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然:为什么人们在微信里更加理性?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49 次 更新时间:2015-10-29 23:41

进入专题: 微信   理性  

木然  

同时有微博和微信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微博具有理性,微信更具有理性。微博非理性成分多,微信非理性成分少。微博骂人的多,微信骂人的少。微博容易形成意见和社会舆论,意见和社会舆论不是理性,也难以达成理性共识。微信使意见和社会舆论向理性转化,更容易形成理性共识。

人们不禁要问,同一个人为什么在微博与微信的表现有有如此的不同?一个在微博里态度不好,甚至出口成脏、污言秽语、恶语相向的人,一个在微博里不极端不足以吸引眼球的人为什么在微信里成为谦谦君子?会成为愿意听从别人意见,温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文明人?难道人具有天生演戏的能力,还是因为别的因素?

也许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是值得注意的。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把人从一个非理性的人变成一个理性的人。

第一,微信有群规,群规培育理性,强化理性,提升理性,使人最终成为一个理性的人。都说制度决定人,但在宏观上人们往往很难看清,很难感知到,体会到。只有在微观上人们才能看得清,才能体会到制度的决定作用。看得清才能有切身的感知和体验。群规是微信群里的小规则,且简洁明了。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简单易行。每一个人都遵守群规,每一个人也都知道他人会遵守群规。所有人都遵守群规,所有人就都平等。不遵守群规的人,会受到警告和踢群的处罚。在群规面前没有例外,所有人在群规面前人人平等。一个理性的人,在微信群里变成了遵守群规的人,在交流与谈话过程中会变得更加理性,知道交流与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边界和底线。群规让所有人的人都具有了自由平等意识,都具有了契约意识,这些意识,都是群规导致的结果。群规是个体理性得以不断被强化的必由之路。

第二,微信是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小共同体社会,生活在小共同体里的人,都会服从共同体的理性,限制个体的非理性。传统的乡村共同体具有稳定性,有乡规民约的限制。在乡村里,很少有小偷和骗子出现,否则在乡村共同体里很难生存。乡村共同体的治理,都是人人都参与的治理。治理的负责人,都是具有社会名望的人。人一旦离开了乡村共同体,不受乡规民约的限制,就会放纵自私的本性,偷盗和抢劫的机率就会增多。微信群类似于一个小共同体,尽管没有了乡村共同体的形式,却有乡村共同体的内容。群规类似于乡规民约,群主类似于有名望的乡绅,群友类似于乡村共同体的成员。他们面临着共同的问题,需要团结起来才能解决。他们面临着共同的社会挑战,需要共同探讨迎接挑战的方案。他们面临着共同选择,需要共同商量如何去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案。

第三,微信是一个有价值确信的群体,群友享有的共同的价值观形式,需要团结起来捍卫。捍卫只能是理性地捍卫,非理性的捍卫只会走火自伤。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自由、平等、法治、民主、诚信这些普世价值成为每一个人内在的具体诉求。尽管这些价值放在一起有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尽管这些价值对每一个人的应用也不同,但这些价值形式对每一个人都具有同等的意义。只有理性的捍卫与确信,才会认识到分岐的意义,才会认识捍卫价值、确信价值的平等意义,才能认识到言论自由对于每一个人的意义,才能认识到思想的力量,才会形成思想的市场。人们思想的市场上各取所取,各取所用。在思想市场上,没有胜败,只有共赢。没有谁战胜谁的问题,而是思想共享的问题。靠打击对方来获得市场,获得自己的价值空间、思想空间,会受到群规的约束,也会受到群友的批评。微信群不是价值战场,而是价值商场。好的价值商场,需要保质保量。

第四,微信把多数裁决作为解决纷争的手段。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体制的影响,政治冲突的解决与否,往往取决于铁腕人物的出现与否,取决于铁腕人物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否。多数原则还没有成为现实社会解决冲突的基本规则。微博的广场效应及其人数规模的庞大与杂乱,使得直接民主失效,间接民主缺位,意见领袖的振臂高呼只能吸引群众,难以在意见领袖身边建构现代公民的堤坝。意见领袖的纷争带来舆论的纷争,强化舆论的分歧,不同意见领袖只能起制衡的作用,多数裁决派不上用场。在微信里,因为500人的限制,因而容易成为直接民主的最佳场所。当群友在微信里出现分岐而又难以解决的时候,人们会选择多数裁决。简单多数的理性裁决会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第五,微信把罗伯特规则作为寻求最大公约数的手段。按罗伯特规则讨论问题,使问题意识明确,解决方向明确,获得的结果是最不坏的结果。罗伯特式规则即使不能使解决问题的方案选择最优,也是能使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达到次优的标准。在微信群里,如果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罗伯特规则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开会或者是没有效率,或者是没有结果,或者是偏离主题。终点离开了起点的目的和方向。罗伯特规则使发言有序有效,有质有量,要求不恶语伤人,不妄猜对方动机,就事论事,强调发言的有效性、时间性、规则性、目的性和平等性,避免了发言的随机性和无序性,避免了个人因价值偏好、诉求偏好而冲淡、扰乱、干涉、扭转主题的问题。尽管在已知的群里运用罗伯特规则的还不多,但运用的前景不可限量。通过在微信里采用罗伯特规则,群友学会开会的技巧,对所有其它的开会都有一个引领和示范作用,会逐渐避免因开会而导致的时间浪费。

微信的理性形成,关键在于群规和规则能够发挥实效。讲群规和规则,不理性的人会变得理性,理性的人会变得更加理性。没有群规和规则,理性的人会变得不理性,不理性的人会变得狂暴,会得躁狂症。为了讲理性而强调理性,得到的一定是一群更加不理性的人。正正不能得正,负负也不能得正。通过群规和规则讲理性,人人都会成为理性的人。治理非理性,得从根子上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会把事情搞杂搞乱,把小病变成大病,让大病不可治愈。

    进入专题: 微信   理性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331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共识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