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念:李克强访拉美 西方不必猜忌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83 次 更新时间:2015-05-22 09:43

进入专题: 中拉关系  

彭念  


  中评社北京5月21日电(评论员 彭念)1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抵达巴西,开始对巴西、哥伦比亚、秘鲁、智利四国进行访问。此次拉美之行,是李克强自出任总理以来首访拉美,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西方媒体将目光聚焦于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并大肆渲染中国投资对拉美的新殖民化,西方这种带着醋意看待中拉关系的态度要不得。
  自习近平上台以来,中国对拉美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2014年7月,习近平赴巴西出席金砖峰会,并对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以及古巴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上台以来的首次拉美之行,显示出中国对拉美战略地位的高度看重。此后的2015年1月,拉美及加勒比海国家共同体领导人和高官首次齐聚北京出席中拉论坛,习近平更是宣布未来十年中国将向拉美投资2500亿美元。拉美在中国对外经济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此次李克强携大量经贸合作协定出访拉美,也是进一步巩固中拉紧密经济联系的重要举动。
  对于中国与拉美快速提升的经济联系,西方国家一时还缓不过劲来,纷纷质疑中国在拉美的投资,并将其渲染为中国的新殖民主义。然而,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事实上,中国与拉美之间的经贸合作是建立在优势互补的牢固基础之上的。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期,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过剩产能必须走出去。而阻碍拉美国家吸引对外投资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之一就是落后的基础设施。因此,中国的资本、技术进入拉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符合拉美国家的需求。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于自然资源以及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提升,而拉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能源。中国从拉美进口这些资源型产品既是拉美国家拉动出口的需要,也是中国国内的需要。
  尽管中拉经贸合作基于需求互补,但西方舆论争辩道,这种贸易结构不合理,中国与拉美之间的这种贸易处于不平衡状态,中国获益更多。并且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还会破坏拉美的生态环境,中国对拉美自然资源的获取也会破坏当地环境。这些说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应该以更为客观的态度来看待。
  首先,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各国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中的地位不同,其获益自然会有差距。西方与拉美国家的贸易何尝不是失衡的?此前拉美学者提出的依附论,将拉美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解释为拉美对西方的依附已经很透彻地分析了这一问题。其次,在双边贸易肯定会出现一方获益多,另一方获益少的情况,保持绝对的平衡很难做到。但是这种双边贸易应该放到两国各自的对外贸易格局中去看待。在与A国的贸易中处于逆差,可以在与B国的贸易顺差中弥补。至于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则在于投资对象国的法律监管以及投资企业自身的规范化,并不能一概而论。
  除了对中拉经贸合作进行殖民化渲染之外,一些西方舆论还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将李克强访问拉美解读为中国挺进美国后院的战略举动。这一说法的欠妥之处首先在于拉美并不是美国的后院。宣称拉美是美国后院的说法无视拉美民主政体的现实;其次,中国与拉美之间的合作仅局限于经贸领域,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甚少,何足以威胁美国?如果硬要从地缘政治视角进行分析,那美国在日韩以及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经贸投资、军事部署岂不是更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

    进入专题: 中拉关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816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评社,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