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领:教育的终极使命: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35 次 更新时间:2015-08-12 11:16

进入专题: 教育  

柯领 (进入专栏)  


现在,全球生活在一个越发令人不安的世界,灾难在同人类竟争。从地球正在变暖的生态危机,到地区的各种冲突,从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到悬而未决的核武器问题,从日益严峻的资源紧缺,到教育失败的未来隐患,人类几乎尽了最大努力,也未能阻止这些问题的恶化。很多人开始怀疑,有些问题人类是否根本无法解决?现代文明是否将在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中走到尽头?人类的教育向何处去?这是全世界教育理论界必须要严肃回答的问题。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体系成了发展中国家共同学习的榜样。


一、认识西方教育


西方教育起源于古希腊与古罗马,从古希腊与古罗马开始的"博雅教育"

就倡导"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优雅"这一伟大的品格。西方社会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技革命”这四百多年的发展以后,国家逐渐进化成了充满"自由、平等、博爱"的"市场经济、个人主义、民主政治"三位一体的现代社会,学校教育造就"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家庭教育充满"自由、选择、责任"的价值引导,社会到处都是教堂,充满了教会的教化、启示与心灵的疗伤和灵魂的慰藉,这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最根本的成功之道。可惜,当今的西方文化与西方社会正在越来越沦落成为单向度的技术化统治的物质社会而不能自拔。在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主导下,工具理性大大压抑了价值理性,教育的"沉沦"已成了全世界共同的问题。今天的西方教育在自由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主导下迷失了方向正在失去"博雅教育"这一情趣主义的高贵的精神内涵,被数字化生存的科技爆炸、信息化泛滥、世俗化浪潮盖住了,电脑、互联网与电子游戏正在使全球青少年越来越成为空心人,成为缺少精神深度的白痴,成为身体虚弱、心无定力与人格萎缩的"垮掉的一代",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上帝"这五大关系的渐行渐远的疏离,学校与个人更多追求的是"失去了灵魂的卓越"。教育失去了"神圣感"而变得越来越快餐化、工具化、数字化,全球正在逐渐演变成为文化的沙漠与精神的废墟,"娱乐至死"与“童年消逝”而呈现出垂死争扎状,弥漫着一种物质主义的死亡气息。

  世界沉闷得太久了,打开窗户,让新鲜的空气吹进来吧!教育应该永远是理想主义的事业,要与社会保持距离并引领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学校的风气应该永远是人文主义的、精神的、形而上的,而社会的风气则永远是功利主义的、物质的、形而下的,这一升一降就构成了社会精神文化生态的平衡。人的成长是从个体的自然属性开始的,首先要让孩子成为自由的自然人。凡是没有亲近大地、亲近自然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缺少阳光与大地"精、气、神"的哺育,身、心、灵的发育都不会健全,有气无力永远都难以成熟与长大。事实上,当今的信息化时代,电子网络与游戏给全世界的基础教育带来了严重挑战,据美国临床心理治疗专家介绍,美国因上网与电玩成瘾的中学生占8.7%,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在我看来,互联网的价值一半在建设一半在破坏,一半是进步一半是堕落,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光明一半是黑暗,对未成年人来说,互联网与电子游戏就是新时代的"鸦片",学生们正在沦落成为"电子儿童",家庭与学校稍不注意,搞得不好就会前功尽弃,毁掉孩子一生的前程与幸福。

 在这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社会是围绕"科学技术本体论"来展开的,倡导的是"工具理性高于价值理性","数、理、化"的价值高于"音、体、美"的价值。这种片面价值的发展,使当代社会出现了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的严重失衡。于是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的批评并迫使人类提出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发展战略。哈贝马斯说:后现代是从尼采开始的。尼采提出了"艺术本体论"的社会发展观,倡导价值理性高于工具理性,艺术作为本体价值将超越科学技术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价值中心。在这里,我要不厌其烦地呼吁:在现在这个特定的时代,我们非常有必要使感性的审美精神找到一条通向心灵的道路,并唤起一种渴望、一种内在的冲动,让美成为现实的种种形式。正向威廉·莫里斯说:"我们必须将这片土地由冰冷无情的工厂改造为花园……直到有一天,我们的头顶出现清澈的蓝天,脚下长出茵茵的青草,工人们可以恢复享受四季之美好,博物馆与学校不再是专属于有钱人的消遣,大地之美被重新交还给大众。"

 显然,今天的世界是一个风险社会,在这个风险社会里规避风险的一个主要的办法就是要重建人与自然的联系,人类社会正在实现由"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型。教育要从"养心"开始,要回归天道、回归自然、回归传统、回归原始、回归农业社会,倡导"生态世界观、公民、体育、音乐、文学、美术、哲学学习第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英语、电脑学习第二"这种以美育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


二、人类的教育思想可以终结吗?


为了使大家能够理解以上描述,现在,让我对人类教育作一个总结性的发言:人类到现在为止,还不完全知道,好教育应以人的什么素质为中心展开。开始于2001年的”中国新课程教育改革“还在为“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争论不休。有的说,要以杜威的“活动论”与加德纳的“八大智能理论”为基础,有的说,要以凯洛夫的“知识论”为基础,有的说,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这都是一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观点,没有一个公认的结论。据我研究,中国的教育是以“知识”为中心展开的教育体系,属于二百年前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创建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体系,美国的教育是以“能力”为中心展开的教育体系,属于一百年前美国教育家杜威创建的“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教育体系,而我创建的教育是以“人格”(价值观)为中心展开的教育体系,属于未来世界的生态文明的教育体系。在我看来,中国的教育体系落后美国教育体系至少50年,美国的教育体系落后我创建的教育体系也至少50年, 没有办法,这就是规律的魅力,人类迟早都会走到这一步。我可能是人类教育思想的终结者,把人类的教育思想已经推到了“朱穆朗玛峰”的高度。在我之前人类教

育主要有“孔子、柏拉图、卢梭、赫尔巴特、杜威”这五大教育思想体系,我的“以美为本的教育理论体系”把他们的教育思想全部包涵并形成了新的结构,而且升华出了一种 可操作性的“新的世界观与新的方法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美是教育的本质,使人类教育思想终于形成了一个最优化的闭环系统,人类的教育思想因此而一劳永逸地终结了。所以,我是死了以后才出名。

 实际上,好的教育=人格+知识+能力;人格是“道”,知识与能力是“术”,教育要以人格为中心展开,在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的前提下去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人格首先是一种正能量的价值观、一种气质、一种生命活力、一种正义感、一种大我的精神、一种眼界与层次、一种唯美主义与理想主义的阔大的境界与心胸、一种利他主义与英雄主义的生命情怀,一种做人与做事的优秀品质与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良好的习惯,这构成人的核心精神力量。

研究教育30年,在中国出版了《追问教育的本质》、《培养“野性而又高贵” 的孩子》、《中国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待出)这样三本书,高兴的是,现在中国基本上每个省都有一些先知先觉者的学校在按我提出的“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人” 这一核心理念在办学,在现有课程的体系下,增加一些培养“野性”的课程与培养“高贵”的课程,修修补补,总比什么都没有改变好。四川省教育厅也在攀枝花市的一些小学与初中按这种理念进行教改实验,效果很好,成功的经验也推荐给了教育部。其实,教育的规律很简单:“美是教育的本质,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是古今中外一切优秀者身上的共同素质;人在12岁以前主要就是做两件事:一是尽性的自由玩耍,让身体得到和谐而健康的成长;二是充分的感受艺术,让心灵得到和谐而健康的成长;12岁以后,逐渐加强对“生态世界观、公民、体育、艺术、中西人生哲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电脑等学科的学习;进入大学后,强化人文精神与专业技术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三个方面的综合训练”,这就是人类教育的普遍规律。

据我研究,美国当今的教育系统已接近这一规律70%左右,而中国的教育系统才接近30%左右,这就是差距。教育与国家各行各业的关系是水涨船高的关系,教育的差距导致了国家与国家之间方方面面的差距。中美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层次,一个是能力中心,一个是知识中心。根据我的体验与感觉,发达国家的社会生活普遍有一种“野性而又高贵”的气场,他们普遍喜欢户外活动与艺术化的生活,这是从古希腊继承下来的气质与生活方式,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生活普遍缺少这种气场,更多的是室内活动与吃喝玩乐的娱乐,这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最根本的区别。

事实上,以后全世界的教育也应该按“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人”这一核心理念展开,才能最大程度实现教育的育人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为这是教育的普遍规律。目前,欧洲的教育野性不够高贵有余(福利社会,普遍懒散),美国的教育野性有余高贵不够(后现代文化,重视体育缺少人类经典教育,层次不高),中国的教育是既不野性又不高贵(严重缺少体育与美育的训练),以知识为中心,最高境界就是状元、是学霸,很土,也很庸俗......

 野性与高贵是人生的根基,在美学上属于崇高美的范畴,是人类精神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的美。教育要去充分发展人性,野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充分发展,高贵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充分发展。“野性与高贵”是对人的品质的期望与要求,这一素质能使个体最大程度地走向自我实现与社会实现,获得最大的幸福感。“野性”就意味着身强力壮、吃苦耐劳、追求自由,把身体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值,充分体验个体身体本能的美好;“高贵”就意味着情趣高雅、追求卓越、严于律己,把个体精神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值,充分体验人类精神文明的美好。一个人如果缺少“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就缺少“力与美”的内在需要,缺少健康的鉴赏力与判断力,缺少冒险精神与想象力,缺少追求真理的勇气与正义感,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内心深处就缺少追求卓越的生命激情与爆发力,就很难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尽性而成为优秀的人才,“要尽人之性,才能尽物之性”,这就是教育的真理。


三、中国教育向何处去?


我居住在美国旧金山高科技的“硅谷”,这里是全世界高科技的中心,有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苹果公司、谷歌公司、雅虎公司、脸书公司、思科公司、甲骨文公司、英特尔公司、特斯拉公司等,这里的基本情况是,公司里的CEO群体、最顶级的发明家与设计师,以及市场营销的人员主要是白人或犹太人,中间层的技术经理许多是印度人,中国人主要就是第一线从事生产的电子工程师,这些在中国第一流的理工科人才在美国获得硕士与博士后在这里主要就是当工程师,成为工具人,很难再有大

发展,而且普遍木讷,基本上没有文化爱好。我问过一个在美国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的台湾来的工程师,为什么这样,他回答说:“只要在美国公司工作过的人, 都能感觉到这三个层次的人的存在,主要是儒家文化教育的结果,儒家文化教育我们,刚毅木纳,吃苦耐劳,好好读书,争当状元,成为人上人,把我们培养成了有

用的工具,所以,我们在这里主要就是当工具人,被别人使用,吃很多亏,工作做的最多,薪资最少”。据我观察,中国的工程师们普遍缺少这种野性而又高贵的人 格,实际上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都缺“博雅教育”倡导的这种人格教育,严重缺少体育与美育的训练,使得中国人普遍缺少冒险精神与浪漫精神,所以,全世界各行各业最顶级的优秀的华人很少,也就是这个原因。我们要永远记住:人格的高度决定发展的高度,人格决定国格;一个人的心有多大,他的人生舞台就有多大·········

目前,在我看来,全世界的中国人还主要是肉体站起来了,精神还没有站起来;主要是肉体走向了世界,精神还没有走向世界。说到底,今天的中华民族与当代的中国文化还缺少世界性的崇高美的精神内涵与精神境界。美 国的主流电台与电视台,一年四季基本上听不到一首中国音乐,看不到一部中国电影,只有少许西方人拍摄的纪录片与新闻报道,这不是西方人的傲慢,而是今天的

中国文化还主要是农业社会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既土气又俗气,严重缺少世界性的审美品味,缺少野性而又高贵的精神,缺少崇高美的内涵与精神意境,不具备世界的传播性与文明的影响力,只是地方性的,自娱自乐,自生自灭。人类的崇高美是一元的、绝对的,是人类的共享文化,人类的优美则是多元的、相对的,受地理环境与人文传统的影响,有多种风格。其实,文化是一种生活样态,人类好的精神就只有一种,这就是“野性而又高贵的精神”,只有具有这种精神品质的文化才具有榜样的力量,也才具有文明的示范性与传播性。显然,中国还需要大力发展具有世界美学境界的高雅文化。

改造国民性的口号如雷贯耳喊了一百多年,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改造国民性的方案,我看,没有一个方案合格。应该说,中华民族的根本问题是“人格”问题。现代文明之公民理念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独立人格,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与当代的意识形态文化有阻碍个体独立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倾向,这些世代相传的错误观念阻碍了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古老而且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文明进程。在我看来,中国的改革主要应围绕两个方面展开:宪政民主制度的建设与现代教育体系的建设。所以,中华民族如果要精神站起来与精神走向世界,就需要我们“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不顾一切地进行宪政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全心全意地倡导唯心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文化,立足“美是人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及其人类文化的本质”去“重建中华民族的教育文明”: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始、古朴、典雅”的美学精神与西方传统文化的“崇高、优美、豪华”的美学精神结合起来,把个人主义的儒家心学、道家哲学、禅宗美学与西方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东方“天人合一”的精神是一种形而上的文化具有文化的最大内涵与外延将吞并西方形而下的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而创造出一种“新天人合一”的文明,超越“孔孟之道”为我们设计的“以德为本”的教育怪圈,由”以德为本的教育体系“转型为”以美为本的教育体系”;由“培养工具人“的教育体系转型为”培养文明人“的教育体系,使每个人都能“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通过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与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最终把中国建设成为天人合一境界的——美学的“市场经济,个人主义、民主政治”四位一体的现代社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文明崛起,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繁荣作出更多与更好的贡献。

                                                         

2015年8月8日于美国旧金山

进入 柯领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教育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1165.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