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明:2015岁末,分享我在12月读的十本书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102 次 更新时间:2016-01-04 14:09

进入专题: 读书  

朱嘉明 (进入专栏)  



2015-12-31  朱嘉明 


2015年就要画句号了。人们到岁末,总不免对过去一年有所回顾,只是回顾的取向不同。最大的差异是着重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和思想层面。我属于后者。说到我今年的精神和思想层面的进取,读书和教书是主要来源。欣赏和享受好书,无疑是读书人体验幸福的过程。在我看来,最终还是思想创造和改变历史。人们陷入大气雾霾是悲哀的,但是陷入精神雾霾则是真正的悲剧。读书,读好书,至少有助于人们摆脱精神雾霾。粗略计算一下,我今年总是读了数十本上百本书。将12月份读的书,摆在桌面,有10本。其中,台湾出版的,都是我在书店里徘徊许久,挑选出来的。这10本书,分为三类:关于未来,关于现实,还有关于历史。我粗粗加以介绍,在辞旧迎新时刻与朋友们一同分享。


第1本,《2016-2030全球趋势大解密》(The Future, Declassified: Megatrend that will Undo the World UnlessWe Take Action),作者:Mathew Burrows,

本书共三篇,12章。第一篇,未来的重大趋势。第一章,“个体力量的崛起 - 中产阶级权力增强,将驱动民主与改革”,驳斥中产阶级衰退论。第二篇,“扭转局势的关键变数”,变数包括迈向先进国家的中国、科技发展、区域冲突、美国治世地位演变。第三篇,另类世界,全球可能出现的四种场景。作者在考虑未来的时候,思想非常宽广,既考虑经济、政治、科学,也考虑地缘经济、地缘政治等等。将阻挡进步的因素一一撕开,置思想于张力之中,提供了一种思考未来世界的图景。


第2本:《2100科技大未来-从现在到2100年,科技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作者是Michio Kaku, “超弦理论”奠基人。

这本书2012年初版,之后一而再、再而三再版。我们这代人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都经历过科学家谈21世纪的科学技术。历史证明,他们无论如何低估了到现在为止的21世纪科学技术。因此,预测世界科学发展的局限性可想而知。但是,讨论科学技术走向,无论如何是必要的。我是“科学技术进步”崇拜者,坚信科学技术最终会改变世界。忘记是哪本书里说过:如果在14世纪,外星人来到地球时,一定以为地球未来属于当时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或者中华帝国,欧洲毫无希望。因为当时欧洲正在中世纪挣扎。但是,几百年后,欧州崛起,靠的是文艺复兴推动科技革命。预测未来,不把科学技术进步放进去,一定是无效的。我回想三十年多前,在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参与《2000年中国》的研究,那时我们极端重视科学技术对2000年中国的影响,但是,没有眼光和知识认识到互联网在1990年代的发展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人类社会的改变。


第3本,《债的历史》(debt : the first 5,000 years)


中信出版社2012年出版简体字版,译名叫《债》,已读过。比较两个译本,还是有所差别。此书的最大学术贡献是充分论证了债务远比货币古老,债务决定货币的起源。货币本质是一种债务形态。台版推荐序是刘瑞华是台湾国立清华大学教授、经济学系主任。1984年-1991年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Douglass C. North。刘瑞华在序言的题目是“重新审视债的历史”,其中第一个小标题是:“经济学家的罪恶?”我喜欢这个小标题,不要认为经济学家的历史地位只是正面的,或者是中性的,确有经济学家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歪曲和掩盖了经济生活的本质,误导了宏观和微观的经济决策。在中国的过去二十年间,就产生了这样的经济学家。


第4本,《当经济指标统治我们》(Leading Indicators: A ShortHistory of the Numbers that Rule Our World),作者:Zachary Karabell。

这本书的序言就极其精彩:“我们活在一个由经济数据所定义的世界。我们对自身的和社会状况的评估皆基于这些数据。不论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物价上涨的幅度、收入水平还是就业现状,世上一切皆由数字统治。我们也把经济统计数字视为成败的绝对标志。殊不知,这些数字在一个世纪前并不存在,多半在1950年也还未诞生,如今却被奉为圭臬,神圣如自然定律。”在中国,经济指标的统治源于计划经济时代。改革开放之后,实行市场经济,经济指标并没有衰败,而是异化,以GDP为最。值得提及的是,历史学家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关于数字管理的概念,深入精英头脑,强化和助长了对经济指标的迷信。而这本书给了我们另外一个视角。作者说:“今日使用这些指标来领航,就像用1950年代的地图找路。你可能会到达目标,但更可能是你会失于迷途。故此,经济政策往往不能提供承诺或预期的结果,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依靠老的配方来应对新的现实,当然不会奏效。”这是多么精彩和值得深思的结论。


第5本:《微权力》(The End of Power),作者:Moises naim。


这本书的中文译名《微权力》,很有创意。包含两重含义:传统权力势微,甚至走向终结;重建的权力是微权力,人类的微权力将构成新的权力结构。毫无疑义,本书思想震撼力超强。作者认为:“权力并非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并非从一个政党转移到另一个政党,并非从一种商业模式转移到另一种商业模式;而是权力正在衰退。” Nick Gillespie评论说:“令人兴奋、愉快、充满说服力的论述,探讨权力如何变得越来越衰退、短暂、有限。” 福山说:“他用引人入胜的新视角说明为何掌权者正面临更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商业到政治再到军事,探讨权力在人类投入的多种领域中移转的特质。”译者序的题目抓到了要害:“权力变革的时代来临,你准备好了没有”?在传统权力正在衰退的历史潮流中,对权力的迷恋是相当背离和刺眼的现象。



第6本,《日俄战争的时代》(Rosso-Japanese War),作者:井口和起。


作者是研究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学者。在中国史学界,对晚清历史研究中,历来对1904年发生在中国辽东半岛的日俄战争重视不够。其实,正是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东北亚的秩序,对中国、朝鲜和日本后来的影响,绝不亚于甲午战争,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有重大地、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本书最终从国际社会-国家-个人,全面展开了理解和分析二十世纪的三维视角,忽视其中任何一个维度,都会迷失在历史中。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序言是从一首对参加日俄战争的弟弟的寻找和思念的诗歌而起:“请君勿死-叹旅顺口包围军中的弟弟”,发掘了日俄战争的社会深层的影响,折射了民间的反战情怀。

第7本《民国女子陆寒波传奇》。作者朱衣。



陆寒波女士,在民国妇女解放史上,不可忽视,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民国三十年,即1941年,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她在重庆创办了《妇女月刊》,担任主编。这是她写的创刊词开篇的文字:“今天,这一册薄薄的刊物诞生到人间,而且不算可憎,可是长得很平凡:她和千百万个从抗战中诞生的中华儿女一样。没有很好的营养,可是坚强,自许,她抱着坚定的信仰,满怀热诚的来到人间,她要为祖国,为姐妹们效其绵力。”它充满女性的细腻和韧性,在娓娓道来亲切中,展现中国妇女中国难时刻的沉着和勇气。再看看她在1925年19岁时的文字:“生活是走路——从生之源头走到死之巷尾,横竖是走着,被压迫,又似是被引诱地走着,任是愁眉苦脸地走也罢,嘻皮笑脸地走也罢,与其孤零零地走,我们又何妨找几个同行的伴侣呢?”多么有才华有朝气的新女性啊!陆寒波是我的老朋友徐小波兄的妈妈。本月初我去小波兄办公室,提及他父母,他将此书送我。有其母必有其子。我与小波兄相识于1993年MIT,始终如一。讲当代中国妇女史,不要忘记还有一位陆寒波。其夫徐柏园(1902-1980),曾任中华民国财政部长。


第8本,《解码228》,作者陈君凯。


这本书是昨天买的,源于上周的嘉义之行。嘉义是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去过几次了,此次去了嘉义博物馆,看了我所尊崇的画家陈澄波展室,才注意到陈澄波(1895-1947)之死。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发,陈澄波代表民众担任“和平谈判代表”与军方谈判,却遭拘禁刑求。3月24日,他写下遗书,表明为了12万市民牺牲,无怨也无悔,也写到对艺术的钟爱,至死不渝。3月25日是中华民国“美术节”,陈澄波被以“叛乱暴动”罪名,游街示众,跪在车上,双手反绑,背上插着死囚牌。未经任何审判,陈澄波在嘉义市火车站前遭“公开枪决”。在我眼中,陈澄波是中国20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画家,是中国的梵高。20世纪下半叶超过他的不知有谁?他就是一个画家啊,竟然就这样死去了。这使我几十个小时,挥之不去的伤悲。于是,我去书店,找关于“二二八”的书籍。这本书,扉言写的是“谨以此书献给所有为争取民主、自由、人权而牺牲的先行者”,触动。全书共16章,其中第15章是:“派兵來臺軍事鎮壓,早已是當局既定的抉策,”第16章是:“先栽臟,後屠殺”,是二二八事件最恐怖幽暗的壹面。昨天夜里,专门搜寻了陈澄波的两张他家乡嘉义的油画,放在这里。画得太好了,太好了!画越好,越心痛。


陈澄波画作:嘉义街外,1926年,(油彩)



陈澄波画作:嘉义街中心,1934年,(油彩)


此外,还有两本书值得分享,一本是香港出版,一本是大陆出版。


第9本,《何维凌手稿》,大风出版社出版。



它对于中国1980年代研究举足轻重。主要写发展组、三所一会、中青年理论界。除了写他自己,也写了我,更是写我们这一代人和时代。维凌兄去世快25年了,他的去世,最令我痛心。1991年6月与他最后一次电话通话,至今不敢忘却。我为他写过悼文。我曾经说过,现在还要再说,中国因为没有何维凌,不仅少了太多精彩,历史都不再一样!何维凌在中国历史上,是应该有他位置的,虽然,他不是常规意义上的那种“大人物”。


第10本,《一战与中国》由东方出版社出版。这是维也纳大学魏格林教授和我主编的论文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当代中国研究最为重要的文献。


原载于公众号 历史之棱镜


进入 朱嘉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读书  

本文责编: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588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