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水有源头方能行远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59 次 更新时间:2017-08-08 16:41

进入专题: 佛教文化   佛学  

学诚  


北京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现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等职务。他专注于探索佛教教义和现代佛教制度,把弘扬佛法和佛教教育作为毕生志业。

中华文化复兴论坛将于12日在京举行,届时学诚法师将出席。日前他接受中评社采访时表示,中华文化的信仰特质集中体现于心文化。“水有源头方能行远,草木有根方得滋长”,台湾地区文化之根、信仰之源、民族力量之本是中华传统文化。佛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两岸的深厚精神纽带。两岸佛教的交流合作,能够增强两岸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将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

问:您现在的工作主要致力于哪些方面?

答:现在是一个全球化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时代。中国佛教应将自身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融为一体、让佛教文化与时代脉动相呼应。因此,我的工作主要围绕中国佛教的当代使命展开。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对佛教教义及精神进行现代阐释。其中包括:符合时代发展的佛教新理论、新观点的提出;佛教经典的校勘、注释、白话翻译与外语翻译;三大语系佛教义理的研究汇通以及完整佛学体系的建立;佛教与西方文化的对话交流、互鉴研究。

二、对佛教制度的现代探索。佛教的制度建设决定着佛教在现代社会的存在方式。唐朝“马祖开丛林,百丈立清规”,奠定了之后千余年的佛教社会生存形态——农禅并重。而在现代工商业、信息科技社会,怎样确立佛教道场与团体的新型社会形态,需要戒律与现代管理制度的结合。

三、对佛教现代弘法方式的新探索。佛教不仅要生存发展,还要发挥其社会价值和文化影响力。因此可充分运用现代新媒体手段和现代人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文化传播方式,弘扬佛教慈悲智慧、向上向善的积极内涵。

四、对佛教人才的培养。按照“依戒摄僧,以僧导俗,僧俗配合”的思路,大力培养僧俗二众学修、弘法人才。尝试建立系统全面、次第有序的僧俗学修体系,逐渐摸索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推动包括佛教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复兴并走向世界。其中也包括了两岸佛教文化交流合作、对世界华人信仰需求和文化归属的契应、对亚洲文明的联合融通、对世界文化的启示引导。

问:中国佛学院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是怎样的?

答:佛教本质上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其教育对象包含了法界一切有情。僧伽教育是佛教教育的核心和基础,由此佛教才能长久住世、代代相传。古代中国佛教教育的主要方式是丛林修行;近现代以来,佛学院教育开始成为培养人才的崭新方式。

1956年,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法源寺发起创办了中国佛学院,从此成为中国汉传佛教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佛学院以培养能发挥佛教优良传统的僧伽人才为宗旨,以爱国爱教为办学方针,学修并重为办学原则。既开设了丰富的佛学课程及人文社科类课程,又结合丛林式学修,比如上殿、过堂、诵戒等。经过近60年的经验积累,目前已具备相当规模的师资力量,并培养出许多德才兼备的僧才。其中有的成为国内诸方名山寺院及各级佛教协会的骨干;另有一些学僧则去海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学成后服务于海内外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

今年6月,中国佛教教育史上首批被授予学士学位的学僧在中国佛学院产生。这是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次对宗教院校正式授予学士学位,具有划时代意义,亦开启了中国佛学院教育事业的新篇章。同时,佛学院新校舍也正在建设中。未来中国佛学院将朝着世界一流佛教大学的方向努力,希望为中华文化复兴及世界和平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问:佛教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答:佛教教育是断惑证真、转凡成圣的教育,是真正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根据佛教发展和时代需要,我们提出了“志、道、德、才、学”五字方针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首先,要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高远志向,以自他生命的究竟离苦得乐为终生职志;其次,要道心坚固、德行卓然,具备清净离俗之节操、悲天悯人之情怀;再者,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跨学科的知识储备以及深广的智慧,能够用现代人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弘传佛法。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都需要佛教文化的重要参与。因此,我们要特别培养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与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同时又了解现代科技文明、熟练掌握外语的国际性人才。

佛教人才的精神核心在于出家僧众,但人才的来源却是广大信众及社会各界人士。所以佛教人才培养应涵盖僧俗、广纳八方,逐渐建立起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身份人群的全面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以道场为中心,同时向社会延伸,以觉悟人生、服务社会、净化人心的弘法利生事业广泛凝聚人才,并帮助人们在奉献利他的生命体验中完善自我、造福人间。

问:您为什么一直倡导用互联网或者现代科技推动佛教发展?

答: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文化全球化的脚步。置身现代社会的中国佛教,要想获得一个文化传播的制高点,就必须依靠互联网新媒体的助力。通过网络弘法,可以让佛法借助社交网络的集体协同效应,迅速传遍社会甚至扩散到整个世界。也让普通民众、国外信众及国际友人了解到中国佛教的真实风貌,从而减少他们对佛教、对中国宗教信仰方面的误解和偏见。同时,我们也可以运用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积极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与时代风采,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向世界发出文化中国、信仰中国的响亮声音。

因此从2006年起,我就通过开设个人博客、龙泉之声传统文化网站(包括中文、英文、日文、韩文版)、11语种微博及发布佛法动漫作品等方式,主动运用现代科技开展弘法利生事业。北京龙泉寺还专门成立了信息中心,为寺院管理、文化传播、佛学研究、信众服务等提供技术支持。

传播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关键是我们要把它导向何方。现在网上充斥着大量负面、不实的垃圾信息,严重污染了现代人的精神空间。佛教在此时更应该担负起启迪社会、净化心灵、提升道德的文化使命,为现代人提供正向的精神引导,积极回应现代科技发展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更好地体现佛教的当代价值。

问:您曾说“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参与者”,如果佛教徒也要参与中国梦和民族复兴,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价值源头,是中国梦的价值基础,也是中国梦的价值资源。中国佛教和四众弟子应该充分认识包括佛教在内的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以崭新的姿态传承、弘扬佛教优秀文化,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慈悲无我的精神力量。

首先,应发扬中国佛教顺应时代、自我更新的优良传统,对佛教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比如运用网站、博客、微博、微信、动漫等,对佛教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增强其生命力;深入研究阐释佛教教义的现代内涵,积极回应社会问题的新现象及世界文化的新趋势。

其次,应积极实践“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大乘精神,开拓出更加宽广的“人间佛教”之路。通过建设文化寺院、公益团体,开展佛教修行体验、公益慈善和佛教文化艺术活动等,弘扬佛教慈悲智慧的教义、乐善好施的精神和报恩孝亲的思想,让社会大众浸润在佛教文化清净祥和的氛围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组织举办各种佛教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和平发展及不同宗教、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问:您曾说,文化也是一种信仰,怎样理解这句话呢?在您看来,目前海峡两岸文化相同吗,这对于两岸各自的信仰有什么影响?

答:一种文化类型背后必然隐含着某种特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讲,文化也是一种信仰;反过来说,宗教信仰恰恰是某种文化类型核心价值的集中表述和神圣化体现。基督教信仰和希腊、罗马精神造就了西方文化,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则是儒释道思想。在儒释道三教融合以后,中华文化的信仰特质便集中体现于以心为归、以人为本的心文化中。经过数千年的社会变革,中华文化之所以能绵延不断、亘古长新,正因其宗教信仰是在文化的链条上得以传承的。

海峡两岸隔海相望,近代以来虽受到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但究其文化本质,依然与大陆同根同源,共属于中华同质文化而非异质文化。相同的文化渊源更易建立相同的人生信仰。尤其是中国大乘佛法自他不二的整体性生命观和价值观,更令两岸佛教一脉相承、亲如一家。无论在内地,还是在港澳台地区,佛教都有深厚的民众基础。随着近年来海峡两岸佛教交流的日趋活跃,大家不断增进对彼此的了解,促进了两岸人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与认同。希望未来能以佛教文化交流为纽带,带动两岸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和平统一。

问:请您介绍一下两岸佛教的交流现状和意义。

答:目前两岸四地佛教界正在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互动,取得了更广泛的共识,并期待着更密切的合作。其内容涉及道场建设、教理研究、弘法方式、文化交流、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公益慈善等多方面。两岸的交流也日趋制度化和经常化,如闽台佛教交流会、海峡两岸佛教交流会以及每三年一次的世界佛教论坛等。同时,在两岸佛教人士的密切合作下,圆满举办了多种佛教大型活动及佛门盛事。比如历次佛陀舍利的供奉大典;第二、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分别在台湾(分会场)和香港举行;今年9月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两岸四地的佛教大德一起参加了祈祷世界和平法会,10月又同赴无锡参加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

两岸佛教同根同源,在历史发展中又各具特色。两岸佛教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中国佛教的社会化和国际化进程,凝聚了各方文化资源和善心善业,增强了中国佛教的国际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使佛教在两岸真正能够成为净化人心、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佛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两岸的深厚精神纽带,两岸佛教的进一步交流合作,对于增强两岸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两岸和平与祖国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两岸佛教人士的共同努力,也将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及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贡献智慧和力量。

问:如何用佛教智慧理解两岸交流出现的障碍?请指点未来两岸交流如何发展?

答:要实现两岸和平发展,关键是要去除自我中心的局限和盲目自利的短视。佛教最重视缘起因果,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人与人之间存在深切的相依共存关系,个体的幸福与整体的幸福无法分离,并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

唯有和平才能谈得上发展。真正的和平来自于对种种差异的尊重、理解与包容,来自对小我的舍弃、对大我的成就乃至于无我利他,来自于求同存异而不是特立独行,更不是抹煞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须知水有源头方能行远,草木有根方得滋长。台湾地区文化之根、信仰之源、民族力量之本,不是所谓文化多元化、自由化背后的混乱价值观和文化虚无主义,而是流传数千年、泽被两岸民心的中华传统文化。

面对全球化问题及西方文化的现代性危机,两岸佛教徒应携起手来,以建立中华文化深层认同为核心,积极创造各种交流合作因缘,帮助民众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创造性成果,激发文化自信,共同应对两岸关系问题和世界性危机,让佛教心文化成为连接两岸、照亮人心的彩虹。

中华文化复兴论坛以促进两岸文化思想领域交流为主题,依托北京大学的品牌资源和文化底蕴,与中华文化联谊会合作,汇聚两岸暨港澳顶级文化思想界专家学者。论坛目标是凝聚两岸以及全球中华文化学者的智慧,振兴中华文化,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研究,论坛将成为促进两岸文化思想界的交流、引领两岸文化思潮、领航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


中评社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 徐梦溪)

    进入专题: 佛教文化   佛学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374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