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我国金融法律体系的缺陷与改进建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57 次 更新时间:2015-04-13 22:41

进入专题: 金融   法律   体系  

王刚  

自1986年《银行管理暂行条例》颁布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金融法律体系从无到有,已逐渐成形,但与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相对照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亟须从推进提升金融领域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出发,统筹完善。

现有金融法律体系的不足

——金融立法

一是一系列关键领域存在法律缺失,包括存款保险法、金融机构破产法、期货交易法、政策性银行法、金融控股公司法以及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等,造成金融法律体系基础不够坚实。二是受立法资源和专业性限制,立法机关通常授权负责该领域监管的政府主管部门起草法律,难以从源头上遏制部门利益倾向。法律条文普遍宽泛、简单,原则性规定多,操作性不强,导致执法过程只能以大量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为依据,进一步放大行政监管部门的自由裁量权。 三是法律修订周期过长,更新不及时,难以跟上金融市场创新多、变动快、变化大的节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 四是现有金融法律覆盖范围过窄,注重对正规金融体系的调整,缺乏对民间金融、地方金融的关注和调节,地方金融立法刚刚破题。

——金融执法

在金融行政执法方面,保障和约束“一行三会一局”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程序性规范和实体性标准存在欠缺。明确的法律授权、公正的执法程序、清晰的执法标准是金融主管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基础与保障。但目前规范金融主管部门监管执法权力运行的规则尚不完备,没有调查取证、行政处罚等专门的执法程序性规定,缺少对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类型化的认定标准和归责原则,认定难、执行难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在金融司法方面,一是人民法院很少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不多,执法主要援引主管部门的规章。但不同部门规章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导致执法标准不一。二是金融争端解决机制比较单一,金融审判专业性不强,诉讼、执行成本过高。金融仲裁等多元化争端解决机制发展尚不充分。三是金融争端解决实践中对违法行为的惩罚标准过低,且以行政处罚为主,缺乏有效的民事赔偿和刑事处罚机制。

完善我国金融法律体系的政策建议

完善金融法律体系是推进我国金融法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金融业自身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落实金融领域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要搞好金融法制建设,必须摈弃既往运动式、碎片化的立法方式和思路,讲求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在做好金融法制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健全基础法律、填补制度空白、改善执法环境、整合法规资源”等措施,坚持“立、改、废”并举,尽快构筑起以法律为基础,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司法解释文件、部门规章为主体、规范性文件和自律规则为配套的金融法律体系。

——金融立法

一是努力推动金融立法与重大金融改革决策无缝链接,做到重大金融改革于法有据,金融立法主动适应国家金融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尊重和体现经济金融发展规律。

二是在提供必要立法资源和提高专业性的基础上,更充分地发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人大财经委的作用,统筹推进金融基础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在起草新的法律和修订法律过程中,应完善与利害相关者的多渠道磋商机制。为保证各个层级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之间的协调统一,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

三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起草一系列金融领域的基本法律法规以弥补法律空白。包括制定 《金融消费者保护法》、《期货交易法》、《资产管理法》、《政策性银行法》、《存款保险条例》、《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等。

四是更多运用“法律修正案”的立法方式,及时对现有金融基本法律进行必要的修改以反映金融格局的深刻变化,有效解决法律制度供给问题。包括及时修改《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信托法》等。

五是在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金融管理与监管事权的基础上,确立地方金融立法权,规范地方金融业的发展与监管,完善地方金融法制环境。

在完善金融立法的过程中,既要注意优化金融立法程序和流程,避免过度授权,改变将本应由法律调整和规范的权利义务授权给行政部门制定的做法,又要切实增强法律条文的司法性与可操作性。

——金融执法

一是根据金融监管执法的特殊性,在基本法中作出特殊安排。明确行政证据、行政认定在刑事案件中的运用,以及行政处理与刑事处罚之间的衔接问题,进一步提高严重损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犯罪行为的查办效率和打击效果。二是明确监管职责,加强监管合作。进一步明确一行三会之间、中央金融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在金融监管上的职责职能分工,从制度上消除监管职能交叉甚至打架的现象。三是完善监管执法程序、执法标准的相关规定。包括制定现场检查办法,制定调查取证实施办法,细化调查取证、询问当事人、查阅复制资料、封存文件资料等执法行为的实施程序;制定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监管措施施行办法等部门规章,提高监管执法效率和公信力。

——金融司法

在金融司法方面,要有效维护金融秩序,关键在于平衡交易双方的整体权利,既赋予投资人可行的司法诉讼渠道,使之能通过司法途径有效维权,同时强化融资者责任,加大对各类金融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发挥刑罚威慑作用。具体而言,一是配合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全面增强司法机构的执法能力,明确执法程序以提高执法效率和公信力。二是借鉴近期成立的知识产权法院的经验,鼓励各地特别是金融改革实验区试点建立专门的金融法院、金融法庭和金融执行庭,提高金融案件审判的专业性和执行的及时性,减少来自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不当干预。三是以推进金融仲裁为重点,完善金融争议的多元化解决机制。

    进入专题: 金融   法律   体系  

本文责编:郑雷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法学 > 经济法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666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经济时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