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嘉健:文化冲突:社会心理与文化政治问题

————从美国电影《Crash(撞车)》联想到社会心理学和文化政治学的分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55 次 更新时间:2015-11-11 15:41

进入专题: 文化冲突   社会心理   文化政治学   多元文化  

吕嘉健 (进入专栏)  


美国电影《Crash》(撞车,2004)堪称一部熔铸了浓厚社会心理学和文化政治学色彩的阐释性电影,它发行11年了,从世界政治和一般社会状况的视角来看,越来越证明它通过艺术形象所揭示的问题,是经典而深刻的,发人深省。严肃的探索电影需要而且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温。宜乎其获得2005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剪辑三奖。优秀的好莱坞电影的确能够以错综复杂的叙事来表现深刻的人性问题、社会纠结冲突的状况和探索人类文化的复杂矛盾。我喜欢反复看这样的电影,因为我处身于一个多元文化境地的宪政澳洲。



一、隔膜与误会,傲慢与偏见


仿佛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若宿命的必然,在短短的36个小时内,一场意外的撞车事件把生活在洛杉矶素昧平生的一群人推入了多米诺骨牌式效应的情绪深渊中……


“撞车”不过是多元文化冲突的象征意象。影片里撞车的场面不多,在开头,中间和结尾,一共三次。全片主要讲的是各种不同文化、种族的人在冲突,在误会,在报复,在发泄偏见。于是悲剧连环重叠。


这是一部由很多“碎片事件”与巧合偶遇的人物关系与文化冲突主题线索贯穿链接生成的“撞车结构式”之电影。多个“碎片事件”是一个个同质异构的横断面,人物关系是情节的关联线索,文化冲突主题则是串联所有“碎片事件”的灵魂。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个隐秘的社会学因素,那是多数人不会注意到的人性因子:每一个人在各自生活命运存在处境中所遭遇的难题、困境和自身焦虑。它们是文化冲突隐性在场的配角,既像添油加醋的助燃剂,也像趁火打劫的小偷,给文化冲突事件增加了不光彩的力量。习惯观察和思考的观众,必然善于精细分析此种附加推手的文化因素。——再强调一点:人性之中永远隐藏着互相误会和隔膜的因子,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了解和理解已属困难,何况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族群之间!


断片一:地区检察官白人里克与娇惯的妻子简被两个黑人小伙儿用枪指着头,无奈地看着他们抢走自己心爱的SUV座驾。回到家之后,余惊未消的里克和简雇用了墨西哥锁匠丹尼尔,为他们家所有的门换上新锁,以免再遭遇到被窃被劫之类的恐怖经历。简无意中瞥见丹尼尔的文身,她断定丹尼尔也是黑社会分子,会私配许多的钥匙卖给同伙,实际上,丹尼尔只是在勤劳努力地生活着,有着可爱漂亮的妻女……


断片二:那个换锁工墨西哥人丹尼尔的女儿很害怕被子弹打中,晚上也躲在床底下睡觉,父亲给她编了一个美丽的谎言,说给她穿上一件天使的衣服,就可以避弹。墨西哥人去给一个波斯裔老头法赫德换锁。波斯老头的小店总是给人偷窃。墨西哥人说,锁换好了,但是主要是门的问题,要换门,波斯老头认为墨西哥人在讹他的钱,结果墨西哥人换锁的钱拿不到,气愤地走了。第二天,法赫德发现商店被人闯入捣毁,墙上涂满了仇视阿拉伯人的字句。保险公司认为是法赫德拒绝换门而导致被盗,拒绝赔偿。那家商店是法赫德的所有家当,他满腔悲愤无处发泄,更加坚信是锁匠与黑帮有所勾结,因为昨天一阵争吵之后就找人报复。于是他转而将全部的怨恨,归到锁匠丹尼尔的身上,拿起枪就去找墨西哥人算账,墨西哥人的女儿扑过去护卫着父亲,波斯老头开枪了,墨西哥人和他的妻子看着女儿中枪,悲痛欲绝……可是,奇迹出现了,女儿安然无恙。原来当初波斯老头去买枪时,因为不通英语和店主发生了冲突,结果买回来的是空包弹。他从狂怒中清醒过来,却不知道是空包弹救了他,以为是上帝在拯救他。


断片三:白人警察莱恩在执勤时看到前面一辆林肯车里的黑人女人克里斯廷在给一个黑人男人口交,喝令停车检查。正在兴头上的黑人女人不以为然,加上喝多了酒,于是对着白人警察说:“你看到白人女人在为黑人男人口交你才应该气愤。”这个正被情欲膨胀得坏了脑子的黑玫瑰,无端被干预中断了性的享受,大约轻佻的天性里带着混搭了潜意识中对白人的敌视情绪,忍不住就向警察挑衅了。于是惹怒了白人警察,即以深夜对可疑人物进行搜查为由,对她实施全身搜索,在她的身上摸来摸去,从肩部到乳房,顺着腰线到丰满的臀部,在她的臀部和两腿之间直摸到私处。警察无疑是在发泄着他接受到的挑衅所引起的愤怒反弹,并夹杂了莫名其妙的蔑视和厌恶情绪,而并非是下流的调戏。黑玫瑰此刻双眼饱含着屈辱和痛苦的泪水,簌簌滚下来,他的丈夫只能忍气吞声地道歉,以获取警察的释放。回到家,黑人妻子对着丈夫如火山爆发般大发雷霆。


后来的某一天,这个黑人女人撞车被压在车里,生命危在旦夕,来抢救她的就是这个侮辱过她的白人警察莱恩,她歇斯底里地叫喊,恐怖地加以拒绝,汽油淅淅沥沥地流下来,但是白人警察非常镇静而温和友善地好言相劝,把她从燃烧着的快要爆炸的汽车里拖出来,使她死里逃生。黑人女人带着新的眼光在看着这个白人警察。一种温柔感激与不可置信的感觉,夹杂着异族文化的隔膜打量之复杂心理,在这个特别漂亮的黑人女子的灵魂里回荡。


人的情感反应是由现场情境触发,而经由性格主导之路径依赖演绎,再加上文化集体无意识的暗示,还会参杂了这段时期个人生活背景下的情感情绪积累,而逐渐生成一种复杂的不能自已的心理状态。


断片四:就是这个白人警察莱恩,因为自己的父亲撒不出尿,非常痛苦,每天晚上他为父亲的痛苦而苦恼,但是他父亲给医生看了一年,还是治不好。他要求医疗主管改换另一个医生,但是健保局主管莎妮可很冷淡,总是拒绝,任凭他如何的请求,就是不肯在程序上破格给予他父亲方便。莱恩失望愤怒之余,从对方的名字得知她是黑人,乃以带有种族歧视的话语出言讥讽,两人结下梁子。原来莱恩的老父为人慷慨,在黑人还遭受普遍歧视的年代里,便已在他管理的工厂内给予黑人劳工平等待遇;然而时移世易,这样一个乐于帮助少数族裔的善人,后来却在政府旨在补偿少数族裔的积极政策下,受到政策性的排挤而失去他自己的工作,陷入贫病交加的凄惨境地。看见老父凄凉的晚景,莱恩逐渐对于受惠于不公平政策的少数族裔,衍生出一股不平的愤慨。

白人莱恩对黑人整体的偏见,是某个具体的黑人之不当表现引起的,也带着历史错置背景的不幸反应,由此激发了他对生活渐渐充满了恼火。——结果他郁积的愤懑借机就在那天深夜向着黑人女子克里斯廷发泄了。


断片五:影片从头至尾的视角主角是一个黑人青年,对白人占统治地位的状况感到非常敏感和愤怒,于是一直在采取报复的犯罪行为,他的同伴是一个非常天真善良的黑人小伙子,是检察官的弟弟,被他连累,最后逃跑离开了这个伙伴,却在路上遇上了一个白人年轻警察在开车,于是搭上了顺风车,当他看到车上有一个和自己喜欢的人像模型一模一样时,就开心地笑了起来,并且要从口袋里拿出来,想给警察看看。可是年轻警察以为这个黑人想掏枪,他对这个黑人的笑非常反感,喝令他把手从口袋里拿出来,可是这个黑人没有听从命令,结果被警察开枪杀死。令人伤心和懊恼的是:这个白人年轻警察一直反对对黑人的歧视,就是他反对自己的伙伴警察莱恩侮辱那个黑人妇女,可是却是自己误会开枪杀死了一个善良的黑人小伙子。


就像暴躁的简呼喊的那样:“我一直很愤怒,但却不知为什么!”踯躅于种族、阶级、生活、命运漩涡之中的人们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愤怒的理由,平静的日常生活表面之下始终煨炖着不幸与冲撞。



二、从愤怒发泄到厌恶性敌视再到极端化的攻击


有人如是评价这部电影:“它将人与人之间的歧视行为刻画得淋漓尽致——故事里的每一个人,既是受害者,又伤害了他人,每个人既是恶人,又是善人,但无论害与被害,善于不善,都在文化的大熔炉下变成非善非恶的人。警察、店主、锁匠、抢劫犯、医生各色人物都成了洛杉矶的种族问题的缩影,看完以后,真让人想说一句:这就是美国,这就是洛杉矶,一个流淌着多重文化血液的地方。这部电影,会让你看到赤裸裸的歧视行为,看到被不同文化浸染的人们如何在不理解中走向毁灭,又在相互理解中得到重生。”


人类噢,你们是多么的以自我为中心又多么的自我傲慢,你们是多么的不能沟通又是多么的容易误会,你们是多么的情绪化又多么的不善于、甚至来不及讲理,你们的内心有那么多的自以为是,不满,偏见,厌恶,愤怒,憎恨,于是总是对别人发泄和敌视。


这部电影具有非凡而深刻的真实性:它把一般人类中的误解、利益冲突、妒忌心等等人性劣根性,与具体特殊情境下不如意的事情所引发的激烈情绪心态,再加上多元文化背景中不同种族之间的隔膜和偏见,通通交集在具体的事件或场面中,使人无法简单判断,究竟这是种族歧视,还是社会情境里“他人即地狱”的人际关系演绎。其实,出色的艺术作品,需要表现的就是由多因和诸种条件、并且是渐缓积累的社会问题之情节过程。生活就是由无数不同性质、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的细节互为因果地扭结成麻绳一般的刺激反应性过程。


我们需要知道,社会心理学指出:敌视—攻击—冲突这些意识和行为,需要有“唤醒状态”,偏见可以是积淀性的刻板印象潜意识,不过很多偏见是隐身于某些动机之后的,在一个主张政治正确的时代社会背景里,种族偏见总是寄托于特殊而具体的人际关系误解和特定的情绪唤醒状态之下。最典型的就是人与人之间“异己性”的厌恶心态。——所谓“唤醒状态”是指人们可以通过刺激的方式激发起潜在的反应、情绪和观念,包括性唤醒、愤怒唤醒、欢乐唤醒和羞愧唤醒等等。例如厌恶性情境、不适、受挫折、受侮辱和拥挤、炎热等等刺激,都会唤醒人们的愤怒、敌对和攻击性。


饱受挫折和遭遇失败的人,会表现出较高程度的偏见,而且往往会在情绪化状态下失控,愤怒产生逆反心理,偏见,继而是敌视,报复,攻击。受过歧视、蔑视等不公正待遇,或者曾经被虐待的人,心理容易走向极端,甚至变得残忍。——这是值得跑步进入现代化社会的中国人特别注意的社会心理学常识,《Crash》在这方面有很好的艺术案例。


检察官里克的妻子简,因为刚刚被黑人劫犯用枪指着自己的头劫走了心爱的座驾,回到家看到墨西哥锁匠丹尼尔身上的纹身,不由得就产生了强烈的反感,这种反感中带着偏见,认为纹身的人就是黑社会,这在很正派的白领人士心里,是一种隐藏的刻板印象;但是被异族黑社会人物劫持的特定情景,结合着此刻看到的纹身锁匠,都构成了有力的“唤醒状态”,唤醒了她心中的厌恶情绪、转移性发泄受损害的情绪,以致不讲理的莫名其妙的偏见认定,把善良锁匠认定为也是黑社会分子。这种在特殊情境下或者在其他背景里被损害和被侮辱的心理之报复转移,都必然基于一些刻板印象的认知和文化差异的隔阂。


厌恶性情境可以激起人们敌对性的认知、敌对情绪和唤醒状态,继而引发攻击性行为。这样的反应使我们更容易将他人的意图理解成恶意的,并报之以攻击。(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波斯老头法赫德为什么认为墨西哥锁匠丹尼尔一定是与黑帮勾结,来盗窃他的小店呢?因为他的小店总是被盗,而丹尼尔换锁的时候建议他要换一个门,节俭成性的法赫德就以为来做活的人总是要借机讹人,赚取更多的工钱,自然拒绝了他的建议,恰好换锁的第二天他的小店就被人捣毁,并且墙上写满了侮辱阿拉伯人的词句。这个事件最能看到种种因素错综复杂交织的状态:种族的歧视,社会不良治安的背景,然而引起导火索的还是丹尼尔建议法赫德换门而未果的前因,人们总是认为在利益冲突中,不能达成自己目的的对家,会恶性报复。丹尼尔换门的提议,好心反而收获的是恶意性的怀疑,也与他们是不同的种族的厌恶性心态有关,偏偏捣毁小店的家伙就是种族歧视分子,并且要留下种族侮辱的标语。中国古人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放在其他种族那里,多少也会有共鸣心理。当然,被损害和被侮辱之下的法赫德,激怒愤恨的情绪冲昏了头脑,失去了理智,没有证据,在偏见和敌对性情绪下,就形成了简单的推论,拿起枪就去找丹尼尔发起攻击。


世界上的事情,很多情况都是在偶然巧合中发生的。大家在不同的轨迹上行走,按着自己的意志径自去做,却在共同交往和狭窄的空间中竞争,在恰巧的状态下,互相交集构成一个戏剧性的情节,许多小事件和细节,形成了表面证供成立的一系列的逻辑关系,便被冲动情绪化的人们直觉生成简单直接的单因推理。法赫德的错误报复、丹尼尔女儿中枪不死、偏偏法赫德买到的是空包弹、丹尼尔给女儿讲的天使衣服可以避弹的故事,等等,都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的巧合交集啊。这个世界缺乏的不是巧合,缺乏的往往是理性的、实证的事实证据和合乎逻辑的推理,多的是情绪化的冲动和任性的发泄。在多数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们都是情绪化动物,而不是有理性的人类。


在中国国内,当人们史无前例地开足马力追逐私人权利和自由,极致任性地追求自我成功和目的之时,种种Crash(撞车)之发生,像高速行车之变道、飞机前后座伸展互相妨碍一样,频繁地、普遍地、时时刻刻地演绎着。其中既有文化的,也有人性的,还有具体状况下心理性格反应的,更有直接利益、意见、观念异己对立的种种冲突。在中国,幸运的是由于人口膨胀,限制外来移民,以上的种种矛盾,主要的还是在汉族内部自己人之间发生。多元文化的冲突,并不是中国人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换言之,恐怖主义在中国,不是大事。


反复观看电影《Crash》使我想到:中国人“窝里斗”的问题,在今天用社会心理学重新审视,会发现很多都是在人际关系中不公正的待遇、歧视和傲慢、偏见和误会之下发生的,都和权利的缺失和权力的过度使用有关。当人们的精神心理普遍觉醒之后,他们不会再委屈求全,不会再忍气吞声、忍辱负重和忍性卖命,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尊严,人们在愤怒状态下走向极端,会成为社会冲突中的“新常态”。所以结论就是:全社会的民主化、法治化和重建道德常识,是为了人人得到和平善良和正义理性的常态利益,好社会的意义即在于此。



三、多元文化冲突的文化政治问题


所有人都充满了偏见,充满了傲慢,充满了误会,都把自己生活里的不愉快,不满意,自己的不幸,自己的生气,发泄到自己所不能理解的陌生人身上。最陌生的人就是不同种族的人,异己就是产生文化抵触甚至排斥的陌生人。这就是在21世纪里逐渐浮出海面的文化政治主题。


影片里的某个人物说:他妈的谁把这么多的文化搅和在一起的!好像是个黑人说的。白人,黑人,黄种人;波多黎各人,萨尔瓦多人,意大利人,波斯人,墨西哥人,中国人……都在美国这个大熔炉里搅成一锅粥。从最主要和表面的情节来看,这部电影里的社会冲突,都是在不同种族的人们之间发生的。


多元文化冲突的问题,应该说是电影《Crash》最直接和最主要的矛盾安排线索。这样的文化冲突,在美国是一个突出的大问题,因为美国号称多元文化的大熔炉。在“美国梦”的早期描述里,认为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移民来到北美这个地方,大家都放弃自己的原始种族出身差异和母国的文化惯性,大家认同我们都是“美国人”,不管原先是英国人、爱尔兰人、法国人、荷兰人、德国人、西班牙人或者阿拉伯人、越南人、伊朗人还是印度人、中国人。可是,这种理想主义的设想随着历史的演进,渐成泡影,渐成难题,多元文化熔于一炉的想法过于天真了。


不同文化的人其实真的很难沟通,“不同文化的人确实难以在同一个制度下生活。”(哈耶克)首先种族等级歧视就是先在的偏见。有偏见也就有自卑和自尊,有傲慢和反感,有仇视和报复。影片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黑人检察官和他的女助手在做爱,他妈妈的电话来了,他对妈妈炫耀:“我在和一个白人女人在做爱。”女助手就不高兴了,马上停止做爱,在穿衣服的时候,说,我给你上一堂地理课,我的母亲是波多黎各人,我的父亲是萨尔瓦多人,那么我和墨西哥有什么关系呢?因为黑人检察官曾经说她是墨西哥人。在影片开始时,一个中国女人和这个女助手撞车,检察官说女助手是墨西哥人,被中国女人挖苦了一通墨西哥人的开车技术。


我一向敏感地感受到在中国人中间的互相伤害状况,中国人对待自己人是出名的“窝里斗”方式,所谓猜疑,是非,打探隐私,等级排挤,恶毒语言,大声命令,小题大做,互相指责等等,都是我们的好手段,中国人的圈子是最不尊重人的文化环境,特别盛行在自我任性的权利和自由下,蔑视、侵犯他人的权利和自由。当我移民到多元文化的国家,却越来越感到恐怖的是种族之间的不可能沟通问题,甚于自己人之间的冲突,正如一家人互相怄气,争争斗斗,但是兄弟吵架,不久即和,即使分家了,还是兄弟;夫妻吵架,床头吵,床尾和,因为是同一家人,最后还是有可以理解的地方,即使不能理解,但是却有不可割断的血缘关系存在。可是外人呢?巴以冲突已经超过一个多世纪,依然未有结局。——那么中美呢?中日呢?亨廷顿的担忧丝毫不是危言耸听,比他的预言还要残酷的事情正在出现,例如ISIS(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


我们以欧洲的情形来看:当初无论是英国、法国还是德国,战后大量引入落后国家的移民充当低端劳工,对本地高尚人来说,贪图一时的尊贵享乐,让异族低级劳工为这个社会做下等工作,久而久之,在不平等状况下生活的移民,他们并不认同这个新移民国家的主流价值观,他们在移民聚居地发展着自己的传统文化,他们虽然接受了西方的娱乐文化和消费文化,但是却拒绝深层次的价值观。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反而是移民的第二、第三代对于移民国的主流文化价值产生拒斥,而对祖家种族文化产生心理认同和感情亲近,正是这些年轻人,他们更强烈地以西方的左派观念和平等、公正理念,来对抗西方文化本身。他们成为了原教旨主义的信徒甚至是恐怖主义的生力军。


法国的伊斯兰教徒移民超过了10%,有学者研究的结论指出:伊斯兰教的移民在其他国家的人口只要超过10%的比例,他们就会成为这个国家动荡的根源,这个断言已经在欧洲反复得到验证。而且这些种族以高生育率著称,又聚居于集中的地区,这样更便于形成在西方国家中强势的多元文化势力,以与主流文化对抗。这样的情况在英国和德国同样存在。“大多数法国伊斯兰恐怖分子的典型轨迹分四步走:先是疏离于主流文化,部分原因在于弥漫破败街区的失业和歧视;接着就开始犯点儿小偷小摸的罪而入狱,然后是更频繁的犯罪和坐牢;第三步宗教觉醒并开始激进化;最后启程前往叙利亚、阿富汗或也门这类穆斯林国家,受训成为圣战组织成员。”(法国穆斯林问题专家法哈德•霍斯罗哈瓦尔,《法国穆斯林为何越来越激进:边缘人群的反击》,2015-2-2澎湃新闻)


社会壁垒所产生的社会敌对性情绪,首先是在底层新移民中泛滥和固化的,即使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同样是汉族的社会,不同地区的移民人群,在冷酷的大城市社区中,同样有社会阶级隔膜的偏见和敌意。种种厌恶性情绪,基于错误和误会、隔阂和刻板印象甚至是异己性的陌生感,都会形成莫名其妙的憎恶感心态,成为隐藏着的心理阴影,一旦被某种事件刺激,便会构成唤醒状态,由此产生敌视和攻击性冲突。


亨廷顿的名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在新世纪初发表,成为世界名著,但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学者却出于自己的幼稚和意识形态的局限,对此大加挞伐,多年之后,世界的形势越加证明亨廷顿的英明预见。我想在这个世纪里,人类最后要经历一个最大的灾难,就是种族文化之间的严峻冲突。但愿这样的冲突不要酿成人类的大悲剧。


“多元文化”是西方世界一种政治正确的主流观念和政策,但是随着西方文明在本土不断遭遇移民多元文化的强烈挑战,已经开始动摇了“多元文化”的权威性。亨廷顿指出:“一个多元文化的美国是不可能的,因为非西方的美国便不成其为美国。多元文化的世界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建立全球帝国是不可能的。维护美国和西方需要重建西方认同,维护世界安全则需要接受全球的多元文化性。”(《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P368,新华出版社,1999-1)“西奥多·罗斯福警告说:‘有一种情况绝对会导致国家的崩溃并阻碍美国作为一个国家继续存在的一切可能,那就是听任美国成为一个充满民族纠纷的国家。’多元文化主义者常常是坚持种族中心的分裂主义者。”(同上,P352-362)


这部电影反映的正是一个多元文化状况下意志对抗和心性冲突的美国困局,这种状况在欧洲完全一样。这样的困境只会越来越恶化,不会得到缓解。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法国或者德国,正在为这种多元文化的困局不知所措。有什么办法呢?将异己放进了自己的家门,再想将人家驱逐出去,不是可能不可能的事情,而是将来会出现附庸蔚为大国的趋势罢了。


现在中国人正在近乎疯狂地向国际移民,中国人在这个世纪会在异国他乡而不是在本国亲身感受到多元文化冲突的问题,并且成为西方异己文化结构中越来越突出的一支势力,遭遇并主动加入到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之中。近年来典型的一个案例是巴黎大区华人遭遇阿拉伯人骚扰,安全问题反反复复,越来越尖锐。特别是在巴黎东北郊塞纳-圣但尼省的奥贝维埃镇,此镇八成居民是外国血统移民,主要来自非洲,他们大多数靠法国政府的补助过日子,这些居民自称要形成“穆斯林聚居区”,自行制定自己的“规则”。这个地区也是华人集中居住区,镇子上的华人服装批发市场是全欧洲最大、最活跃的商业区,于是华人与阿拉伯人形成了贫富悬殊的鲜明对比,阿拉伯人便对华人特别是华人妇女进行骚扰和攻击,包括敲诈勒索、抢劫和街头暴力行为。2012-2013年间,针对华人社区的侵犯案件暴涨50%。当地政府建议华人老板雇佣阿拉伯人,但是华人老板实在不愿意聘请那些又懒又挑剔、野蛮的非洲穆斯林。政府无法调解,阿拉伯人依然凶悍捣乱,华人举行大规模游行,也无济于事。根据《巴黎人报》报道分析,这个地区的种族冲突,是法国政府推行的整体化《社会成员间相互紧密依存》的失败,多元文化政策再退一射之地。


移民到西方世界的中国人,大都是具有开放意识和性格进取的一族。他们怀抱着不菲的钱财和西化了的智商,学习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现代性的观念,进入到西方世界去寻找伊甸园,和西方人争夺资源和机会。这些人是“在西方殖民的中国中产阶级”。他们在西方世界如鱼得水,以勤奋、精明、灵活、锐利和实用主义的竞争优势,具有所有优质移民的竞争力,逐渐成为不断发展膨胀、扩张的多元文化势力。最值得注意的是:民族的种族秉赋和品格遗传在最后支配着他们的集体无意识,这些表面西化了的中国中产阶级殖民者,兼具了东西方的文化优势,归根结底还是按照中国人自己的生活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人事制度方式,在西方世界里顽强而微妙地演绎出另外的文化,他们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西方。最终会对西方文明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假如说伊斯兰教移民通过强硬而邪恶的恐怖主义方式在西方世界制造动荡,来对西方文明进行报复,那么中国移民可以说是借助“软性文化的方式”,以柔克刚,潜移默化地改变西方文明的本质。软性有软性的冲突,文化Crash,始终不会那么轻松而友善地发生。不管怎样,中国移民,已经势如洪水大潮了。


在《Crash》的结尾,黑人主角之一把抢来的车子中偷渡的中国黑民送到唐人街,开车门放走这些怯生生而又惊喜的中国人,还给这些中国人40美元,这个对白人世界充满仇视的黑人对着中国黑民说:“愚钝的中国人!”他的意思是:你的祖国多么好,为什么要偷渡到这个不公平的国家来呢?


脏兮兮的中国黑民睁开麻木的双眼,在看着这个完全陌生的新地方。


正当剧中人物的故事一一告一段落,城里却又发生了一起车祸事故,又一场争吵从此展开。是黑人和中国人之间的Crash,于是很多中国人围过来,帮着自己的同胞与这个黑人争吵……族群之间的误解和冲击,就像大都会里的撞车事件一样,永难止息……







进入 吕嘉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文化冲突   社会心理   文化政治学   多元文化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影视与戏剧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8607.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