧洲这一初始状态的优势在1800年之后由于政治改革和工业革命时期的知识增长进一步扩大,欧洲内部的和平、调动资源成本的降低和先进的技术加速了欧洲的对外扩张。

事实证明,欧洲在火药技术上的进步对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它使得欧洲具有了远距离作战的能力,在如科尔特斯征服阿兹特克帝国的大小殖民扩张中起了关键作用。同时,新式防御工事、炮火和战船等先进技术使得早期海洋帝国可以在征服过程中使用较少的人力。当然,从殖民地的角度来看,火药技术的影响则远不是完全正面的,因为欧洲的征服促进了奴隶贸易和殖民化。至于扩张和工业化的关系,Hoffman教授认为英国占据的庞大贸易份额和较低的成本或许也有利于其工业化,这一优势是法国、中国、日本都不具备的,但即使如此,工业化最终的动力或许来自其他部门,如英国的制度。


【原论文作者Philip T Hoffman,加州理工大学商业经济学和历史学教授。2013-2014年度任美国经济史协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史和社会科学史。

【论文来源】Hoffman, P. T. (2012). “Why Was It Europeans Who Conquered theWorld?.”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72(03):pp.601-633.

【原文下载链接】

http://jnls.cup.org/home.do;jsessionid=A46CFBAB877B4717A8A47D2FE524B787

【微信公号简介】“量化历史研究”公众号是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陈志武教授及其团队负责,以严肃而又不失活泼的方式,向广大学界和业界朋友,定期推送有关七大洲五大洋的量化历史研究经典文献和前沿文献。本账户同时作为“量化历史讲习班”信息交流平台,向大家及时推送讲习班的最新信息和进展。喜欢我们的请搜寻公众号:QuantitativeHistory。



    进入专题: 量化历史研究   军事技术   工业化   征服现象  

本文责编:lihongj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世界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632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微信公号“量化历史研究”,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