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康宜:余英时与张充和的诗缘和曲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003 次 更新时间:2015-06-18 18:33

进入专题: 余英时   张充和  

孙康宜  

在海外华人文化社群中,余英时先生与张充和女士(书法家兼昆曲家,今年已高龄九十七)的文字因缘早已传为佳话。首先,余、张两人均为钱穆先生的学生,多年前钱先生过九十岁生日时,两人曾合作完成了一组祝寿诗——那就是,由余先生先写四首律诗,再由充和将整组诗写成书法——赠给钱先生。当然,除此之外,他们之间还有许多类似的文字合作。


早自1961年张充和与丈夫傅汉思(已於2003年去世)从加州搬到康州,他们便与余英时开始文字交往。汉思一向研究汉代文学,而当时余先生(在哈佛)也正专攻汉代史。由於哈佛与耶鲁相离不远,故彼此在学术上时有联系。余先生和充和虽会面较晚,但由於两人都师从过钱先生,後来「一见如故,成为忘年交」。1968年春充和到哈佛表演昆曲,那时余先生曾写了一组赠诗给充和,多年後居然引起了一场中国大陆和美国读者的「和诗热」。1977年余英时从哈佛转至耶鲁历史系任教(直到1987年才转去普林斯顿),前後有十年在耶鲁大学与汉思及充和共事(汉思在东亚语文学系教中国古典文学,充和在艺术史系教书法),彼此之间的关系自然更加密切。


我以为,在目前充和的海外朋友中,余英时或许是对充和「相知最深」的一人。因为余先生对充和「相知」甚深,故能对充和的艺术本色做出精确的表述。例如,有一回充和向余先生展示她刚「发明」的菱形六角盒,盒内装有乾隆时代的一块墨——原来那次充和一时临机应变,费了老半天,把丈夫汉思买来的裱盒改装成仿古的「墨水匣」。充和一边打开墨水匣,一边对余英时说:「你看,我多麽玩物丧志。」


没想到余先生立刻答道:「你即使不玩物,也没有什麽『志』啊!」


余先生那句话刚出口,充和已大笑不止。


我以为只有像余先生那样真正了解充和真性情的好友才说得出那样的话。那句话就妙在一种既「调侃」又敬慕的语调中。


的确,余英时一向十分敬慕充和女士那种「没有志」的艺术生活——包括她那随时可以进入唱曲和自由挥墨的心境。相形之下,由於今日社会环境的改变,许多人都已经无法再过那种优雅淡泊的生活了。或许因为如此,1982年余先生在充和的《曲人鸿爪》书画册中所写下的题诗,就表达了对这种情况的无奈:


卧隐林岩梦久寒,

麻姑桥下水湍湍。

如今况是烟波尽,

不许人间有钓竿。


必须说明,以上这首七绝原是余先生写给钱锺书先生的旧作。但放在《曲人鸿爪》中,却令人大开眼界——它提醒我们,今日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不许人间有钓竿」,所以多数人已经不可能再过那种优游林下的生活了。相较之下,充和何等幸运!


我以为充和一直是一个踏实独立的「淡泊」人。她的诗中就经常描写那种极其朴素的日常生活内容:


一径坚冰手自除

邮人好送故人书

刷盘余粒分禽鸟

更写新诗养蠹鱼


──《小园》诗第九


游倦仍归天一方

坐枝松鼠点头忙

松球满地任君取

但借清阴一霎凉


──《小园》诗第二


可见,充和平日除了勤练书法和昆曲之外,总是以种瓜、收信、养鸟、写诗、观松鼠、乘凉等事感到自足。那是一个具有平常心的人所感到的喜悦。在她的诗中我们可以处处看见陶渊明的影子。


在所有朋友中,余英时大概是为充和题字最多的人。在她所收藏的另一部较新的书画册《清芬集》里,充和曾请余先生作为第一位题诗者——顺便一提,该集封面是陈雪屏先生(即余先生的岳父)於1983年(癸亥)为充和题签的。总之,在他给《清芬集》的〈浣溪纱〉(1983)题词中,余先生不忘提起充和寄情曲艺和诗书的艺术生涯,真可谓知音之言:


绝艺惊才冠一时,

早从烂漫证前知,

便携歌舞到天涯。

闲写兰亭消永昼,

偶裁凤纸寄相思,

任他镜里鬓添丝。


後来1985年充和自耶鲁退休,余英时的赠诗是:


充老如何说退休,

无穷岁月是优游。

霜崖不见秋明远,

艺苑争推第一流。


以上这首「退休诗」一直到十五年後(2000年)余英时偶然重访耶鲁校园时,才有机会在《清芬集》下册中以题字的方式补上。此诗提到充和的两位恩师——即「霜崖」先生(曲家吴梅)和「秋明」先生(书法家沈尹默)——特别令人感动。今日斯人已去,但充和每日仍「优游」在传承自两位师长的艺术境界中。诗中好像在说:充和的两位名师虽各有擅长,但充和却能以她那「青出於蓝」之才,而兼二者之才,故自然成为当代昆曲和书法的「第一流」。我想,若非充和的「知音」,余先生绝对写不出这样的诗来。


由此也令我想起:从前1968年春在哈佛的曲会中,余英时为充和所写的一组诗,早已注定了这段友情和文字因缘之间的密切关系。


本报资料照片原来1968那年的春天,充和带着她的女弟子李卉(即张光直夫人)到哈佛表演昆曲。那天她们演唱《思凡》和《牡丹亭》里的〈游园惊梦〉。曲会完毕,余先生就即兴地写了一组诗。因为当时大陆正在闹文革,故其中一首曰:


一曲思凡百感侵,

京华旧梦已沉沉。

不须更写还乡句,

故国如今无此音。


後来余诗整整沉睡了十年,但1978年秋它却奇妙地「复活」了。


且说,在文革期间,大陆的昆曲早已被整死了。一直到1978年文革过後,人们开始又可以欣赏昆曲。就在那年十一月间,充和的二姊张允和(即北京昆曲研习社负责人)有机会到南京江苏省昆剧院看了一场昆曲(看《寄子》等剧),十分兴奋。当下张允和就提笔写信给在美国的四妹充和,告诉她有关南京演昆曲的盛况。


接信後,充和立刻回信,并把从前余先生所写的那首诗(中有「不须更写还乡句,故国如今无此音」等句)寄给北京的二姊允和。


当时充和在信中只说,那诗是「有人」在1968年的哈佛曲会中所写的,所以允和完全不知那诗的真正作者是谁。


收到那诗後,允和十分激动。同时因为她刚从南京看昆曲回来不久,还处於十分兴奋的心境中,故立刻写了两首和诗,快寄给四妹充和:


(1)


十载连天霜雪侵,

回春箫鼓起消沉。

不须更写愁肠句,

故国如今有此音。


(2)


卅载相思入梦侵,

金陵盛会正酣沉。

不须怕奏阳关曲,

按拍归来听旧音。


允和以上两首诗等於是对「有人」诗中所谓「故国如今无此音」之直接答覆。据张允和说,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故国如今有此音。」


收信後,充和也十分感动,立刻写了两首和诗给二姊,题为〈答允和二姊观昆曲诗,遂名为「不须」〉:


(1)


委屈求全心所依,

劳生上下场全非。

不须百战悬沙碛,

自有笙歌扶梦归。


(2)


收尽吴歌与楚讴,

百年胜况更从头。

不须自冻阳春雪,

拆得堤防纳众流。


有趣的是,不久允和的许多曲友们——包括北京昆曲研习社的诸位同仁——都开始流行「和」余英时那首「故国如今无此音」的诗。最後他们将所有和诗集在一起(充和将之戏称为《不须曲》),由戏剧名家许姬传用毛笔抄录下来,寄到美国给充和。後来余先生有机会「展卷诵读」这些和诗,自然感到「受宠若惊」。


其实余英时先生并非「曲人」,以一个「非曲人」的诗作居然能引起如此众多曲人的「读者反应」——而且该读者反应还持续地贯穿在中国大陆和美国的文化社群中——由此可见旧体诗词「兴观群怨」的感染力了。


【2009/11/30 联合报】



    进入专题: 余英时   张充和  

本文责编:黎振宇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949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