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天魁 何健:论陈云的社会发展观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34 次 更新时间:2015-08-23 08:56

进入专题: 陈云   社会发展观   平衡和协调  

景天魁 (进入专栏)   何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并且完整系统地提出了“五个统筹”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科学发展观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新问题的正确回答,也是对我们党半个多世纪以来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科学发展观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包括陈云在内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宝贵思想的继承和发扬。重温陈云关于社会发展的深刻论述,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在实践中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总体特征:强调整体和全面,注重平衡和协调

社会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深刻洞察。陈云作为我们党长期主管经济工作的领导人之一,善于在工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揽大局,把握整体,全面筹划,适度调控,是他的社会发展观的鲜明特色。

  第一,要在把握国情的基础上争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把握国情上做到整体和全面,是陈云社会发展观的一个显著特征。陈云认为,一般人“看问题往往容易产生片面性”。(注:《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8页。)他举人们看茶杯的例子,说:“茶杯放在桌子上,对面的人看见茶杯是有花没有把的。可是这面的人看见茶杯是有把没有花的,两人各看到一面,都是片面的,都不全面。”(注:《陈云文选》第3卷,第188页。)看问题不全面就是不实事求是,结果是弄不清楚实际情况,不能作出判断,更拿不出正确的政策。他认为,这样的恶果犹如“医生看病,把病情诊断错了,就治不好病,甚至把人治死”。(注:《陈云文选》第3卷,第188页。)全面认识事物,要求对任何事物和现象都要尽可能地了解它的一切现象和中介。当然,要完全做到这点是不容易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有无限的方面、中介和联系,但全面看问题的原则可以使我们防止思想僵化和片面性。

当涉及到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我们必须坚持整体把握国情的原则,摸清、摸准国情的各方面情况。研究的范围要广,包括自然环境资源、人口资源,包括科学、教育、文化发展程度,包括经济发展的状况,包括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状况,包括法律和制度的发展状况等等,还要研究国情、国力和发展潜力,以及弄清把这种潜力发掘出来的种种有利的与不利的条件。只有在对国情尽可能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制定的发展战略才能具有可持续性。正如胡锦涛2004年4月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在推进发展中,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建国初期,陈云主持全国财政经济工作,负责领导一场不亚于淮海战役的经济斗争。他从全局出发,通过在各大区财政机关组织司令部、在中央成立全国编制委员会及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配委员会,全面掌握国家的经济情况和资源状况,变财政的分散经营为统一经营,领导国家克服了史无前例的通货膨胀,稳定了经济和市场秩序。在进一步稳定和发展新社会的过程中,无论是工商业合理调整,还是抗美援朝期间的财政经济方针制定,他都在全面掌握国情的基础上,尊重私营、保护城乡交流,从而为国家的经济恢复及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重要条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十分强调“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注:《陈云文选》第3卷,第52页。)1959年4月,陈云在《给中央财经小组各同志的信》中对当时的市场紧张问题和计划方法问题的思考,充分反映了他的务实性工作原则。他主张在缓和市场紧张方面精减剩余工人以压缩购买力;在安排工业生产的时候,要专门安排日用必需品生产;在运输力上,工业不要去和农业、商业争短途运输力量;计划方面应该根据现有企业综合设备能力拟定生产指标,不仅要计算主要部分的设备能力,还要计算整个企业和行业各个环节的设备能力。这些认识表面上似乎只是对经济建设中某个具体方面的认识,实质上坚持的是,国家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又如1959年3月根据陈云的意见并在他的主持下,国家建委党组起草的给中央、毛泽东《关于当前基本建设工作中的几个重大问题的报告》也坚持了这种考虑。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合理地布置工业生产力,是基本建设中具有长远性质和全面性质的问题,是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不做长期打算、整体部署,只顾眼前方便、零敲碎打,是不可能解决得好的。我们在进行工业布局的时候,必须按照“全国一盘棋”的精神,使目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使局部利益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这个报告还强调,在准备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时,应该从全国范围开始,而不是从协作区或者省、自治区范围开始;企业的布点是分散一些好,而不是集中一些好;新建企业中小型的应当占多数,而不是大型的占多数。

  第二,发展要做到平衡和协调

一个社会发展的平衡、协调程度反映了该社会的健康状态。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价格与价值、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货币总需求与商品价格总额、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以及各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对这些比例关系的分析,可以归结为社会生产方式的平衡和协调。社会生产方式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宏观表现为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中观表现为某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相互作用;微观则表现为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生活联系。现实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各个局部乃至整体,都处于十分复杂的相互关系中。马克思指出:“人人都同样知道,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而在社会劳动的联系体现为个人劳动产品的私人交换的社会制度下,这种劳动按比例分配所借以实现的形式,正是这些产品的交换价值”。(注:《马克思致路•库格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8页。)这是说,社会生产应遵循比例原则,协调地发展,而方法就是平衡。

陈云在实际工作中把高度抽象的协调、平衡理论还原为现实经济、社会运动中具体的比例原则与平衡方法。他认为,“按比例发展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但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具体比例,在各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的各个时期,都不会是相同的。一个国家,应根据自己当时经济状况,来规定计划中应有的比例。究竟几比几才是对的,很难说。唯一的办法只有看是否平衡。合比例就是平衡的;平衡了,大体上也会是合比例的”。(注:《陈云文选》第2卷,第241—242页。)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势必会产生工农、城乡、地区等方面的差别。防止这些差别扩大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需要把握两方面,一是在观念上讲求公平,一是在方法上讲求比例和平衡。在实际工作中,陈云有机地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1950年6月在谈到公私关系和工商业调整时,他认为,五种经济成份应该统筹兼顾,“既照顾到我们这一边,也要照顾到他们那一边”,因为“中国是散漫的小生产占优势的大国,私商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为着发展商品的交流,国家允许私人资本经营商业,这也是对于国家和人民都有利的”。(注:《陈云文选》第2卷,第93,103页。)同时还应注意到农业生产是最薄弱的部分。他还主张要把城乡交流放在1951年财经工作的首位,因为“我们接收过来的是一个破烂的旧中国,农业经济占主要地位”,“城乡交流有利于农民,有利于城市工商业,也有利于国家”。“这是历史上没有一个政府提出过的,但却是关系全国人民经济生活的一件大事,我们如果不管,怎么能算人民的政府呢?”(注:《陈云文选》第2卷,第127页。)

陈云这样做,并不只是对建国初期危难局面所做的应急措施,而是基于对经济、社会协调与平衡发展的清醒认识,且贯彻始终。在“一五”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他就强调农业和工业、轻工业和重工业、重工业各部门之间、工业发展与铁路运输发展、技术力量的需要和供应的能力都应该坚持一种“紧张的平衡”。1956年9月他在中共八大上强调“三个主体”、“三个补充”。1957年11月在《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一文中强调了计划统一和管理分权的平衡和协调,认为目前的工业管理体制“限制了地方行政机关和企业主管人员在工作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国家的统一计划以内,给地方政府和企业以一定程度的因地制宜的权力,是完全必要的。这种国家统一计划范围内的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一定程度的机动权力,正是为了因地制宜地完成国家的统一计划,这是国家统一计划所必需的”。1979年3月,他还在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一份提纲中提出要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思想。1985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他还及时指出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不能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显而易见,上述各方面都是协调、平衡社会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社会发展的基本目的是尽可能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

对社会发展基本目的的认识要从劳动的本质出发。马克思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既然“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那么人的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所反映的必然是人本身的需要,所以,社会发展肯定是不能离开这种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的。当然,作为社会生产系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更不能离开人本身的需要。实现人民的生活需要无疑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前提。

从陈云的具体实践活动可以看到,他的社会发展观的基本指向就在于实现人民的生活需要,切实反对那种为了工业生产的需要而牺牲、放弃人民真实需要的错误做法。建国初期,外有帝国主义封锁,内有物资匮乏、恶性通货膨胀、工厂停产,人民生活异常困难。陈云指出:“在财力许可的条件下,要从农村收购主要的出口物资,以便维持农村经济”。(注:《陈云文选》第2卷,第2页。)当时有些地方同志从地方利益出发,实行粮食封锁,阻断贸易,为此,陈云在分析了这种封锁对城市、农村和国家建设都有害而只对中小城市有利的原因后,郑重提出“我们究竟是为大多数之民呢,还是为少数之民”的党性原则问题,他认为,“当然首先要为大多数之民”,“现在是我们管理国家,人民有无饭吃就成了我们的责任”。(注:《陈云文选》第2卷,第15页。)

随着局面的好转,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逐渐转移到国家的建设上来,工业化摆上了日程。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陈云坚决反对那种为工业化而工业化的做法,主张工业的“合理化”应当适应人民的需要。1956年9月,陈云在中共八大上讲话指出:“工业、手工业、农业副产品和商业的很大一部分必须分散生产、分散经营,纠正从片面观点出发的盲目的集中生产、集中经营的现象。”“我们需要一定数量的大工厂,因为许多最重要的工业产品是必须大规模生产的。然而,许多生产日用消费品的工厂,并厂以后产量之所以提高,主要是因为商品品种规格减少,产品单纯了。这种‘合理化’不能适应人民消费的需要,因此,我们不应该鼓励这种错误的合并。”(注:《陈云文选》第3卷,第6—7页。)“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还是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像我们这样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经济稳定极为重要。”(注:《陈云文选》第3卷,第52页。)“稳定人民经济生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共产党必须天天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是要吃饭的,不能天天靠吃马列主义过活,一天不吃饭,肚子就饿得哇哇叫。”(注:《陈云文选》第3卷,第33—34页。)可见,人民的经济生活需要是陈云经济社会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甚至是陈云所有工作的一条红线。这条红线意义重大,从政治上来说,它是全党政策和策略的生命,是党的生命力之所在;从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它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的重大问题。

    三、观念基础:自由是认识了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过程是一个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进程。怎样实现这个过程呢?绝非在书斋或密室里的苦思冥想所能做到的,而是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注:恩格斯:《马克思论费尔巴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所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陈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实践,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在中国具体历史场景中灵活运用。

新中国成立后,在旧社会基础上如何建设一个新社会,坚持怎样的社会发展观,是一个紧迫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7页。)由于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建设事业无经验可循,也由于中国人希望早日摆脱积贫积弱的急切心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有时被抛在了脑后,自然就免不了犯错误。不过在当时,陈云却有着相当清醒而深刻的认识。1959年3月,根据陈云的意见并在他的主持下,国家建委党组起草了给中央、毛泽东《关于当前基本建设工作中的几个重大问题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强调,自由是被认识了的必然。人们越是能够实事求是,思想和行动越是合乎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他们也就越能够发挥创造精神。

陈云在阐明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论的总原则和总方法后,还加以具体化。他指出:“实事,就是要弄清楚实际情况;求是,就是要求根据研究所得的结果,拿出正确的政策。”(注:《陈云文选》第3卷,第188页。)但是,“光靠少数领导干部发现我们工作中的问题、缺点和错误,那是很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发动广大群众和干部对我们的工作提意见。只有根据大家的意见,切实改正我们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才能把人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真正把工作做好”。(注:《陈云文选》第3卷,第187—188页。)陈云无论是对总体的国家发展计划的制定,还是具体的工业布局、建设项目、企业设计的确定,无论是对别人工作的督促,还是对自己工作的要求,总以此为基准。比如他在《保证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指出:“必须继续提倡设计中的创造性,同时又要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墨守成规的倾向必须反对,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我们就不能前进。但是创造性必须和实事求是相结合,否则就会华而不实,不能真正前进。”他还身体力行,在1961年6月到7月间,深入上海市青浦县小蒸人民公社,进行了长达15天的实地调查,深入了解中国农村实际状况。在他给邓小平的信和报告中,孕育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命运攸关的重要思想,比如包产到户和公私并行等思想,这些无不是基于正确认识论的重要成果。这是真正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谓彻底,就在于它能抓住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

    四、结语

在改革开放时期,陈云充分发挥了其尊重客观事实、社会发展要协调平衡、社会发展要有可持续性的一贯主张。首先,在论述社会发展认识论方面继续肯定实事求是。1978年12月10日他在《关于当前经济问题的五点意见》一文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根据现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首先弄清事实,这是关键问题。”“为了弄清‘实事’,我把它概括为六个字,就是:交换、比较、反复。”1990年1月24日他在同浙江省党政军负责同志谈话时再次强调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其次,在社会发展的理念方面继续坚持社会发展要协调平衡的发展原则。1979年3月他在《关于财经工作给中央的信》中指出:“前进的步子要稳。不要再折腾,必须避免反复和出现大的‘马鞍形’。”1981年他在《经济建设的几个重要方针》的讲话中提出,“国家建设必须全国一盘棋,按计划办事”。1984年《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的书面发言》中指出:“改革的步骤一定要稳妥,务必不要让人民群众的实际收入因价格调整而降低。”1988年10月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中指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掌握一定的幅度,不能过高、过快。还是那两句老话: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好事要做,又要量力而行。”第三,1979年6月,在《经济建设必须尽早注意两个问题》一文中前瞻性地谈到了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现已办了的工厂,哪些还未处理污染问题的,我们应该心中有数,逐步加以改变。今后办厂必须把处理污染问题放在设计的首要位置,真正做到防害于先,这是重大问题。”1988年8月在给李鹏、姚依林等同志的信中强调:“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大的国策,要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来抓。这件事,一是要经常宣传,大声疾呼,引起人们重视;二是要花点钱,增加投资比例;三是要反复督促检查,并层层落实责任。”

综上所述,陈云的社会发展观是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下,以人民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整体地把握国情,追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平衡、公平发展。这是一笔重要的思想资源,对我们今天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继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获得更清晰的认识有着重要的启迪。



进入 景天魁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陈云   社会发展观   平衡和协调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160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党的文献》(京)2005年04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