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幼棣:北京与河流的关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02 次 更新时间:2015-06-04 12:22

进入专题: 城市规划   母亲河  

朱幼棣 (进入专栏)  

我认为造成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北京半个多世纪发展过程中,城市的水系受到严重破坏。

我翻检历史资料1951年的降雨量比这次的要大,我记忆中1951年没有给北京造成大水灾。淹的顶多是城南龙须沟一带一些低洼的地方。一个城市的水系并不能完全用下水道来替代。城市的地表水跟污水应该是两个系统,如果把城市地表水统统以下水道解决,不管下水道的直径或者下水道做得多么粗,完全容纳整个城市的地表水是不可能的。

世界各国的首都都有河流,北京可能是唯一没有的。北京原是有河的,母亲河是潮河、白河和永定河。永定河原名无定河,常年洪水泛滥,康熙年间经过治理后,希望其成为一个能够安静下来的河流,由此改名。

北京的母亲河原都有水,但我们一直把洪水当成首要应解决的问题,忽视华北平原、华北地区干旱缺水才是我们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断地修水库,导致北京几条主要河流常年断流,北京缺水的问题日益凸显。

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水库是官厅水库(北京怀柔地区),库容2。亿立方米,应该足够防止永定河洪水十年一遇、二十年一遇。但此后,全国兴起修水库热潮,永定河上游接着兴建了500多个水库。而官厅水库继续扩容到40多亿立方米,却只有6%蓄藏着水,水利工程建设极大浪费。而且水库常年蓄水,北京永定河长期处于断流状态,使北京市地下水得不到补充。

我们都知道南水北调工程,但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水还没有调到北京,调水成本很高。为了南水北调工程,专门成立一个南水基金,为筹集资金,用几毛钱附在水价里。我并没有喝南水北调的水,但我要为南水北调的水付出代价。这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对于施工队来说,跟高速公路收费一样,收费时间越长越好。只要用这个名义筹集资金,时间越长收益就越多,这也影响了调水的效率和效益。现在来看,调水工程跟年计划相差还是很大的,当时年计划年调人120亿立方米,后来说只能100亿,后又说只能80亿,调到北京只有10亿立方米,不到1/80

调水的成本应该核算一下.调至北京每一立方米是多少钱,7块?8块?10块?如果是这样,海水淡化也就是6, 7块钱,而海水淡化已经完全达到饮用水的标准,调来的水还达不到呢。华北地区80%以上是农业用水(主要种小麦和种玉米粮食作物),如果调整农业结构能节省大量的水,我们给农民一定的补助,既可以节约大量的农业用水,也能够满足城市用水的需要,何乐不为。北京城其实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北宋和辽时期北京城的中心在现在的莲花池附近,莲花池就是一个很大的湖。而元朝,我们的祖先有魄力、气概能够把低洼地区的河流、湖泊包容在城市里,那个时候治理了北京的水系,修了现在的中南海、北海、玉渊潭,甚至后海一带,也是利用原来的古河道修建了湖泊和一部分宫殿。而现在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先搞行政中心,前面建文化广场、大草坪,以行政中心为主。古人是将河流、生态、湖泊统筹考虑。

北京的湖泊、水面没有减少,主要是都跑到上流水库里,跑到官厅水库、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城里人看不到罢了。光永定河流域就有700多个水库,把这些水都拦在山里,在峡谷上还修了一个钢筋水泥的防汛大坝,水一点都流不出来。山里没办法浇地,不能灌溉;如果水库里的水要灌溉,需要很长的引水渠。当然水库周边也不会有庄稼。北京原来有很多湖,海淀地区有很多湖泊和湿地来调解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有互相转换的过程,现在水库里的水除了引水渠往下流以外,其他蒸发掉了。城里也没有湖泊帮助地下水和地表水转换,随着城市建设地表精心的硬化,都是水泥地或者石头地,地表水白白流失,地下水只能越打越深、越长越深。地下水需要几十年、上百年才能形成,听说现在北京朝阳区一带有上干平方公里的水漏斗,地下水质量非常好,但这个水资源量很有限。

人类历史皆是傍水而居,河流是我们的母亲河,怎么在城市规划和发展里给河流、湖泊留下生命,留下它的一席之地,这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的。


进入 朱幼棣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城市规划   母亲河  

本文责编:chenp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吾乡吾土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877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三月风》2012年10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